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胡志明銘記一生的中國小縣城,兩次助他脫險,被稱越南的“延安”

文|黃金生

龍州地處崇左西部, 與越南水陸相通, 山水相連。 自1926年起, 就有一些越南革命者陸續來到龍州, 以某種職業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 從這時起到1944年越南八月革命前夕, 越南革命者在龍州開展了近18年的革命活動。 1926年越南一批革命青年, 其中包括越南印度支那共產黨書記黃文樹、總秘書長黎鴻風等, 為避開法國殖民者的卡哨, 秘密翻山越嶺經龍州喬裝前往廣州參加胡志明舉辦的政治特別培訓班。 翌年, 黃文樹受胡志明指派, 帶領一批越南青年來到鎮南道駐地龍州, 開展秘密革命活動。

越南贈送的胡志明塑像

守護越南革命者的兩代農家人

為安全起見, 越南革命者的秘密聯絡點大多就設在當地農民家中。 可以說這些聯絡點是越南革命者往來中越間的驛站, 為他們提供食宿和安全掩護。 今天位於龍州營街81號的一所老宅子, 舊稱八寶街73號的農二嫂的住處,

就曾長期作為越南革命者的秘密營地及交通聯絡站。 胡志明、黃文樹、黃文歡等都曾在這裡居住。

農家老宅的主人叫農仁保, 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龍州人。 人們皆稱農仁保的妻子為“農二嫂”, 其真名叫李惠英。 “我家和農二嫂家是隔壁鄰居, 小的時候, 我天天在她家裡玩。 農二嫂個子瘦瘦高高的, 性格開朗, 能喝酒會做生意, 她熱心助人, 和鄰居關係很好。 老人高夀到90多歲呢, 真是個好人。 ”多年後, 當地人黃兆慶這樣評價農二嫂。 當時, 越南人到龍州做生意, 都喜歡到農二嫂家落腳。 當年, 胡志明曾化名“王山兒”、黃文樹化名“雷震”、範文同化名“林伯傑”、黃文歡化名“李光華”等均以農二嫂家的親戚或朋友的身份,

住在農二嫂家。 他們或扮作打工者, 或裝成生意人。 從事秘密革命活動。 農二嫂和農仁保知道這些越南“親戚”“朋友”是打“老番”(侵略者)的, 所以長期為他們提供食宿, 為他們傳遞情報等。

龍州胡志明館

當時, 白色恐怖籠罩著龍州, 外來人來龍州居住, 必須有合法的身份,

由提供住宿的戶主擔保方可住下, 一旦出事, 全家人輕則坐牢, 重則被殺頭。 這些革命者經農仁保介紹, 有在白沙街的私人酒坊做熬酒工, 還有在仁義街一家私人印刷廠做印刷工人等。 農仁保在世時, 由他簽字充當擔保人。 1943年農仁保因病去世後, 又由他的兒子農富寶簽字。 農家兩代人就這樣用全家人的性命擔保這些越南革命者的安全。 有時, 他們在屋內開會, 農二嫂就在門外擺攤, 利用做跨國小生意的便利條件傳遞情報、信件, 充當他們的秘密聯絡員。 雖然農二嫂家作為越南革命者秘密聯絡點近20年, 胡志明和他的戰友在這裡均沒有發生過意外。

1941年, 黃文樹、長征、黃文歡、周文晉、範文同、武元甲、黃國越、阮文明等12人在農二嫂家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

籌備越南印度支那共產黨中央第八次會議。 越南革命史專家黃志光介紹說:“這次會議把原來越南印度支那共產黨的奮鬥目標‘以推翻階級剝削擺在第一位’改變為‘以民族解放擺在第一位’, 這是一次在越南革命史上有著十分重要意義的會議。 ”

據農家後人回憶, 有一年冬天, 越南革命青年黃森到龍州鎮郊外(現龍州一中操場)向國民黨別動隊買駁殼槍, 不料在交易的過程中被發現, 黃森見身份被對方識破, 就在交易時右手抓住槍的一半(另一半在別動隊員手中), 左手把錢丟在地上, 右手用力一抽, 把駁殼槍搶在手, 然後拔腿就跑。 黃森七拐八拐, 跑到農二嫂家, 把駁殼槍交給農仁保收藏, 然後打開後門,由已經19歲的農富寶帶著穿過小道,游過水口河,最終擺脫了國民黨別動隊的追捕。

胡志明兩次遇險,龍州農民巧化解

1942年冬,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共產黨前身)在龍州縣下凍鄉兩江村舉辦一個幹部訓練班。訓練班快結束時,黃文樹叫農富寶製作一面印度支那共產黨黨旗,在訓練班結束舉行結業典禮儀式時使用。製作這面黨旗,在當時是要冒生命危險的,農富寶按黃文樹講的式樣畫好,然後請龍江街12號的裁縫師傅胡德繩(真實身份是越南反侵略者同盟會成員)秘密縫製。第二天,農富寶就把這面黨旗交給黃文樹,黃文樹非常高興。

1940年9月周文晉在越南太原省北山參與領導了越南救國軍武裝起義,抗擊法國及入侵的日軍,遭到力量強大的敵人圍捕,周文晉帶著49名武裝起義戰士來到龍州,在下凍區一帶農村分散隱蔽,位於下凍鄉那造屯農其振的家就是主要據點之一。農其振是農仁寶的故交,他表面的身份是下凍鄉鄉長,但內心嚮往革命。在農其振的幫助下,黃文樹逐步在龍州各村屯建立起了農民關係網。1942年6月,國民黨軍警進入下凍鄉那造屯進行搜查,此時的胡志明正藏身于農其振家後的山洞,農其振為徹底打消反動派的疑慮,佯裝四處帶路搜查,同時示意兒子趕快通知胡志明轉移。

此前,胡志明在下凍鄉還有一次遇險,1941年4月,胡志明住在下凍鄉那城屯潘全珍家時,遭到國民黨軍警的圍捕。國民黨軍警剛要進村,正好被潘全珍看見。潘全珍深知來者不善,便搶先趕到胡志明面前,將一頂草帽往其頭上扣,遞上一條藤繩並以目示意說:“晏了(粵語)!還不去放牛!”胡志明心領神會,接過藤繩應聲“是”,就往村外山上跑,避開了抓捕。

龍州,見證越南早期革命

在龍州,這樣的秘密聯絡點還有很多,比如梁朝芳(越南革命者胡德成的內兄)家,位於今龍江街,其中的“德興車衣店”,就是越南革命者阮德興所開。這裡還是20世紀40年代初越南革命者建立的“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會海外第一辦事處”的位址。此外還有龍門鄉(現彬橋鄉)丈梯屯歐陽必朝家;水口圩李合昌家;下凍鄉右莊屯周志鴻家等等。

在這些秘密據點的掩護下,來到龍州的越南革命者開展了各種革命活動。越南共產黨龍州的秘密組織在中共龍州地下黨的支持和幫助下,曾利用其在南街租用的房子舉辦越南青年幹部的短期培訓班,學員從越南過來,每批5-6人,學習時間為7-8天,學習結束即回越南。其後,越南方面又與農其振商量,將培訓幹部的地方改在農村,要求農其振物色地方,提供幫助。農其振於是找到龍門鄉(現彬橋鄉)念讀屯的一處糖房(農村土法制糖的作坊)作為培訓班的地點,在兩個多月左右的時間裡,約有60多位越南幹部過來學習。

1941年在龍州的越共秘密組織在縣城白沙街成立了“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會海外第一辦事處”。這個組織於1941年參加了柳州國民黨第四戰區支持成立的“越南革命同盟會”海外團體代表大會,取得了合法的身份。因而這個辦事處可以開出證明信函,使越南革命者可以比較自由地往返龍州、靖西之間,與越共中央機關取得聯繫。此外,受中國國民黨承認的“越南革命同盟會”的重要成員越南國民黨的阮海臣,也曾一度在龍州開辦越南幹部訓練班。越共在龍州的秘密組織也打著“越盟辦事處”的旗號,表面上與阮海臣合作,以便也得到國民黨當局的支持,實際上則從中分化瓦解阮海臣的力量,使其中一部分人向革命方面轉化。

龍州為越南早期革命活動提供了幫助,有效地規避了國內白色恐怖。1941年越南救國軍成立後,數次受敵包圍,都曾轉到龍州隱蔽,這為越南革命保存了實力。直到1941年,胡志明、馮志堅等人才回到高平北坡建立指揮機關。1945年越南爆發了八月革命,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然後打開後門,由已經19歲的農富寶帶著穿過小道,游過水口河,最終擺脫了國民黨別動隊的追捕。

胡志明兩次遇險,龍州農民巧化解

1942年冬,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共產黨前身)在龍州縣下凍鄉兩江村舉辦一個幹部訓練班。訓練班快結束時,黃文樹叫農富寶製作一面印度支那共產黨黨旗,在訓練班結束舉行結業典禮儀式時使用。製作這面黨旗,在當時是要冒生命危險的,農富寶按黃文樹講的式樣畫好,然後請龍江街12號的裁縫師傅胡德繩(真實身份是越南反侵略者同盟會成員)秘密縫製。第二天,農富寶就把這面黨旗交給黃文樹,黃文樹非常高興。

1940年9月周文晉在越南太原省北山參與領導了越南救國軍武裝起義,抗擊法國及入侵的日軍,遭到力量強大的敵人圍捕,周文晉帶著49名武裝起義戰士來到龍州,在下凍區一帶農村分散隱蔽,位於下凍鄉那造屯農其振的家就是主要據點之一。農其振是農仁寶的故交,他表面的身份是下凍鄉鄉長,但內心嚮往革命。在農其振的幫助下,黃文樹逐步在龍州各村屯建立起了農民關係網。1942年6月,國民黨軍警進入下凍鄉那造屯進行搜查,此時的胡志明正藏身于農其振家後的山洞,農其振為徹底打消反動派的疑慮,佯裝四處帶路搜查,同時示意兒子趕快通知胡志明轉移。

此前,胡志明在下凍鄉還有一次遇險,1941年4月,胡志明住在下凍鄉那城屯潘全珍家時,遭到國民黨軍警的圍捕。國民黨軍警剛要進村,正好被潘全珍看見。潘全珍深知來者不善,便搶先趕到胡志明面前,將一頂草帽往其頭上扣,遞上一條藤繩並以目示意說:“晏了(粵語)!還不去放牛!”胡志明心領神會,接過藤繩應聲“是”,就往村外山上跑,避開了抓捕。

龍州,見證越南早期革命

在龍州,這樣的秘密聯絡點還有很多,比如梁朝芳(越南革命者胡德成的內兄)家,位於今龍江街,其中的“德興車衣店”,就是越南革命者阮德興所開。這裡還是20世紀40年代初越南革命者建立的“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會海外第一辦事處”的位址。此外還有龍門鄉(現彬橋鄉)丈梯屯歐陽必朝家;水口圩李合昌家;下凍鄉右莊屯周志鴻家等等。

在這些秘密據點的掩護下,來到龍州的越南革命者開展了各種革命活動。越南共產黨龍州的秘密組織在中共龍州地下黨的支持和幫助下,曾利用其在南街租用的房子舉辦越南青年幹部的短期培訓班,學員從越南過來,每批5-6人,學習時間為7-8天,學習結束即回越南。其後,越南方面又與農其振商量,將培訓幹部的地方改在農村,要求農其振物色地方,提供幫助。農其振於是找到龍門鄉(現彬橋鄉)念讀屯的一處糖房(農村土法制糖的作坊)作為培訓班的地點,在兩個多月左右的時間裡,約有60多位越南幹部過來學習。

1941年在龍州的越共秘密組織在縣城白沙街成立了“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會海外第一辦事處”。這個組織於1941年參加了柳州國民黨第四戰區支持成立的“越南革命同盟會”海外團體代表大會,取得了合法的身份。因而這個辦事處可以開出證明信函,使越南革命者可以比較自由地往返龍州、靖西之間,與越共中央機關取得聯繫。此外,受中國國民黨承認的“越南革命同盟會”的重要成員越南國民黨的阮海臣,也曾一度在龍州開辦越南幹部訓練班。越共在龍州的秘密組織也打著“越盟辦事處”的旗號,表面上與阮海臣合作,以便也得到國民黨當局的支持,實際上則從中分化瓦解阮海臣的力量,使其中一部分人向革命方面轉化。

龍州為越南早期革命活動提供了幫助,有效地規避了國內白色恐怖。1941年越南救國軍成立後,數次受敵包圍,都曾轉到龍州隱蔽,這為越南革命保存了實力。直到1941年,胡志明、馮志堅等人才回到高平北坡建立指揮機關。1945年越南爆發了八月革命,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