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小SUV橫評

中國人喜歡大車那是出了名的, 就像沒遇到真愛前給自己立的種種標準, 遇到真愛後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 在面對SUV這個討喜的車型時,

消費者們難得變“理智”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使用起來更便利的小SUV作為自己的座駕。

本期大橫評, 我們拿來了六輛7-10萬元的小型SUV, 他們分別是:長安CS35、傳祺GS3、東南DX3、哈弗H2、名爵ZS、奇瑞瑞虎5X。 看看在成本控制的壓力下, 這個級別誰的表現最出色。

需要先給大家說明的是, 因為所有車型都來自經銷商, 試駕時間十分緊張, 我們沒能把這個級別的更多品牌車型帶到這個對比中來, 也沒能在這個對比中做例如油耗等方面的測試, 希望大家諒解。

因為小SUV的目標群體大多是和我們一樣的年輕人, 年輕人對自己的形象還是比較在意的, 也希望找一個和自己氣質相符的車。 所以, 這些小SUV的觀感和形象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當然,

這部分內容畢竟比較主觀, 所以也就不排個先後順序了, 同樣作為年輕人的我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好了(也有我個人的偏好在裡面)。

長安CS35官方指導價:6.89-9.29萬元

長安CS35在當年是十分漂亮的一款小SUV, 也是當年為數不多的原創作品之一, 哪怕在今天來看, 依然沒有任何落伍的感覺。 不過畢竟幾年前的設計理念和今天還是有些不同的, 它的尾廂和其他車都不太一樣, 是急劇收縮的, 看起來比較短促, 尾廂空間和其他車比相應的也會稍小一點。

長安CS35的內飾其實是長安一直在用的家族化風格, 從CS35到CS75再到CS95, 都是一脈相承的。 這套內飾和GS3等新車比談不上什麼時尚感, 但因為整體風格比較接近日系的豪華車, 而且用料也相當不錯, 所以更多的體現的是與身形不太相符但卻讓人受落的高檔感。

哈弗H2官方指導價:8.68-11.88萬元

哈弗H2有兩個版本,這次借到的藍標版,車頭的設計和新款H6類似,讓這輛小SUV有著更加寬大的視覺感受。哈弗H2的設計已經算不上很時尚了,但整體看上去比較珠圓玉潤,很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

它的內飾可是名聲在外了,幾乎就是這個級別用料和豪華感的代表。設計雖然不出彩,和外觀一樣比較中庸,但用料真是很捨得,即便是今天這麼多新車裡,它全軟包的內飾在豪華感的營造上依然能名列前茅。

奇瑞瑞虎5X官方指導價:7.99-11.09萬元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瑞虎5X,第一眼給我帶來了很強的衝擊力。它的身材不大,卻對大燈、中網、兩側進氣口等細節進行了加大處理,看上去就像一個個頭不高,卻很壯、充滿肌肉感的健美大賽選手。而且瑞虎5X也沒有追潮流的意思,另外幾輛車D柱多多少少有些懸浮車頂的感覺,唯獨瑞虎5X依然堅持傳統SUV風格。

外觀視覺衝擊力很強的瑞虎5X,內飾卻極度簡約,有一定的落差感。整體的內飾色調比較接近,看起來會顯得單調一些,而且和外觀一樣對細節的放大也不太能給人以精緻的感覺,所以就內飾而言我覺得沒有外觀設計得那麼出彩。

傳祺GS3官方指導價:7.38-11.68萬元

自GS4的外觀為傳祺贏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聲譽後,傳祺將這種設計應用到了幾乎旗下的所有的車上。傳祺GS3幾乎就是GS4的一個縮小版,但不得不說,這個外觀依然漂亮,時尚感很強,算上這六輛車裡最討年輕人喜歡的一輛車了。

GS3的內飾融合了GS4和GE3的風格,而且一方一圓看起來卻毫無違和感,時尚感很足。副駕駛面前的一整塊皮質處理,讓GS3的內飾在檔次感比大哥GS4要高出一個檔次,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吧。

名爵ZS官方指導價:7.38-11.58萬元

名爵ZS和傳祺GS3一樣走的是時尚路線,中網和倫敦眼的大燈很有辨識度,整體線條也很流暢和舒展。和GS3一樣,屬於年輕人會比較喜歡的設計。

內飾和外觀一樣很時尚,不過車廂用料卻幾乎全是硬質的塑膠。整個內飾在檔次感上缺乏了材料的支撐後,有點靠設計強撐的感覺,好看卻不上檔次,這點和哈弗H2形成了取向上的鮮明對比。

東南DX3官方指導價:6.79-10.59萬元

東南這些年傍上了賓尼法瑞納的大腿後,外形設計方面還是比較出彩的。從DX7到這輛DX3,整車的時尚度是有的,而且還帶那麼點異域的風情在裡面,顯得很有自己的風格。

東南的內飾明顯是想做出一定的運動感來,整體的設計還是OK的,雖然有借鑒賓士的空調出風口,但整體的設計還是很漂亮的。可惜的是這個紅色配色有點兒汽配城風,讓整個內飾的風采一下子被“刺眼”的紅色給搶了過去。如果是全黑內飾,應該得分要更高一些。

以往試經濟型車的時候,往往發現除了動態外,靜態部分最容易出問題的是人機工程。這次我們將人機工程也納入到了評價體系中來,看看在成本的壓力下,廠商對這些細節是否有了足夠的重視。

東南DX3

衡量小型SUV的人機工學,有方向盤四向調節的車型可以加分很多,有時候甚至起著決定位次的作用。東南DX3普通或者SRG版的頂配車型,是有這項功能的。所以在評分上,會對這輛車有所傾斜。

DX3不論是外形或者內飾的設計,都帶著一些動感的效果。拉開車門跨上去,不難發現,DX3的座椅是六輛車裡設定最低的,雖然不至於一彎腰就可以在地上掐滅煙頭,至少運動化的樣子是做出來了。

方向盤四向調節的方便駕駛者找到一個合適的坐姿,等你開起車來會發現人機工學的亮點不止如此。DX3的側窗窗線很低,蜷起手肘恰好可以枕到,大家不難想到,一手握著方向盤,一手撐著腦袋,這畫面有多藤原拓海。沒有爭議,DX3在前排的人機工學上,排在了六車的首位。

哈弗H2

哈弗H2跟東南DX3一樣,同樣是有方向盤四項調節的,而且中央扶手箱的蓋板還可以前後滑動,但是在和DX3的對比中,依舊敗下陣來。

哈弗的車系,不論H2還是H6,整體的設計功力不算出色,前排的座椅總是高高在上,壓不下身段。對於司機來說,一定會覺得方向盤的位置太低,是要花一定的時間去適應、遷就的。所以,就算是H2的座椅承托、包裹都不錯,但是在總體的評價上,H2的人機工學還是要在DX3之後。

傳祺GS3

一個沒有方向盤四向調節、沒有主駕電動座椅的車型,該把它的人機工學放在第幾位呢?考慮來考慮去,還是可以把它當做中位數。小型SUV沒有方向盤四向調節是常態,次頂配車型沒有主駕電動座椅也沒啥好奇怪的。

關鍵是廣汽對中國人體資料的把控還不錯,坐上去的支撐比較到位,綜合起來,GS3的前排無功無過,放在第三的位置上。

瑞虎5X

如果你把整篇車評看完,會發現XCP對這輛車的評價非常正面。至於人機工學方面,瑞虎5X就沒有那麼強勢了。

我很少遇到一輛車後排的座椅設計是比前排舒適的,瑞虎5X成功的開啟了我認知的新維度。如果駕駛位的坐墊設計比較短,比較平,人坐上去是會有下滑感的。而且瑞虎5X的主駕也只是四向調節,無法給駕駛者提供窩在座椅的感受,這是人機工學設定上的重要問題。所以在最後的排名上,還是把它放在第四吧。

名爵ZS

之所以把名爵ZS放在比較靠後的位置,很重要的原因是覺得賣到11萬多的頂配車型,主駕駛位連電動調節都沒有,實在說不過去了,就算斑馬雲系統,也不能把這些體驗上的劣勢追回來啊。

雖然名爵ZS座椅的包裹、承托性都沒有問題,但是扶手箱頂、側門板填充物不夠厚,手肘枕在上面舒適性一般,在排名上,只能排在瑞虎5X之後了。

長安CS35

長安CS35是六輛車中年歲最長的。2012上市,到現在已經5個年頭。一進到車廂,能感覺到這是一輛有年份的車。那個年代,中國車企還在大規模的學習日韓系車風格,CS35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蝴蝶型的空調出風口有著濃濃的異國情調,雖然整體做工還是不錯,但是人機工學跟設計一樣,落後於時代了。

如果你端坐在駕駛位上,雙手握著方向盤,右手肘的位置離中央扶手箱還有很遠。考慮到CS35的座椅承托還不錯,所以在最後的評分上,跟名爵ZS一樣,並列第五吧。

買小型SUV主要是圖它在城市裡使用比較方便,但這並不是說對空間沒有要求,基本滿足一家三口出行還是很有必要的。這六輛車裡哪個空間比較大、比較好用一些呢?

長安CS35

後排空間方面,長安的CS35的絕對空間方面在此次橫評中處於中間水準,沒有絕對的優勢也沒特別的劣勢。不過細節人機工程方面還是體現出優勢的,比如說它的地台設計的比較低,坐墊臀點也比較高,所以整體坐姿算是比較舒適的,尤其低地台,能讓後排乘客坐姿更加自然,不像轎車那般被架起雙腳,因此座椅對大腿的支撐也是非常到位的。看在CS35設計年份比較久遠的份上,能有這般表現真是值得點贊。

只是設計年份久遠,註定還是有一些地方跟不上時代。比如說後排的配置,幾乎為零。儲物空間也只是勉強夠用而已,沒有後排出風口,後排中央扶手也缺失,只有中央一個和門板上的小儲物格可以稍微應急用一用。總的來說,這個座椅乘坐是舒適的,沒問題,就是配置比較寒酸。

同樣尾廂空間亦是如此,絕對的空間真的是很局促。只是好在尾廂蓋板下方,有一個全尺寸的備胎在,加上備胎槽上還有三四個大的儲物格,其中一個放了千斤頂等工具,其餘的還有利用價值。所以尾廂空間小是可以理解的,加上放倒之後高地台和放倒後的座椅行成的地台也是全平的,所以實用性還說得過去,不至於墊底。

東南DX3

東南DX3在後排絕對空間方面是有優勢的,而且橫向空間方面貌似是這次橫評中的第一梯隊水準,後排有三個獨立的頭枕,這點也能看出東南DX3對它後排乘坐空間的信心。只是擁有這般尺寸優勢下,它的乘坐感受依舊差強人意。主要是因為座椅的人機工程方面做的不夠細緻。造型上明顯給人感覺像是幾個弧形的填充物湊成一張座椅,但並不能給人很好的包裹感,對身體的貼服性不夠全面。有種被硌著的感覺,長途乘坐體驗一般。

尾廂方面,尺寸大的優勢就會顯得含金量更高了,畢竟這直接影響絕對的儲物搬運能力。DX3的尾廂空間在這點上確實能令人滿意。這得益於底下使用了一個非全尺寸的小備胎,可以給尾廂騰出不少的空間。兩旁後輪拱的突起也不算明顯,地台其實也算比較低了。只是低地台和放倒後的座椅靠背沒有形成全平,略有遺憾。總的來說,空間方面DX3做得很好,只是細節再優化就更好了。

名爵ZS

跟DX3不同,名爵ZS的絕對空間在此次橫評中還蠻吃虧的。尤其是寬度方面幾乎的墊底的,加上中間的地台隆起的比較多,所以這個車若是後排應急坐三個人的話應該是比較難受的狀態。好在,只要不滿載的話情況還有好轉。其一是因為它座椅的填充物其實算比較舒服的,細節看可以看得出它兩邊的座椅是有做凹陷處理的,所以整個包裹性也比較到位。總體來說,坐兩個人以下的話ZS的表現還算合格。

尾廂和後排情況類似,從看口大小以及內部尺寸看得出也是輸在橫向空間方面。尾廂的開口也比較小,偏窄,搬運大件物品肯定是有吃虧的。兩邊輪拱地方鼓起也比較大,會侵佔不少的空間。只是細節還算有花心思,比如說兩邊隆起的位置凹陷區有做兩個小網兜,可放置一些小件物品,防止來回滾動。

尾廂的蓋板是可作兩段高度可調的。放在上層時,此時的高度正好可以和放倒的後排靠背行程一個全平的地台,備胎槽和蓋板之間的小夾層也能放點東西。若是把蓋板放到最底下那層,就能讓尾廂的垂直高度得到更好的利用,在不放倒後排座椅的情況下,得到尾廂空間最大利用率。

廣汽傳祺GS3

GS3的後排是6台車裡最能給人好感的一個。首先,雙色的配色就很討好人。有異於其他的拼色,這種黑色和暗褐色的低調拼色個人更加喜歡,不會太殺馬特又足夠個性。配置也是看起來最豐富的了,後排座椅三個獨立頭枕,中央扶手,後排空調出風口,底下還有一個USB充電介面。前排座椅背部的儲物層也是兩小一大,兩邊各三個,門板上還是三段式的儲物層。

重點是,座椅的填充物料足夠柔軟,座椅的皮質手感也比較順滑。坐起來是同場幾台車裡最有高檔沙發感的一個了。只是絕對的空間沒有DX3那些這麼搶眼,而且地台不算特別低,所以坐姿有點類似轎車那種被架起來的感覺,坐姿上不夠“SUV”。

尾廂就不像後排能拼配置了,雖然有一個點煙器介面可以接電源。但絕對空間不佔優勢,開口也不夠大,地台也不算低,綜合看來這個的尾廂表現並不能占優。所以,GS3的優勢還是在後排的乘坐體驗,給人感覺很有質感,高級感。空間就不是它擅長的了。

奇瑞瑞虎5X

同樣表現驚豔的還有瑞虎5X,它的優勢是在於臀點夠高同時,坐墊角度夠翹。所以這台車的後排是同場裡唯一一個大腿支撐性比CS35更好的車。配置也是和GS3不相伯仲,除了後排出風口、中央扶手這些配齊之外,還有兩個USB介面以及一個全景大天幕。不過瑞虎5X雖然售價不算高太多,但定位上也算勉強進入緊湊型SUV,加上設計年份比較新。所以拿來和同場的那些小型SUV比,勝出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絕對的空間方面,優勢依舊不明顯。而且車廂是全黑的,在氛圍上就不如GS3這麼有高級感了。

不過來到尾廂,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地台低,開口大,兩邊輪拱占地方小。這就是根正苗紅的好尾廂,可以說尾廂的表現是同場幾台車裡最好的一個。在地台夠低的情況下,後排放倒後的座椅靠背和尾廂地台高度落差也不算大,不太影響搬運大件行李的能力。雖然沒有像名爵ZS細節那般用心,但一個好的尾廂我覺得光說空間大,內部足夠規整平坦,足矣!

哈弗H2

哈弗H2和長安CS35一樣,算是同場裡設計年份比較久遠的,所以很多方面指標都是不佔優勢的。比如說空間,沒有絕對的優勢。座椅的各方面,細節設計,人機工程方面都是中規中矩。不像DX3那般不適應,確實挑不出什麼大的毛病,但也沒啥吸引人的,配置也一個沒有。後排比CS35好的,就是能有一個後排的中央扶手。唯一能讓人有些印象的,就是整體的坐姿偏高。若是喜歡那種SUV坐姿,高高在上的感覺,這車或許適合你。

尾廂也和CS35情況類似,各方面指標都比較捉急,同場比對下來真的不算好。CS35的尾廂空間小,我們還能說因為底下有全尺寸備胎,有多出一層儲物格,勉強為其解脫。而哈弗H2,備胎是非全尺寸的,也沒啥細節的尾廂儲物和配置。單丁一個不大的尾廂,所以沒啥好解釋的。如果光論尾廂實用性,哈弗H2不幸墊底。

長安CS35

說起自主品牌的小型SUV,我們心中的標杆車型應該就是長安的CS35,為啥我們會欣賞它呢?很重要一點是底盤,厚實感,隔音濾震都做得不錯,走爛路尤其覺得它比對手舒服,6輛SUV中它的底盤舒適應該僅次於瑞虎5X。

再有是它的自動變速箱,愛信的4AT變速箱規格是落後,但那是中用不中看,匹配的體驗的確好,動力反應快,輕快有力,只是1.6L的動力高速後勁比較差,適合那些對舒適性有追求,生活在市區或者鄉鎮裡,不經常跑高速的人。

哈弗H2

哈弗這個品牌厲害之處是,它不單有爆款,爆款的原因還是很多人看不懂的,總之就很爆。比如哈弗H2其實也爆過一段時間,有什麼了不起的呢?試駕完之後,我可以肯定跟動力無關,1.5T+6AT的組合看似很登對,然而實際感受卻讓我眉頭緊鎖。

低速動力沖,中段加速慢,高速發動機吵,動力匹配一點都不順,動力回應很慢,加速動作突兀,發動機要2000轉後才起渦輪,市區開感覺速度特別難控制。說到底都是發動機技術比較老,匹配不夠完善,所以動力這東西真不能看資料硬指標,有T不一定代表動力好,AT也不代表平順。H2的動力只能說是這6輛裡中下的水準。

東南DX3

有個新詞叫展廳車,就是靜態看著各種吸引,一開就讓人有些失落的車,DX3我們覺得就有點這個意思。靜態看,它設計靚麗動感,空間夠大,配置豐富,用料也不錯,性價比還很高。

然而一開動,不由得唉了一聲,這個CVT變速箱真是一言難盡 。一個CVT活活被調出了雙離合的感受,給油沖,不給油拉扯,加速不夠有力,好像1.5T的動力給CVT吃了。同時,動力系統的噪音震動明顯,底盤舒適性也不好。在駕駛體驗環節,DX3只能無奈墊底了。

名爵ZS

名爵ZS我們借到的是一輛不太不接地氣的、1.0T+6AT利物浦特別版的車型。為啥說不接地氣?因為以中國消費者的觀念,沒有多少人會願意多花1、2萬買一個排量更小、缸數更少的車型,1.5L版本才是ZS的銷售主打啊。

雖說這個1.0T的動力體驗很不錯,可不得不說這個三缸機還是會抖,加速聲音也不太好聽,還有明顯泄壓閥的聲音,沒有什麼精密感。所以我們還是建議,真對名爵ZS感興趣的,請毫不猶豫選擇低配1.5L的動力系統。另外底盤舒適性也一般,主觀感覺比較硬,碎震、路噪不算少,可能真是英國品牌,調校也是歐洲風格,對震動噪音都不太在意,可是東方人開著覺得震動真偏多一點。

傳祺GS3

傳祺的車給我最好印象的是底盤,它不同長安那種很會做厚實感,傳祺的底盤是濾震真心厲害,很有點高級車的感覺。然而GS4、GS5之後底盤濾震的功力卻沒有傳承下來,幾個試駕完GS3的同事都問,這車胎壓是不是太高了?

遺憾地告訴各位,沒有,正常胎壓也這麼多碎震,這麼多噪音,底盤舒適性GS3比GS4是差了一截,跟上面的名爵ZS表現接近,沒有長安CS35和瑞虎5X那麼好。GS3好的是駕駛質感不錯,轉向輕快准,懸掛支撐力好,1.3T動力跳到2000轉後都順暢,只是低速行駛輕快感不夠好,6AT降檔不夠積極而已,但只要不是很急,GS3的動力是足夠順的。綜合體驗也是僅次於CS35和瑞虎5X。

奇瑞瑞虎5X

這次橫評的最大黑馬,原來瑞虎5X這個1.5T+6速雙離合的變速箱,體驗不得不說好。加速有力,反應也足夠快,開起來感覺車子很輕快,沒克服好的只有低速挪動時雙離合震動的問題,長期市區擁堵的話,還是不太舒服。

另外,底盤的表現也很好,濾震時同場6輛車中感覺最舒服,厚實感和隔音也不比CS35差。機械上瑞虎5X是意外的好,雙離合也能匹配得這麼順,很多合資品牌都沒做好,所以我們評價瑞虎5X的行駛品質是這6輛車中最好的。

總結:

在小SUV有越來越火趨勢的今天,各家都汲取了緊湊型SUV的經驗,在第一眼的形象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一輛車單獨拿出去都是很時尚,很漂亮,也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至於其他方面的表現呢?我們根據試駕體驗,列了個表,為各輛車都打了個分,看看它們誰的綜合能力最強。

根據評分表和我們的實際體驗,奇瑞瑞虎5X和傳祺GS3的綜合得分最高的。但從體驗來看瑞虎5X是這些車裡體驗相對最為完善的一輛車,尤其是動態方面給了我們很大驚喜,甚至可能是這個級別裡數一數二的存在,看得出來奇瑞在這個平臺上多年的心思和積累。

並列第一的傳祺GS3是這幾輛車裡表現最為均衡的,各方面沒有明顯的短板,還有個最漂亮的外觀和內飾,不得不說傳祺很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靜態方面就已經給予了消費者足夠的好感。

後面的幾輛車得分都比較接近,先說長安CS35和東南DX3,雖然兩車得分比較接近,但兩台車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狀態。長安CS35雖然老,但機械功底還在,機械方面的表現很出色,但設計確實顯老,在形象方面、空間方面的分數被拉了下來。東南DX3則是靜態體驗還比較好,但實際開起來卻不盡人意,屬於比較典型的展廳車。

接下來是名爵ZS和哈弗H2,哈弗H2之所以墊底,一方面是車型較老,空間利用率方面沒有得分很高,另一方面動態體驗也一般,以微弱的劣勢排在了最後。

這六款車的對比視頻,我們會在近日放出,請大家留意。

最後,特別鳴謝下列經銷商對於本次對比測試的大力支持:

哈弗H2:深圳奔爵哈弗旗艦店

-83888800

地址:福田區紅荔西路聯合華鵬汽車市場

傳祺GS3:廣汽傳祺松興龍崗店

-28684688

地址:龍崗區橫崗信義汽車城16C

名爵ZS:深圳小馬名爵龍崗4S店

-28996977

地址:龍崗區新生路176號(新生派出所斜對面)

長安CS35:深圳瑞華長安香蜜湖店

-23987632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聯合華鵬汽車廣場B2-2C(香蜜湖度假村內)

奇瑞瑞虎5X:深圳錦昊奇瑞龍華店

-28062279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布龍路359號(元芬工業區旁)

哈弗H2有兩個版本,這次借到的藍標版,車頭的設計和新款H6類似,讓這輛小SUV有著更加寬大的視覺感受。哈弗H2的設計已經算不上很時尚了,但整體看上去比較珠圓玉潤,很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

它的內飾可是名聲在外了,幾乎就是這個級別用料和豪華感的代表。設計雖然不出彩,和外觀一樣比較中庸,但用料真是很捨得,即便是今天這麼多新車裡,它全軟包的內飾在豪華感的營造上依然能名列前茅。

奇瑞瑞虎5X官方指導價:7.99-11.09萬元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瑞虎5X,第一眼給我帶來了很強的衝擊力。它的身材不大,卻對大燈、中網、兩側進氣口等細節進行了加大處理,看上去就像一個個頭不高,卻很壯、充滿肌肉感的健美大賽選手。而且瑞虎5X也沒有追潮流的意思,另外幾輛車D柱多多少少有些懸浮車頂的感覺,唯獨瑞虎5X依然堅持傳統SUV風格。

外觀視覺衝擊力很強的瑞虎5X,內飾卻極度簡約,有一定的落差感。整體的內飾色調比較接近,看起來會顯得單調一些,而且和外觀一樣對細節的放大也不太能給人以精緻的感覺,所以就內飾而言我覺得沒有外觀設計得那麼出彩。

傳祺GS3官方指導價:7.38-11.68萬元

自GS4的外觀為傳祺贏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聲譽後,傳祺將這種設計應用到了幾乎旗下的所有的車上。傳祺GS3幾乎就是GS4的一個縮小版,但不得不說,這個外觀依然漂亮,時尚感很強,算上這六輛車裡最討年輕人喜歡的一輛車了。

GS3的內飾融合了GS4和GE3的風格,而且一方一圓看起來卻毫無違和感,時尚感很足。副駕駛面前的一整塊皮質處理,讓GS3的內飾在檔次感比大哥GS4要高出一個檔次,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吧。

名爵ZS官方指導價:7.38-11.58萬元

名爵ZS和傳祺GS3一樣走的是時尚路線,中網和倫敦眼的大燈很有辨識度,整體線條也很流暢和舒展。和GS3一樣,屬於年輕人會比較喜歡的設計。

內飾和外觀一樣很時尚,不過車廂用料卻幾乎全是硬質的塑膠。整個內飾在檔次感上缺乏了材料的支撐後,有點靠設計強撐的感覺,好看卻不上檔次,這點和哈弗H2形成了取向上的鮮明對比。

東南DX3官方指導價:6.79-10.59萬元

東南這些年傍上了賓尼法瑞納的大腿後,外形設計方面還是比較出彩的。從DX7到這輛DX3,整車的時尚度是有的,而且還帶那麼點異域的風情在裡面,顯得很有自己的風格。

東南的內飾明顯是想做出一定的運動感來,整體的設計還是OK的,雖然有借鑒賓士的空調出風口,但整體的設計還是很漂亮的。可惜的是這個紅色配色有點兒汽配城風,讓整個內飾的風采一下子被“刺眼”的紅色給搶了過去。如果是全黑內飾,應該得分要更高一些。

以往試經濟型車的時候,往往發現除了動態外,靜態部分最容易出問題的是人機工程。這次我們將人機工程也納入到了評價體系中來,看看在成本的壓力下,廠商對這些細節是否有了足夠的重視。

東南DX3

衡量小型SUV的人機工學,有方向盤四向調節的車型可以加分很多,有時候甚至起著決定位次的作用。東南DX3普通或者SRG版的頂配車型,是有這項功能的。所以在評分上,會對這輛車有所傾斜。

DX3不論是外形或者內飾的設計,都帶著一些動感的效果。拉開車門跨上去,不難發現,DX3的座椅是六輛車裡設定最低的,雖然不至於一彎腰就可以在地上掐滅煙頭,至少運動化的樣子是做出來了。

方向盤四向調節的方便駕駛者找到一個合適的坐姿,等你開起車來會發現人機工學的亮點不止如此。DX3的側窗窗線很低,蜷起手肘恰好可以枕到,大家不難想到,一手握著方向盤,一手撐著腦袋,這畫面有多藤原拓海。沒有爭議,DX3在前排的人機工學上,排在了六車的首位。

哈弗H2

哈弗H2跟東南DX3一樣,同樣是有方向盤四項調節的,而且中央扶手箱的蓋板還可以前後滑動,但是在和DX3的對比中,依舊敗下陣來。

哈弗的車系,不論H2還是H6,整體的設計功力不算出色,前排的座椅總是高高在上,壓不下身段。對於司機來說,一定會覺得方向盤的位置太低,是要花一定的時間去適應、遷就的。所以,就算是H2的座椅承托、包裹都不錯,但是在總體的評價上,H2的人機工學還是要在DX3之後。

傳祺GS3

一個沒有方向盤四向調節、沒有主駕電動座椅的車型,該把它的人機工學放在第幾位呢?考慮來考慮去,還是可以把它當做中位數。小型SUV沒有方向盤四向調節是常態,次頂配車型沒有主駕電動座椅也沒啥好奇怪的。

關鍵是廣汽對中國人體資料的把控還不錯,坐上去的支撐比較到位,綜合起來,GS3的前排無功無過,放在第三的位置上。

瑞虎5X

如果你把整篇車評看完,會發現XCP對這輛車的評價非常正面。至於人機工學方面,瑞虎5X就沒有那麼強勢了。

我很少遇到一輛車後排的座椅設計是比前排舒適的,瑞虎5X成功的開啟了我認知的新維度。如果駕駛位的坐墊設計比較短,比較平,人坐上去是會有下滑感的。而且瑞虎5X的主駕也只是四向調節,無法給駕駛者提供窩在座椅的感受,這是人機工學設定上的重要問題。所以在最後的排名上,還是把它放在第四吧。

名爵ZS

之所以把名爵ZS放在比較靠後的位置,很重要的原因是覺得賣到11萬多的頂配車型,主駕駛位連電動調節都沒有,實在說不過去了,就算斑馬雲系統,也不能把這些體驗上的劣勢追回來啊。

雖然名爵ZS座椅的包裹、承托性都沒有問題,但是扶手箱頂、側門板填充物不夠厚,手肘枕在上面舒適性一般,在排名上,只能排在瑞虎5X之後了。

長安CS35

長安CS35是六輛車中年歲最長的。2012上市,到現在已經5個年頭。一進到車廂,能感覺到這是一輛有年份的車。那個年代,中國車企還在大規模的學習日韓系車風格,CS35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蝴蝶型的空調出風口有著濃濃的異國情調,雖然整體做工還是不錯,但是人機工學跟設計一樣,落後於時代了。

如果你端坐在駕駛位上,雙手握著方向盤,右手肘的位置離中央扶手箱還有很遠。考慮到CS35的座椅承托還不錯,所以在最後的評分上,跟名爵ZS一樣,並列第五吧。

買小型SUV主要是圖它在城市裡使用比較方便,但這並不是說對空間沒有要求,基本滿足一家三口出行還是很有必要的。這六輛車裡哪個空間比較大、比較好用一些呢?

長安CS35

後排空間方面,長安的CS35的絕對空間方面在此次橫評中處於中間水準,沒有絕對的優勢也沒特別的劣勢。不過細節人機工程方面還是體現出優勢的,比如說它的地台設計的比較低,坐墊臀點也比較高,所以整體坐姿算是比較舒適的,尤其低地台,能讓後排乘客坐姿更加自然,不像轎車那般被架起雙腳,因此座椅對大腿的支撐也是非常到位的。看在CS35設計年份比較久遠的份上,能有這般表現真是值得點贊。

只是設計年份久遠,註定還是有一些地方跟不上時代。比如說後排的配置,幾乎為零。儲物空間也只是勉強夠用而已,沒有後排出風口,後排中央扶手也缺失,只有中央一個和門板上的小儲物格可以稍微應急用一用。總的來說,這個座椅乘坐是舒適的,沒問題,就是配置比較寒酸。

同樣尾廂空間亦是如此,絕對的空間真的是很局促。只是好在尾廂蓋板下方,有一個全尺寸的備胎在,加上備胎槽上還有三四個大的儲物格,其中一個放了千斤頂等工具,其餘的還有利用價值。所以尾廂空間小是可以理解的,加上放倒之後高地台和放倒後的座椅行成的地台也是全平的,所以實用性還說得過去,不至於墊底。

東南DX3

東南DX3在後排絕對空間方面是有優勢的,而且橫向空間方面貌似是這次橫評中的第一梯隊水準,後排有三個獨立的頭枕,這點也能看出東南DX3對它後排乘坐空間的信心。只是擁有這般尺寸優勢下,它的乘坐感受依舊差強人意。主要是因為座椅的人機工程方面做的不夠細緻。造型上明顯給人感覺像是幾個弧形的填充物湊成一張座椅,但並不能給人很好的包裹感,對身體的貼服性不夠全面。有種被硌著的感覺,長途乘坐體驗一般。

尾廂方面,尺寸大的優勢就會顯得含金量更高了,畢竟這直接影響絕對的儲物搬運能力。DX3的尾廂空間在這點上確實能令人滿意。這得益於底下使用了一個非全尺寸的小備胎,可以給尾廂騰出不少的空間。兩旁後輪拱的突起也不算明顯,地台其實也算比較低了。只是低地台和放倒後的座椅靠背沒有形成全平,略有遺憾。總的來說,空間方面DX3做得很好,只是細節再優化就更好了。

名爵ZS

跟DX3不同,名爵ZS的絕對空間在此次橫評中還蠻吃虧的。尤其是寬度方面幾乎的墊底的,加上中間的地台隆起的比較多,所以這個車若是後排應急坐三個人的話應該是比較難受的狀態。好在,只要不滿載的話情況還有好轉。其一是因為它座椅的填充物其實算比較舒服的,細節看可以看得出它兩邊的座椅是有做凹陷處理的,所以整個包裹性也比較到位。總體來說,坐兩個人以下的話ZS的表現還算合格。

尾廂和後排情況類似,從看口大小以及內部尺寸看得出也是輸在橫向空間方面。尾廂的開口也比較小,偏窄,搬運大件物品肯定是有吃虧的。兩邊輪拱地方鼓起也比較大,會侵佔不少的空間。只是細節還算有花心思,比如說兩邊隆起的位置凹陷區有做兩個小網兜,可放置一些小件物品,防止來回滾動。

尾廂的蓋板是可作兩段高度可調的。放在上層時,此時的高度正好可以和放倒的後排靠背行程一個全平的地台,備胎槽和蓋板之間的小夾層也能放點東西。若是把蓋板放到最底下那層,就能讓尾廂的垂直高度得到更好的利用,在不放倒後排座椅的情況下,得到尾廂空間最大利用率。

廣汽傳祺GS3

GS3的後排是6台車裡最能給人好感的一個。首先,雙色的配色就很討好人。有異於其他的拼色,這種黑色和暗褐色的低調拼色個人更加喜歡,不會太殺馬特又足夠個性。配置也是看起來最豐富的了,後排座椅三個獨立頭枕,中央扶手,後排空調出風口,底下還有一個USB充電介面。前排座椅背部的儲物層也是兩小一大,兩邊各三個,門板上還是三段式的儲物層。

重點是,座椅的填充物料足夠柔軟,座椅的皮質手感也比較順滑。坐起來是同場幾台車裡最有高檔沙發感的一個了。只是絕對的空間沒有DX3那些這麼搶眼,而且地台不算特別低,所以坐姿有點類似轎車那種被架起來的感覺,坐姿上不夠“SUV”。

尾廂就不像後排能拼配置了,雖然有一個點煙器介面可以接電源。但絕對空間不佔優勢,開口也不夠大,地台也不算低,綜合看來這個的尾廂表現並不能占優。所以,GS3的優勢還是在後排的乘坐體驗,給人感覺很有質感,高級感。空間就不是它擅長的了。

奇瑞瑞虎5X

同樣表現驚豔的還有瑞虎5X,它的優勢是在於臀點夠高同時,坐墊角度夠翹。所以這台車的後排是同場裡唯一一個大腿支撐性比CS35更好的車。配置也是和GS3不相伯仲,除了後排出風口、中央扶手這些配齊之外,還有兩個USB介面以及一個全景大天幕。不過瑞虎5X雖然售價不算高太多,但定位上也算勉強進入緊湊型SUV,加上設計年份比較新。所以拿來和同場的那些小型SUV比,勝出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絕對的空間方面,優勢依舊不明顯。而且車廂是全黑的,在氛圍上就不如GS3這麼有高級感了。

不過來到尾廂,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地台低,開口大,兩邊輪拱占地方小。這就是根正苗紅的好尾廂,可以說尾廂的表現是同場幾台車裡最好的一個。在地台夠低的情況下,後排放倒後的座椅靠背和尾廂地台高度落差也不算大,不太影響搬運大件行李的能力。雖然沒有像名爵ZS細節那般用心,但一個好的尾廂我覺得光說空間大,內部足夠規整平坦,足矣!

哈弗H2

哈弗H2和長安CS35一樣,算是同場裡設計年份比較久遠的,所以很多方面指標都是不佔優勢的。比如說空間,沒有絕對的優勢。座椅的各方面,細節設計,人機工程方面都是中規中矩。不像DX3那般不適應,確實挑不出什麼大的毛病,但也沒啥吸引人的,配置也一個沒有。後排比CS35好的,就是能有一個後排的中央扶手。唯一能讓人有些印象的,就是整體的坐姿偏高。若是喜歡那種SUV坐姿,高高在上的感覺,這車或許適合你。

尾廂也和CS35情況類似,各方面指標都比較捉急,同場比對下來真的不算好。CS35的尾廂空間小,我們還能說因為底下有全尺寸備胎,有多出一層儲物格,勉強為其解脫。而哈弗H2,備胎是非全尺寸的,也沒啥細節的尾廂儲物和配置。單丁一個不大的尾廂,所以沒啥好解釋的。如果光論尾廂實用性,哈弗H2不幸墊底。

長安CS35

說起自主品牌的小型SUV,我們心中的標杆車型應該就是長安的CS35,為啥我們會欣賞它呢?很重要一點是底盤,厚實感,隔音濾震都做得不錯,走爛路尤其覺得它比對手舒服,6輛SUV中它的底盤舒適應該僅次於瑞虎5X。

再有是它的自動變速箱,愛信的4AT變速箱規格是落後,但那是中用不中看,匹配的體驗的確好,動力反應快,輕快有力,只是1.6L的動力高速後勁比較差,適合那些對舒適性有追求,生活在市區或者鄉鎮裡,不經常跑高速的人。

哈弗H2

哈弗這個品牌厲害之處是,它不單有爆款,爆款的原因還是很多人看不懂的,總之就很爆。比如哈弗H2其實也爆過一段時間,有什麼了不起的呢?試駕完之後,我可以肯定跟動力無關,1.5T+6AT的組合看似很登對,然而實際感受卻讓我眉頭緊鎖。

低速動力沖,中段加速慢,高速發動機吵,動力匹配一點都不順,動力回應很慢,加速動作突兀,發動機要2000轉後才起渦輪,市區開感覺速度特別難控制。說到底都是發動機技術比較老,匹配不夠完善,所以動力這東西真不能看資料硬指標,有T不一定代表動力好,AT也不代表平順。H2的動力只能說是這6輛裡中下的水準。

東南DX3

有個新詞叫展廳車,就是靜態看著各種吸引,一開就讓人有些失落的車,DX3我們覺得就有點這個意思。靜態看,它設計靚麗動感,空間夠大,配置豐富,用料也不錯,性價比還很高。

然而一開動,不由得唉了一聲,這個CVT變速箱真是一言難盡 。一個CVT活活被調出了雙離合的感受,給油沖,不給油拉扯,加速不夠有力,好像1.5T的動力給CVT吃了。同時,動力系統的噪音震動明顯,底盤舒適性也不好。在駕駛體驗環節,DX3只能無奈墊底了。

名爵ZS

名爵ZS我們借到的是一輛不太不接地氣的、1.0T+6AT利物浦特別版的車型。為啥說不接地氣?因為以中國消費者的觀念,沒有多少人會願意多花1、2萬買一個排量更小、缸數更少的車型,1.5L版本才是ZS的銷售主打啊。

雖說這個1.0T的動力體驗很不錯,可不得不說這個三缸機還是會抖,加速聲音也不太好聽,還有明顯泄壓閥的聲音,沒有什麼精密感。所以我們還是建議,真對名爵ZS感興趣的,請毫不猶豫選擇低配1.5L的動力系統。另外底盤舒適性也一般,主觀感覺比較硬,碎震、路噪不算少,可能真是英國品牌,調校也是歐洲風格,對震動噪音都不太在意,可是東方人開著覺得震動真偏多一點。

傳祺GS3

傳祺的車給我最好印象的是底盤,它不同長安那種很會做厚實感,傳祺的底盤是濾震真心厲害,很有點高級車的感覺。然而GS4、GS5之後底盤濾震的功力卻沒有傳承下來,幾個試駕完GS3的同事都問,這車胎壓是不是太高了?

遺憾地告訴各位,沒有,正常胎壓也這麼多碎震,這麼多噪音,底盤舒適性GS3比GS4是差了一截,跟上面的名爵ZS表現接近,沒有長安CS35和瑞虎5X那麼好。GS3好的是駕駛質感不錯,轉向輕快准,懸掛支撐力好,1.3T動力跳到2000轉後都順暢,只是低速行駛輕快感不夠好,6AT降檔不夠積極而已,但只要不是很急,GS3的動力是足夠順的。綜合體驗也是僅次於CS35和瑞虎5X。

奇瑞瑞虎5X

這次橫評的最大黑馬,原來瑞虎5X這個1.5T+6速雙離合的變速箱,體驗不得不說好。加速有力,反應也足夠快,開起來感覺車子很輕快,沒克服好的只有低速挪動時雙離合震動的問題,長期市區擁堵的話,還是不太舒服。

另外,底盤的表現也很好,濾震時同場6輛車中感覺最舒服,厚實感和隔音也不比CS35差。機械上瑞虎5X是意外的好,雙離合也能匹配得這麼順,很多合資品牌都沒做好,所以我們評價瑞虎5X的行駛品質是這6輛車中最好的。

總結:

在小SUV有越來越火趨勢的今天,各家都汲取了緊湊型SUV的經驗,在第一眼的形象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一輛車單獨拿出去都是很時尚,很漂亮,也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至於其他方面的表現呢?我們根據試駕體驗,列了個表,為各輛車都打了個分,看看它們誰的綜合能力最強。

根據評分表和我們的實際體驗,奇瑞瑞虎5X和傳祺GS3的綜合得分最高的。但從體驗來看瑞虎5X是這些車裡體驗相對最為完善的一輛車,尤其是動態方面給了我們很大驚喜,甚至可能是這個級別裡數一數二的存在,看得出來奇瑞在這個平臺上多年的心思和積累。

並列第一的傳祺GS3是這幾輛車裡表現最為均衡的,各方面沒有明顯的短板,還有個最漂亮的外觀和內飾,不得不說傳祺很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靜態方面就已經給予了消費者足夠的好感。

後面的幾輛車得分都比較接近,先說長安CS35和東南DX3,雖然兩車得分比較接近,但兩台車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狀態。長安CS35雖然老,但機械功底還在,機械方面的表現很出色,但設計確實顯老,在形象方面、空間方面的分數被拉了下來。東南DX3則是靜態體驗還比較好,但實際開起來卻不盡人意,屬於比較典型的展廳車。

接下來是名爵ZS和哈弗H2,哈弗H2之所以墊底,一方面是車型較老,空間利用率方面沒有得分很高,另一方面動態體驗也一般,以微弱的劣勢排在了最後。

這六款車的對比視頻,我們會在近日放出,請大家留意。

最後,特別鳴謝下列經銷商對於本次對比測試的大力支持:

哈弗H2:深圳奔爵哈弗旗艦店

-83888800

地址:福田區紅荔西路聯合華鵬汽車市場

傳祺GS3:廣汽傳祺松興龍崗店

-28684688

地址:龍崗區橫崗信義汽車城16C

名爵ZS:深圳小馬名爵龍崗4S店

-28996977

地址:龍崗區新生路176號(新生派出所斜對面)

長安CS35:深圳瑞華長安香蜜湖店

-23987632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聯合華鵬汽車廣場B2-2C(香蜜湖度假村內)

奇瑞瑞虎5X:深圳錦昊奇瑞龍華店

-28062279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布龍路359號(元芬工業區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