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臭名昭著的日本神風特工隊,名字竟來自於元朝侵日戰爭

第一次元日戰爭, 發生于日本文永十一年、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 當時日本後宇多天皇的年號為“文永”, 稱“文永之役”, 此役元軍以失敗收場。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六月, 元世祖忽必烈委託高麗造大小艦900艘。 八月, 忽必烈任命忻都為征東都元帥、洪茶丘為右副帥、劉複亨為左副帥, 統帥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600人, 加上高麗水手6700人, 共3萬2千300人, 遠征日本。

十月三日, 元軍從高麗合浦(今鎮海灣馬山浦附近)出發,

輕易地佔領了對馬島和壹岐島, 並於11月19日在位於古老的九州首府太宰府附近的博多港登陸, 進逼今津, 此帶地形不利於大部隊展開, 距大宰府有一日行程, 元軍於當晚又撤回到船上, 準備次日清晨重新登陸發動進攻。 二十日晨(11月26日), 元軍分二路在博多灣登陸。 日本幕府聚集少貳資景、大友賴泰、菊池武房、島津久經、竹崎季長等的九州諸國部隊總數約十萬大軍。 元軍西路軍在百道原登陸, 藤原經資率500騎前來迎戰元軍, 東路軍在博多灣東部的博多箱崎成功登陸, 擊敗守軍, 佔領岸邊松林, 從背後突襲在百道原同元軍作戰的日軍。 日軍腹背受敵, 死傷慘重, 餘部向太宰府水城(前代建築的一座巨大水壩)方向撤退。
此時天色已晚, 副帥劉複亨中箭受傷, 元軍停止進攻。 當晚, 元軍召開軍事會議, 由於後援不足, 多數將領主張撤退。 於是忻都下令撤退, 撤退當晚竟遭到颱風侵襲, “會夜大風雨, 戰艦觸岩崖多敗”, 二十一日晨海面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木片, 元軍損失1.3萬餘人, 大多死於這場風暴。 最後輾轉回到中國的只剩下1萬3千500人。

1279年元軍征服南宋之後, 於1281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入侵。 元軍的這次入侵規模大於第一次, 其中由範文虎、李庭等人率領的江南軍就有十余萬人。 元軍艦隊因供應和人員登載問題而推遲了起航。 他們的高麗盟軍先行進發, 在對馬島慘遭失敗而返。 同年夏, 元軍聯合高麗人奪取了壹岐島, 向九州進發, 並在不同地點登陸。 在經歷一些獨立的小戰鬥, 也就是所謂的弘安之戰或第二次博多港之戰後, 元軍被趕回了船上。 此時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 也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神風, 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

元朝軍隊1274年和1281年兩次對日本東征, 都因為海上突如其來的颱風, 導致元朝的艦隊損失, 使得東征告吹。 日本人認為是神武天皇的鬼魂掀起的"神風"擊退了元軍。 日本也逃脫了有可能被元王朝滅國的命運。 以"神風"命名敢死隊其實也成為日本人在必敗的戰爭結局下為自己打氣的心態寫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