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高足杯丨天生偶像派

有一種瓷, 天生麗質。

記得第一次見識高足杯, 是在一家古玩店內, 當時香港的圈內大佬翟健民先生, 還不像今天這麼出名。

元 景德鎮窯卵白釉高足杯

明成化 鬥彩葡萄紋高足杯

我們正喝著茶聊天, 他風風火火、頭上冒汗闖進來, 手裡拿著一件殘器。 就是高足杯, 他稱把杯, 還是用港味普通話說的, 把杯這個詞從此就印象深刻了。

明弘治 青花梅樹圖高足碗

明弘治 青花朵雲礬紅彩五魚紋高足碗

高足杯(碗)在元朝最流行, 主要是因為它的實用性。 草原民族吃飯、睡覺也幾乎不下馬, 又好喝酒, 腦補這樣一個畫面:

在馬上一手拽韁繩, 另一隻手攥著杯子底下的把兒, 完全不影響喝酒, 這個設計挺神的!也非常好看, 別致。

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明朝早已經是定居的生活方式了, 高足杯的使用功能也已經不復存在, 但依然燒造。 估計就是因為它別致、好看。

有意思的是, 明朝窯工們悄悄做了一些細節改變:把杯子做成了高足碗。 喝酒的功能幾乎消失殆盡, 草原猛士也變成了弱不禁風的文人雅士,

乾飯都吃不了幾碗了......

高足杯殘器(比當年翟老闆的那只還破)

不過, 我們見到的高足杯殘器很多, 無非是它太不穩定了, 稍有震動就倒了。

明正德 青花龍穿纏枝蓮紋高足碗

凡在博物館櫥窗內見到高足杯, 我都會有一種劫後餘生、久別重逢的感動......

明正德 黃地綠彩錐拱雲龍紋高足碗

明正德 素三彩錐拱蓮紋高足碗

明宣德 青花海水龍紋高足碗

攝於故宮、國家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

近期熱文連結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瞭解更多

明正德 黃地綠彩錐拱雲龍紋高足碗

明正德 素三彩錐拱蓮紋高足碗

明宣德 青花海水龍紋高足碗

攝於故宮、國家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

近期熱文連結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瞭解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