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8000能搞定?全平臺RGB燈效南征北戰都不懼

不知道何時起, 越來越多的DIY看上了RGB燈效, 我印象中在LED技術成熟之前想實現光污染還要冒著主機殼變烤箱的風險。 不像現在, 只要大家喜歡, 主機板、顯卡、記憶體……都能帶上RGB燈效!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套就是一套出廠就能RGB的裝備的大集合。

Intel第八代酷睿, 跟前代一樣, 首發的依舊是高端的K系列Core i7-8700K、Core i5-8600K, 對應Core i7-7700K、Core i5-7600K, 其中Core i7-8700K為6核12執行緒架構, 基礎頻率3.7GHz, 加速頻率4.3GHz, 單核加速頻率4.7GHz, 要比Core i7-7700K的4.0-4.5GHz頻率更高。 隨著核心數的增加,

L3緩存也從之前的8MB提升到了12MB, 記憶體頻率提升到了DDR4-2666MHz, 整合的核顯還是GT2級別的, 24個EU單元, 不過名字變成了UHD Grahics 630。

微星緊隨Intel第八代酷睿第一時間拿出Z370產品實物的主機板品牌之一, 收到的這款型號剛好為大家喜聞樂見的CARBON版。 CARBON是微星主機板中代表炭纖風格的統一尾碼名詞, 該型主機板渾身充滿運動基因, 如同正躍躍欲試的賽車。 板如其名, 只有當你用起來時才知道有多順手, 就像為比賽優化的賽車只有當你踩下油門那一刻才知道動力有多澎湃。 CARBON將性能和實用有機結合, 刨除了大多數性能玩家不需要的繁瑣設計,

簡約幹練又不失檔次。

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主機板採用標準ATX板型設計, 型號尾碼名中的"CARBON"代表該主機板帶有碳纖維技術。 整板的做工非常非常到位。

Coffeelake與之前性能級平臺上的幾代核心一樣, 採用VRM外置設計, 由主機板負責CPU工作電壓的精確控制, 主機板CPU供電分為CPU核心供電與核顯供電。 主機板散熱片也經過重新設計, 整體式MOS散熱塊配圓滑設計的整體式遮罩罩, 憑經驗可以判斷它採用了四相8回路核心供電與單相雙回路核心顯卡供電, 電流承載力一流, 滿足第八代酷睿全系的實用超頻綽綽有餘。

主機板提供了四條DDR4 DIMM,擁有整體式的記憶體槽金屬框架,既能提高記憶體的固定又能大幅降低記憶體金手指的氧化概率,再配合微星CLICK BIOS5可隨意挖掘記憶體超頻潛力,再有加入了微星專利的DDR4 BOOST,該技術可將記憶體時序和頻率統一管理起來,在遊戲時按需要自動調整使得遊戲更加順暢。

插槽方面,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一共有六個PCI-E3.0插槽,其中三個為PCI-E16顯卡標準槽,裝備了通道指派晶片,能支援PCI-E3.0 8×+8×的SLI和交火。另外三個為PCI-E3.0 1×,用於其它擴展設備,比如該主機板附贈的無線網卡就要用到其中之一。提供了兩個M.2插槽,頻寬支援PCI-E3.0 4×標準,理論速率達到32Gb/s,經由南橋的DMI匯流排連接到CPU。該主機板的SATA3介面一共有6個,四個做成側插,兩個為直插,方便用戶裝機時以各種姿態連接和整理線束。

I/O背板的配置與先前的Z270主機板如出一轍,提供兩個協力廠商ASMEDIA主控的USB3.1介面,連同PCI-E3.0 2×通道,理論速率達16Gb/s。其中一個介面做成Type-C,用於支援越來越普及的該型設備。此外I/O最上緣上還保留了專用於鍵鼠的兩個USB2.0介面,以及一個PS2鍵鼠通用介面,微星對老用戶照顧得無微不至。

再者就是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在亮機後就很直觀的看到它的燈效了,有RGB背光燈效和正面邊緣的RGB燈條,總的來說這套RGB燈效的遊戲平臺有Z370 GAMING PRO CARBON撐著檯面,在整體上夜光燈效就不會差了。

記憶體選的是光威的TYPE-β DDR4 8G記憶體,光威“TYPE β”。這名字讓我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β射線,β的特性為高速運動的電子流,貫穿能力很強,電離作用弱,β射線有左右之分,大概就是說這款新品燈條的燈效可以被左右,實現完全控制的意思吧?讓光被操於手掌之中。

鑫穀LUX黑色主機殼,看圖就很喜歡,它的正面可裝3個風扇,頂部兩個風扇(頂部帶防塵網)並且支持安裝240mm水冷散熱器,後部一個風扇,在主機殼裡下側還有兩個風扇,一共可以安裝8把風扇,透明側板/ATX大板位/240冷排位/380mm顯卡位/透明主機殼面板。

走線要OK,選電源就很關鍵了,全模組電源絕對是打造清爽高顏值主機殼的最好選擇。鑫谷全模650電競版電源就是一款不錯的全模組專業電競電源。額定電壓達到了550W,確保能夠帶動高端電競主機正常運行。外觀設計上,電源外部採用烤黑火山殼,無論是側透燈控主機還是全黑化的主機殼搭配,顏值檔次都有不錯表現。

我個人認為Intel的八代平臺確實在某陣營的強大壓力下一改以前的擠牙膏方式,顯得更大氣一些了,相信在2017這個冬天兩個陣營迸出的火花能讓廣大DIY看到更多驚喜的東西。

主機板提供了四條DDR4 DIMM,擁有整體式的記憶體槽金屬框架,既能提高記憶體的固定又能大幅降低記憶體金手指的氧化概率,再配合微星CLICK BIOS5可隨意挖掘記憶體超頻潛力,再有加入了微星專利的DDR4 BOOST,該技術可將記憶體時序和頻率統一管理起來,在遊戲時按需要自動調整使得遊戲更加順暢。

插槽方面,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一共有六個PCI-E3.0插槽,其中三個為PCI-E16顯卡標準槽,裝備了通道指派晶片,能支援PCI-E3.0 8×+8×的SLI和交火。另外三個為PCI-E3.0 1×,用於其它擴展設備,比如該主機板附贈的無線網卡就要用到其中之一。提供了兩個M.2插槽,頻寬支援PCI-E3.0 4×標準,理論速率達到32Gb/s,經由南橋的DMI匯流排連接到CPU。該主機板的SATA3介面一共有6個,四個做成側插,兩個為直插,方便用戶裝機時以各種姿態連接和整理線束。

I/O背板的配置與先前的Z270主機板如出一轍,提供兩個協力廠商ASMEDIA主控的USB3.1介面,連同PCI-E3.0 2×通道,理論速率達16Gb/s。其中一個介面做成Type-C,用於支援越來越普及的該型設備。此外I/O最上緣上還保留了專用於鍵鼠的兩個USB2.0介面,以及一個PS2鍵鼠通用介面,微星對老用戶照顧得無微不至。

再者就是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在亮機後就很直觀的看到它的燈效了,有RGB背光燈效和正面邊緣的RGB燈條,總的來說這套RGB燈效的遊戲平臺有Z370 GAMING PRO CARBON撐著檯面,在整體上夜光燈效就不會差了。

記憶體選的是光威的TYPE-β DDR4 8G記憶體,光威“TYPE β”。這名字讓我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β射線,β的特性為高速運動的電子流,貫穿能力很強,電離作用弱,β射線有左右之分,大概就是說這款新品燈條的燈效可以被左右,實現完全控制的意思吧?讓光被操於手掌之中。

鑫穀LUX黑色主機殼,看圖就很喜歡,它的正面可裝3個風扇,頂部兩個風扇(頂部帶防塵網)並且支持安裝240mm水冷散熱器,後部一個風扇,在主機殼裡下側還有兩個風扇,一共可以安裝8把風扇,透明側板/ATX大板位/240冷排位/380mm顯卡位/透明主機殼面板。

走線要OK,選電源就很關鍵了,全模組電源絕對是打造清爽高顏值主機殼的最好選擇。鑫谷全模650電競版電源就是一款不錯的全模組專業電競電源。額定電壓達到了550W,確保能夠帶動高端電競主機正常運行。外觀設計上,電源外部採用烤黑火山殼,無論是側透燈控主機還是全黑化的主機殼搭配,顏值檔次都有不錯表現。

我個人認為Intel的八代平臺確實在某陣營的強大壓力下一改以前的擠牙膏方式,顯得更大氣一些了,相信在2017這個冬天兩個陣營迸出的火花能讓廣大DIY看到更多驚喜的東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