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釋迦摩尼佛是怎麼死的?有神通為何也生病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祖), 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 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 他成長于富裕的環境, 娶妻生子後, 大概29歲時出家;所學的禪定和苦行都無法解決問題;約35歲時得到佛陀的自覺。 餘生的歲月, 他的足跡遍佈恒河流域, 向各階層說法教化。

釋迦牟尼也曾患病, 這在原始佛教的經典中有所記載。 《長老偈》中提到, 釋尊曾經得過風濕病, 當時為了解除釋尊的病患, 烏帕瓦那長老還專門到施主提婆亥得婆羅門家討取了藥物與開水, 並對施主說偈雲:“善逝牟尼佛, 受風染疾病;叫聲婆羅門, 請把熱水備。 佛應得佈施, 應供受尊敬。 ”《長老偈》屬於巴厘三藏中經藏《小部》中的第八經, 而巴厘三藏系上座部所傳, 是最古老的佛典之一。 釋尊在印度游化於濕熱、多雨的地區, 又常常露宿在外, 患風濕類疾病是可以理解的。 這段記載並未提及釋尊患病與服藥是否屬聖者的方便示現,

然而卻讓我們感受到了當年堅持“我在僧數”的人間佛陀與大眾是那樣的貼近。

講述釋尊身力時, 曾引用《大毗婆沙論》的觀點——“佛身力難敵無常力”, 說明了釋尊一生中身力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 對於釋尊身體示現的這種老化現象, 《增一阿含經》曾記載過一段佛晚年時與阿難尊者的感人對話。

那時, 佛正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法。 有一天, 阿難尊者來到佛處, 頂禮佛後, 感受到佛身體的松緩, 阿難尊者說:“佛啊, 您是天尊之體, 為什麼皮肉也會鬆弛老化, 不如從前?”佛說:“是的, 阿難!因為凡是血肉之軀, 都必定為病患所逼、為死亡所惱。 我現在已是衰微之年, 年近八十, 這是自然的現象, 不足為奇啊。 ”阿難尊者聽到這樣的話, 一時悲從中來, 淚流哽噎, 難過地說道:“唉!衰老的來臨, 為何竟至於此!”

後來, 佛又開示大眾說:“世間人所愛敬的, 是少壯之年、無有病痛、壽命與恩愛集聚, 世人所不喜的是老、病、死與恩愛別離。 然而在世間, 這四件事是諸天、世人乃至轉輪聖王與諸佛都無法避免的。

不覺悟聖賢的戒定慧與解脫之道, 便會在生死中輪回。 因此, 大家應當追求涅槃這一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之法, 恩愛別離這些事情應當常念為無常。 ”

釋迦牟尼佛八十歲時, 佛陀在毗舍離城坐雨安居,

宣佈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 偕弟子向西北行走, 重病發作。 釋迦牟尼口渴, 讓阿難去給他打水喝。 釋迦牟尼佛喝完, 同弟子們繼續向前走。 走到拘屍那醯連尼耶跋提河的岸邊, 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 命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下臥具, 頭部向北, 佛陀躺下, 向右側偃臥, 左足置右足上, 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 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 夜裡須跋陀羅去求佛開示, 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 佛于此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 火化後的舍利由摩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舍利塔供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