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世界公認頂級野蜂蜜,終於從西雙版納雨林來到昆明

前一段時間, 雲農妹不是發了一篇有關蜂蜜辨別的文章《買一瓶好蜂蜜到底有多難?》嗎?原本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生活的妙招, 沒想到卻戳到大家的痛處:買不到好蜂蜜!

什麼樣的蜂蜜才算是真正的好蜜呢?好的蜂蜜必須具備三個標準, 分別是蜜源地環境、自然成熟蜜、純天然。

雲農妹那之後一直有調研雲南的優質蜂蜜產區, 今天就把這段時間在雲南找到的品質優秀、產量穩定的蜂蜜跟大家分享一下。

雲南省內蜂蜜繁殖主要區域有:羅平、普洱、西雙版納、紅河、文山、玉溪、楚雄等地區。 據國資雲農對雲南各蜂蜜產區不完全統計:

羅平是油菜花第一個集中蜜源地, 每年吸引不少養蜂人前來“追花采蜜”, 成千上萬被馴化的蜜蜂在油菜田裡悠然采蜜釀蜜。 然而, 在雲南很多其他地方, 蜂蜜仍舊是由未馴化的野生蜜蜂釀造而成。

雲農妹找到的野生優質蜂蜜蜜源地位於西雙版納猛海縣自然保護區的原始森林中, 這裡是全球動植特資源最為富集之地, 這裡一望無際的熱帶雨林由於人跡罕至、遠離人居, 也成為野生蜂種(大排蜂、酸蜂、中華蜂)聚居之地。

▲美麗的西雙版納, 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

▲雲南分佈有藥用植物3600餘種, 西雙版納占189科1715種

排蜂(ApisdorsataFab)

別名岩蜂、喜馬排蜂、大排蜂

至今未被人類馴化

排蜂分佈于喜馬拉雅山南麓

包括尼泊爾,

緬甸西北部

中國雲南西部、西藏南部

是世界公認體型最大

蜂蜜品質最高的蜂種

排蜂性情兇暴, 有很強的抗逆性、飛翔能力和防禦敵害能力。 喜幾十群甚至上百群聚居在一處。

▲喜馬拉雅獵蜜人冒著生命危險在懸崖和叢林中獵取大排蜂蜜

排蜂喜集中聚居,多築巢於離地面較高的避風石岩處或者高大喬木上,蜂巢是單片巢脾,集中連片呈排狀懸築,排蜂因此得名。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援

酸蜂(Stingless Bee)

別名粘蜂、地下酸蜂、無刺蜂、蟻蜂

至今未被人類馴化

酸蜂屬於無刺蜂種,

分佈東南亞,我國海南,

西雙版納,廣西,廣東,原始雨林。

形體小,一般只有普通蜜蜂的十分之一大小。

因其采蜜過程中優先採集藥用價值高的植物花蜜,

因而其蜜甜中帶酸,故稱其為酸蜂。

▲刀欽 มีดชิน拍攝提供

酸蜂築巢有兩種:一種是在高大原始森林樹木的頂端樹洞中,還有一種是和白蟻共用巢穴相互比鄰,互不干擾。酸蜂通常前腳攜帶粘性較強的膠類物質,用於築巢和自衛。

▲刀欽 มีดชิน拍攝提供

在百花盛開的原始森林中,酸蜂一般會優先採集野黃蓮,野生三七等藥用價值高的花蜜,因而其蜜甜中帶酸,非常可口。僾伲族、傣族、基諾族等森林居住的少數民族,一般將酸蜂蜂蜜視為強身健體的靈丹妙藥。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援

每年三至五月,版納熱帶雨林雜花盛開,是版納野生蜜蜂最為旺盛的產蜜期。每釀造1000克蜜,它們要拜訪200萬到500萬朵花。它們的唾腺分泌物使花蜜中的雙糖轉化為單糖、葡萄糖和果糖。越來越多的蜜貯存在巢脾中,蜜蜂們不停地扇動翅膀,將蜜中的水份降到20%以下。之後,它們就給成熟的蜜加蓋白色的蜂蠟,這就是成熟的封蓋蜜了,通常需要七天才能完成。

版納也像喜馬拉雅山區一樣

產生了獵蜜人

蜜蜂們結好巢釀好蜜

獵蜜人就可以開始他們的工作了

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下圖中就是這樣一位

經驗豐富的版納獵蜜人

▲獵蜜人在根據排蜂的飛行軌跡判斷蜂巢的位置

獵蜜人深入版納雨林,他敏銳的目光捕捉到了一隻回巢排蜂。他的目光跟隨它通過一朵朵花和一層層樹葉,消失在看不到盡頭的綠色深處。獵蜜人不動聲色地追尋而去。

他們找到了那棵高大的喬木,耳中滿是嗡嗡的聲響。仰頭看去,獵蜜人的眼睛裡頓時充滿了喜悅。他數了數,樹枝上有三十多個蜂巢。

▲按每只蜂巢七萬隻成蜂算,方圓十公里半徑內就有至少200萬隻以上排蜂在飛舞

獵蜜人將半濕的樹葉捆成束點燃,嗆人的濃煙扶搖而上,很快把排蜂薰得飛離了蜂巢。

獵蜜人戴上防蜂網和手套,順著樹幹攀爬而上。他們愈是接近蜂巢愈是小心。

獵蜜人把仍然不肯離開的排蜂驅離。

獵蜜人取出刀來,將蜜巢割下,蜜巢裝入他們隨身攜帶的袋子裡。

▲作為依賴雨林生存的一分子,獵蜜人嚴格遵循“冬養夏割,取二留一”的取蜜法則,留下足夠的蜂蜜給排蜂

▲獵蜜人離開不久,蜂群逐漸返回蜂巢,繼續生活

遇到尚未成熟的蜂蜜,獵蜜人寧願兩手空空掉頭離開。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惟有如此,甜蜜才能綿綿不絕、生生不息地連接起森林與城市。

▲獵蜜充滿了危險,也收穫甜蜜

來自雨林的甜蜜即將出現在昆明

11月9日,來自版納的優質野生蜂蜜即將亮相第十三屆昆明國際農業博覽會。在11月9日-13日期間,前往國貿路昆明國際會展中心國資商城4號展館916-918展位,有機會品嘗來自雨林的甜蜜。

▲從森林到城市,一滴蜜裡看到人與自然的相依相存

西雙版納排蜂/酸蜂蜜屬於雜花蜜,色澤黃中透亮,口感清甜。雲農妹這次尋獲的西雙版納納生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出品野生排蜂蜂/酸蜂蜜全部是自然成熟蜜,經過相關部門的檢測,各項指標均超國家蜂蜜標準,絕無農殘和抗菌素。同時,由於未進行滅活處理,蜂蜜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有機酸、維生素、酶類及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是蜂蜜美容保健的物質基礎。

▲有花香、糖度高達81

請在11月9日-13日期間

前往國貿路昆明國際會展中心

4號展館916-918展位,

一大波高原特色農產品正向你襲來~

採訪嘉賓:

西雙版納納生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刀欽 มีดชิน

責任編輯:王大可

▲喜馬拉雅獵蜜人冒著生命危險在懸崖和叢林中獵取大排蜂蜜

排蜂喜集中聚居,多築巢於離地面較高的避風石岩處或者高大喬木上,蜂巢是單片巢脾,集中連片呈排狀懸築,排蜂因此得名。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援

酸蜂(Stingless Bee)

別名粘蜂、地下酸蜂、無刺蜂、蟻蜂

至今未被人類馴化

酸蜂屬於無刺蜂種,

分佈東南亞,我國海南,

西雙版納,廣西,廣東,原始雨林。

形體小,一般只有普通蜜蜂的十分之一大小。

因其采蜜過程中優先採集藥用價值高的植物花蜜,

因而其蜜甜中帶酸,故稱其為酸蜂。

▲刀欽 มีดชิน拍攝提供

酸蜂築巢有兩種:一種是在高大原始森林樹木的頂端樹洞中,還有一種是和白蟻共用巢穴相互比鄰,互不干擾。酸蜂通常前腳攜帶粘性較強的膠類物質,用於築巢和自衛。

▲刀欽 มีดชิน拍攝提供

在百花盛開的原始森林中,酸蜂一般會優先採集野黃蓮,野生三七等藥用價值高的花蜜,因而其蜜甜中帶酸,非常可口。僾伲族、傣族、基諾族等森林居住的少數民族,一般將酸蜂蜂蜜視為強身健體的靈丹妙藥。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援

每年三至五月,版納熱帶雨林雜花盛開,是版納野生蜜蜂最為旺盛的產蜜期。每釀造1000克蜜,它們要拜訪200萬到500萬朵花。它們的唾腺分泌物使花蜜中的雙糖轉化為單糖、葡萄糖和果糖。越來越多的蜜貯存在巢脾中,蜜蜂們不停地扇動翅膀,將蜜中的水份降到20%以下。之後,它們就給成熟的蜜加蓋白色的蜂蠟,這就是成熟的封蓋蜜了,通常需要七天才能完成。

版納也像喜馬拉雅山區一樣

產生了獵蜜人

蜜蜂們結好巢釀好蜜

獵蜜人就可以開始他們的工作了

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下圖中就是這樣一位

經驗豐富的版納獵蜜人

▲獵蜜人在根據排蜂的飛行軌跡判斷蜂巢的位置

獵蜜人深入版納雨林,他敏銳的目光捕捉到了一隻回巢排蜂。他的目光跟隨它通過一朵朵花和一層層樹葉,消失在看不到盡頭的綠色深處。獵蜜人不動聲色地追尋而去。

他們找到了那棵高大的喬木,耳中滿是嗡嗡的聲響。仰頭看去,獵蜜人的眼睛裡頓時充滿了喜悅。他數了數,樹枝上有三十多個蜂巢。

▲按每只蜂巢七萬隻成蜂算,方圓十公里半徑內就有至少200萬隻以上排蜂在飛舞

獵蜜人將半濕的樹葉捆成束點燃,嗆人的濃煙扶搖而上,很快把排蜂薰得飛離了蜂巢。

獵蜜人戴上防蜂網和手套,順著樹幹攀爬而上。他們愈是接近蜂巢愈是小心。

獵蜜人把仍然不肯離開的排蜂驅離。

獵蜜人取出刀來,將蜜巢割下,蜜巢裝入他們隨身攜帶的袋子裡。

▲作為依賴雨林生存的一分子,獵蜜人嚴格遵循“冬養夏割,取二留一”的取蜜法則,留下足夠的蜂蜜給排蜂

▲獵蜜人離開不久,蜂群逐漸返回蜂巢,繼續生活

遇到尚未成熟的蜂蜜,獵蜜人寧願兩手空空掉頭離開。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惟有如此,甜蜜才能綿綿不絕、生生不息地連接起森林與城市。

▲獵蜜充滿了危險,也收穫甜蜜

來自雨林的甜蜜即將出現在昆明

11月9日,來自版納的優質野生蜂蜜即將亮相第十三屆昆明國際農業博覽會。在11月9日-13日期間,前往國貿路昆明國際會展中心國資商城4號展館916-918展位,有機會品嘗來自雨林的甜蜜。

▲從森林到城市,一滴蜜裡看到人與自然的相依相存

西雙版納排蜂/酸蜂蜜屬於雜花蜜,色澤黃中透亮,口感清甜。雲農妹這次尋獲的西雙版納納生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出品野生排蜂蜂/酸蜂蜜全部是自然成熟蜜,經過相關部門的檢測,各項指標均超國家蜂蜜標準,絕無農殘和抗菌素。同時,由於未進行滅活處理,蜂蜜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有機酸、維生素、酶類及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是蜂蜜美容保健的物質基礎。

▲有花香、糖度高達81

請在11月9日-13日期間

前往國貿路昆明國際會展中心

4號展館916-918展位,

一大波高原特色農產品正向你襲來~

採訪嘉賓:

西雙版納納生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刀欽 มีดชิน

責任編輯:王大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