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自動駕駛還遙遠,用手機控制汽車將先流行?

雖然傳統汽車巨頭(如福特、豐田)和新興科技巨頭(如蘋果、谷歌、華為)都在投入巨額資金和精力在搶灘自動駕駛的無人車領域, 但無人車離我們還相當遙遠, 其當前發展還面臨兩大層面的制約, 一方面是技術, 無人車作為一個產品, 其實是眾多高尖技術的集合, 如:通信技術、傳感技術、雲計算/大資料技術以及AI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等, 當前雖然各條線的技術發展都非常迅猛, 但總體而已尚未實現高度的融合, 技術標準和規範尚未統一, 部分技術問題還有待上述巨頭去逐一攻克解決。

另一方面是政策問題, 當前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哪個國家政府主動站出來去制定無人車的相關政策, 政府當前的態度還在觀望和等待, 而在現代社會裡, 政策是所有新興事物發展的最大的促進/阻礙因素, 而當前無論是哪國政府都尚未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去制定一套規則去規範這個可能興起的市場,

舉個例子, 假設我買了一輛無人車, 我坐在裡面去上班路上發生了交通意外, 把行人撞倒了, 那相關的責任應該怎樣認定呢?是應該我來賠償, 還是無人車的製造商賠償, 還是系統設計商賠償, 或是政府統一賠償?

當然, 限制無人車發展的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當前的交通路網的複雜程度不一, 如你在河北沛縣開車和你在北京西二旗開車, 你面臨的路網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在西二旗馬路上開車的時候會選擇自動駕駛模式來確保高效和安全, 你在沛縣的鄉村道路上開車的時候則會選擇手動駕駛模式來享受駕駛的樂趣, 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 萬一有人在西二旗的時候選擇了手動駕駛模式,

那整個交通就崩潰了, 因為對面來的無人車它計算不出你的人為行為, 它不知道你會不會闖紅燈、會不會超速、會不會左轉, 所以它不知道對發動機和制動系統發出什麼指令。 因此, 無人車肯定是一個體系化的工程, 不會允許一半人選擇自動駕駛, 另一半人選擇手動駕駛。 而涉及到人權的問題, 就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

所以, 就當前看來, 自動駕駛的無人車時代離我們還是很遙遠, 當前有沒有什麼技術手段能夠改善下人使用汽車的體驗?或許很快“用手機控制汽車”將流行起來。

如果大家看過《007》或者《碟中諜》之類的科幻大片, 肯定會對裡面主角用手機控制汽車的技術印象深刻,

因為往往在關鍵時候, 神一般出現的汽車無數次救男主角一命, 進而也拯救一個城市甚至地球。

其實手機控制汽車的技術難度不高, 我們稍微百度一下都能找到很多這方面的技術解決方案, 通過對車輛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裝, 可以在手機上實現車況查詢、車輛定位、自助診斷、遠端尋車、自動升降窗、空調送風、遠程上鎖/解鎖、一鍵救援等功能,

當前很多小廠商已經在其車型中預裝了手機控制功能作為銷售的噱頭, 如凱翼。 而像特斯拉這樣的巨頭在手機控制車輛方面已經有很多積累, 曾經看過他們一個宣傳片, 裡面通過手機幾乎能完全實現坐在真皮座椅上的所有操作。

但是, 在現實生活中, 甚少看見人們使用手機去控制車輛, 哪怕有些功能非常實用, 如在炎熱的夏天裡提前通過手機把停在戶外的汽車的空調打開, 如在下雨天通過手機遙控車輛行駛到有擋雨棚的大樓門前。

為什麼呢?我想一方面是當前在狹小的手機螢幕裡控制一輛龐大汽車的用戶體驗不佳, 這個問題隨著特斯拉、蘋果等科技巨頭的關注將會得到極大提升;另一方面是當前手機控制汽車創造的價值點仍未被廣泛知道和認可。事實上,用手機控制汽車將創造巨大的市場,如停車。停車可能是人類使用汽車史上最大的痛點,尤其是對女性司機而言,據調查顯示,在核心商貿地區平均每次停車時間約為12分鐘(含找車位時間),而一旦實現通過手機控制汽車,相當於有人站在車外指導你停車,這將幫助你快速地在擁擠狹小的車位空間裡停車,更關鍵的一點,如果你是站在車外停車,這意味著不需要預留打開車門的空間,每個停車位的空間將得到最大程度的節約,停車場的空間利用率將極大提高,這對被迫把公園改造為停車場而背負著巨大駡名的城市管理者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這個問題隨著特斯拉、蘋果等科技巨頭的關注將會得到極大提升;另一方面是當前手機控制汽車創造的價值點仍未被廣泛知道和認可。事實上,用手機控制汽車將創造巨大的市場,如停車。停車可能是人類使用汽車史上最大的痛點,尤其是對女性司機而言,據調查顯示,在核心商貿地區平均每次停車時間約為12分鐘(含找車位時間),而一旦實現通過手機控制汽車,相當於有人站在車外指導你停車,這將幫助你快速地在擁擠狹小的車位空間裡停車,更關鍵的一點,如果你是站在車外停車,這意味著不需要預留打開車門的空間,每個停車位的空間將得到最大程度的節約,停車場的空間利用率將極大提高,這對被迫把公園改造為停車場而背負著巨大駡名的城市管理者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