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

文 | 江萊

編輯 | 立佳

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外形設計以“方”與“圓”為構圖, 中心展廳採用乳白色金屬殼體與玻璃半球體的吻接造型, 構成“海貝含珠”的建築外觀, 寓意人類面向自然、回歸自然, 返璞歸真的創作理念, 同時體現了現代建築技術的發展水準。 玻璃球廳下部的台基採用30m長, 3m高的花崗岩浮雕牆, 與晶亮的玻璃半球體形成主題鮮明的虛實對比, 將造型與中心展廳的功能有機地結合於一體, 具有強烈的雕塑感與標誌性。

天津自然博物館占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為3.5萬平方米, 展示面積1.4萬平方米, 包括常設陳列區、臨展區、體驗娛樂區、科普教育區四部分。 館藏生物標本40萬件, 其中一、二級珍品1282件, 模式標本1452件。

天津自然博物館不但外型新穎, 裡面的館藏也非常豐富。 走進博物館, 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長長的銅雕畫卷, 只見畫卷上河水清澈見底, 天空湛藍深遠, 樹木鬱鬱蔥蔥, 各種動物悠然自得地覓食繁衍生息。 這一畫卷告訴我們, 陽光、空氣、水是生命形成的三大要素, 乃生命之源。 博物館裡有八個展廳, 收藏了很多動物、植物和古生物的化石和標本, 還有很多模擬的生態環境和現代珍稀動植物。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以“家園”為總主題,從戶外“家園·足跡”到首層“家園·探索”,從二層“家園·生命”到三層“家園·生態”,講述一個從遠古到當代、從世界到天津的“家園”故事——

生命展區展示面積為5700㎡,由“遠古家園”和“現代家園”兩大部分內容組成,採用古今結合的主題單元展示方式,展出古生物化石、岩礦及現生動植物標本近萬件。依託新的地球觀和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展示地球家園38億年來生命世界由無機到有機、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的發生、發展,乃至到現在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演化歷程。

展覽分為八大單元:

第一單元:生命誕生,地球不再荒寂

第二單元:神奇爆發,生物從此繁盛

第三單元:各顯其能,爭霸喧囂海洋

第四單元: 從水到陸,開拓嶄新家園

第五單元:多樣演化,爬行鼎盛一代

第六單元:鳥兒飛天,天空的新主人

第七單元:興衰更替,哺乳動物輻射

第八單元:人猿分野,智慧生物起源

在二樓大的空間佈局上,展館將整個展廳劃分為三大區域,每個區域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作為設計佈局的形式。海洋部分選取水母為代表生物,根據其形態而佈局;第二部分選取了從水到陸的代表性生物烏龜,以龜甲作為設計佈局形式;第三部分以人類的大腦形態作為佈局的基本形態。

《家園·生態》展示面積為3400㎡,以美國著名慈善家、天津市榮譽市民肯尼斯·貝林先生歷年捐贈的200多件珍稀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為基礎,同時增加館藏部分珍稀野生動物標本,如大熊貓、金絲猴等,共同展示世界各大洲的典型動物群。

《家園·生態》展區在設計理念上突出生態系統,形式上以大景觀、大手筆來體現,展示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每一大洲動物群以若干個景觀組成,每個景觀以不同的場景來展示,每個場景又由動物生活中的一個典型故事來表現。利用人工造景及背景畫,結合各種現代化的展示手段,準確、科學地將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環境再現于觀眾面前,生動展示動物生活的真實場景。展覽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既有展板,又有多媒體,同時有互動設置,提高了觀眾的探索欲望。以期達到貝林先生的捐贈目的:“讓沒有機會到這些地方的孩子們通過參觀我們的展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展覽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在澳洲,以有袋類為代表的古老物種至今在這裡繁榮。在澳洲景觀中,展現了以有袋類動物為代表的最原始的哺乳動物。

集中展現亞馬遜河熱帶雨林動物群,重點突出了亞馬遜在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特點。

以洛磯山脈腳的平原和森林為景觀,集中展現北美森林和草原動物景觀。

以企鵝為代表,集中展現冰雪世界中的動物高超的生存本領。

以北極熊為代表,展現全球氣候變暖下的北極動物們的家園,警示人們要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以非洲三個典型的自然景觀為背景,展現稀樹草原動物群、非洲荒漠動物群和非洲熱帶雨林動物群,同時還特別展示了非洲馬賽人的生活場景及生活用具,不僅讓觀眾瞭解非洲的動物,同時也瞭解非洲的文化。

歐亞大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孕育了成千上萬的特有動植物。在這部分,集中展示歐亞山地動物和森林動物群,不僅有大熊貓、金絲猴等中國代表動物,也有歐洲盤羊、黇鹿等歐洲典型動物。

天津自然博物館每年會吸引大量的學生和孩子來此遊覽,博物館還為此舉辦一些常設活動提供給家長參考:

劇中描寫了天鵝、鸚鵡、黃鼠狼從相遇到化敵為友的故事,全域用詼諧幽默、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出環境改變對生物帶來的影響,詮釋了關愛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以小象情景劇揭秘美麗的西雙版納雨林,展示雨林環境對多種奇特生物繁衍與發展的重要性,劇碼本身也可以使兒童瞭解象類知識,寓教於樂,突出保護環境,保護動物,愛護家園的主題。

探索恐龍的化石是如何被發掘出來的,少年兒童可以變身小小考古學家,親手觸摸化石感受模擬的考古狀態,進一步探索恐龍的奧秘,同時也能向他們傳播地質學、考古學等相關知識,並能讓其體驗到發掘過程中的樂趣。

講述鳥類的相關自然知識,介紹其如何啟發我們人類的科技生活,通過科普宣傳增強市民群眾的愛鳥護鳥意識和責任感,鼓勵人們關注野生動物,加入到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中來。

開展兩栖、爬行動物的秘密生活,介紹兩棲動物的演化及發展,爬行動物的捕食行為,使大家瞭解到兩栖、爬行動物的習性和特點,認識到它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學會熱愛自然,愛護動物。

介紹蝴蝶基礎知識,使觀眾深入瞭解蝴蝶習性,並由工作人員指導,親自動手製作蝴蝶標本。通過親身參與制作全過程,讓製作者體會到精心呵護自然界生靈,愛護自然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曾被留意的角角落落,有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命跡象,那就是旺盛不衰的昆蟲世界。活動從由來、種類、數量、環境、生活習性到奇妙的趣事等多個角度,普及科學知識,讓觀眾認識自然界力量的偉大,進一步愛上這群陪伴在我們身邊的精靈。

讓小朋友有一種身臨在遠古冰河時代的感受,以《冰河世紀》電影為主要切入點,運用電影和現實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感受到愉快、輕鬆的氛圍。從而讓孩子們對古哺乳動物產生興趣,學習到更多的古哺乳動物的知識。讓孩子們從遠古絕滅的動物身上,學到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重要性。

從兒童的角度以輕鬆、愉快的形式介紹長頸鹿的特徵、習慣、生活習性、愛好,以及從古至今長頸鹿的演變歷程,讓孩子們更好的瞭解這種世界上最高的動物,懂得保護動物、關愛大自然。

介紹非洲各式各樣特色的動物,以及它們的遷徙路線、生活習性、重點介紹非洲最高點長頸鹿以及非洲草原霸主非洲獅。使孩子們對非洲有更深刻的瞭解,學習到更多關於非洲野生動物的知識。

介紹大象的生理及習性,把展廳內的古象化石標本及現實中的動物相結合,用互動問答的方式加深大家對知識的記憶,通過親子手工製作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及親子間的感情和默契度,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以少年兒童的視角深入淺出的講述大自然不為人知的奇妙世界,通過對動物和動物棲息地的介紹,由點及面,由小放大,開拓思維,開闊眼界,達到從認識到喜愛,從喜愛到愛護的目的。

激發青少年兒童對不同種類的海洋動物的好奇心與探索心,引導他們用豐富多彩的方式瞭解和獲得有關的更多海洋動物知識,培養兒童愛護海洋,愛護海洋動物,進而建立起保護環境、關愛生命的良好意識。通過兒童與家長的互動參與,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給孩子安全感、幸福感,能使孩子得到最有效的發展。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以“家園”為總主題,從戶外“家園·足跡”到首層“家園·探索”,從二層“家園·生命”到三層“家園·生態”,講述一個從遠古到當代、從世界到天津的“家園”故事——

生命展區展示面積為5700㎡,由“遠古家園”和“現代家園”兩大部分內容組成,採用古今結合的主題單元展示方式,展出古生物化石、岩礦及現生動植物標本近萬件。依託新的地球觀和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展示地球家園38億年來生命世界由無機到有機、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的發生、發展,乃至到現在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演化歷程。

展覽分為八大單元:

第一單元:生命誕生,地球不再荒寂

第二單元:神奇爆發,生物從此繁盛

第三單元:各顯其能,爭霸喧囂海洋

第四單元: 從水到陸,開拓嶄新家園

第五單元:多樣演化,爬行鼎盛一代

第六單元:鳥兒飛天,天空的新主人

第七單元:興衰更替,哺乳動物輻射

第八單元:人猿分野,智慧生物起源

在二樓大的空間佈局上,展館將整個展廳劃分為三大區域,每個區域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作為設計佈局的形式。海洋部分選取水母為代表生物,根據其形態而佈局;第二部分選取了從水到陸的代表性生物烏龜,以龜甲作為設計佈局形式;第三部分以人類的大腦形態作為佈局的基本形態。

《家園·生態》展示面積為3400㎡,以美國著名慈善家、天津市榮譽市民肯尼斯·貝林先生歷年捐贈的200多件珍稀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為基礎,同時增加館藏部分珍稀野生動物標本,如大熊貓、金絲猴等,共同展示世界各大洲的典型動物群。

《家園·生態》展區在設計理念上突出生態系統,形式上以大景觀、大手筆來體現,展示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每一大洲動物群以若干個景觀組成,每個景觀以不同的場景來展示,每個場景又由動物生活中的一個典型故事來表現。利用人工造景及背景畫,結合各種現代化的展示手段,準確、科學地將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環境再現于觀眾面前,生動展示動物生活的真實場景。展覽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既有展板,又有多媒體,同時有互動設置,提高了觀眾的探索欲望。以期達到貝林先生的捐贈目的:“讓沒有機會到這些地方的孩子們通過參觀我們的展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展覽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在澳洲,以有袋類為代表的古老物種至今在這裡繁榮。在澳洲景觀中,展現了以有袋類動物為代表的最原始的哺乳動物。

集中展現亞馬遜河熱帶雨林動物群,重點突出了亞馬遜在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特點。

以洛磯山脈腳的平原和森林為景觀,集中展現北美森林和草原動物景觀。

以企鵝為代表,集中展現冰雪世界中的動物高超的生存本領。

以北極熊為代表,展現全球氣候變暖下的北極動物們的家園,警示人們要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以非洲三個典型的自然景觀為背景,展現稀樹草原動物群、非洲荒漠動物群和非洲熱帶雨林動物群,同時還特別展示了非洲馬賽人的生活場景及生活用具,不僅讓觀眾瞭解非洲的動物,同時也瞭解非洲的文化。

歐亞大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孕育了成千上萬的特有動植物。在這部分,集中展示歐亞山地動物和森林動物群,不僅有大熊貓、金絲猴等中國代表動物,也有歐洲盤羊、黇鹿等歐洲典型動物。

天津自然博物館每年會吸引大量的學生和孩子來此遊覽,博物館還為此舉辦一些常設活動提供給家長參考:

劇中描寫了天鵝、鸚鵡、黃鼠狼從相遇到化敵為友的故事,全域用詼諧幽默、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出環境改變對生物帶來的影響,詮釋了關愛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以小象情景劇揭秘美麗的西雙版納雨林,展示雨林環境對多種奇特生物繁衍與發展的重要性,劇碼本身也可以使兒童瞭解象類知識,寓教於樂,突出保護環境,保護動物,愛護家園的主題。

探索恐龍的化石是如何被發掘出來的,少年兒童可以變身小小考古學家,親手觸摸化石感受模擬的考古狀態,進一步探索恐龍的奧秘,同時也能向他們傳播地質學、考古學等相關知識,並能讓其體驗到發掘過程中的樂趣。

講述鳥類的相關自然知識,介紹其如何啟發我們人類的科技生活,通過科普宣傳增強市民群眾的愛鳥護鳥意識和責任感,鼓勵人們關注野生動物,加入到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中來。

開展兩栖、爬行動物的秘密生活,介紹兩棲動物的演化及發展,爬行動物的捕食行為,使大家瞭解到兩栖、爬行動物的習性和特點,認識到它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學會熱愛自然,愛護動物。

介紹蝴蝶基礎知識,使觀眾深入瞭解蝴蝶習性,並由工作人員指導,親自動手製作蝴蝶標本。通過親身參與制作全過程,讓製作者體會到精心呵護自然界生靈,愛護自然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曾被留意的角角落落,有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命跡象,那就是旺盛不衰的昆蟲世界。活動從由來、種類、數量、環境、生活習性到奇妙的趣事等多個角度,普及科學知識,讓觀眾認識自然界力量的偉大,進一步愛上這群陪伴在我們身邊的精靈。

讓小朋友有一種身臨在遠古冰河時代的感受,以《冰河世紀》電影為主要切入點,運用電影和現實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感受到愉快、輕鬆的氛圍。從而讓孩子們對古哺乳動物產生興趣,學習到更多的古哺乳動物的知識。讓孩子們從遠古絕滅的動物身上,學到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重要性。

從兒童的角度以輕鬆、愉快的形式介紹長頸鹿的特徵、習慣、生活習性、愛好,以及從古至今長頸鹿的演變歷程,讓孩子們更好的瞭解這種世界上最高的動物,懂得保護動物、關愛大自然。

介紹非洲各式各樣特色的動物,以及它們的遷徙路線、生活習性、重點介紹非洲最高點長頸鹿以及非洲草原霸主非洲獅。使孩子們對非洲有更深刻的瞭解,學習到更多關於非洲野生動物的知識。

介紹大象的生理及習性,把展廳內的古象化石標本及現實中的動物相結合,用互動問答的方式加深大家對知識的記憶,通過親子手工製作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及親子間的感情和默契度,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以少年兒童的視角深入淺出的講述大自然不為人知的奇妙世界,通過對動物和動物棲息地的介紹,由點及面,由小放大,開拓思維,開闊眼界,達到從認識到喜愛,從喜愛到愛護的目的。

激發青少年兒童對不同種類的海洋動物的好奇心與探索心,引導他們用豐富多彩的方式瞭解和獲得有關的更多海洋動物知識,培養兒童愛護海洋,愛護海洋動物,進而建立起保護環境、關愛生命的良好意識。通過兒童與家長的互動參與,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給孩子安全感、幸福感,能使孩子得到最有效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