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太極拳尾閭中正就是上半身垂直於地面?別誤會了!

楊澄甫太極拳十要裡有講要松腰。 而松腰的前提就是尾閭中正。

有拳友認為尾閭中正就是要求保持上半身垂直於地面, 真是這樣嗎?其實未必。

首先要搞清楚:第一, 腰椎之上的部分中正與尾閭中正不同;第二, 中正並非單指垂直往下一個方向。 正所謂一歪犯百病, 一正解千難, 內家拳的正, 是四正四隅飽滿, 支撐八面的正, 並非只有如頂樑柱一般垂直地面的唯一姿態。 明白這一點, 骶骨之上部分要如何調整就有方向了。

太極拳的立身中正, 是要讓脊柱各部分從不自然的受力狀態下解放出來, 而不是讓大家真的上拔下沉去拉直它, 真拉直了, 人也廢了。 努力挺拔脊椎都會造成身形僵硬, 不用說將其弧度拉直, 那就沒法活動了。

內家拳立身中正的姿態下, 肌肉與骨骼之間應該松柔包裹, 而非相互緊繃對抗。 身體某段肌肉緊繃骨骼像是在水管上安裝了一個閉合的閥門,

勁的傳導就此中斷。 人體骨骼受到關節與韌帶的限制, 只能在一定範圍內運轉, 但是肌肉卻不同, 它是延展各方的, 想要將勁發往任何方向, 其前提在於各方向肌肉的整體放鬆。

骶骨可就沒那麼容易調整了。 習練多年, 勁卡在腰部的問題多數都是胯與骶骨沒有調整好。

骶骨在脊椎末端呈反曲狀, 有人認為開胯之後上半身感覺會坐在一個可以旋轉的小凳子上, 這個感覺我也曾出現過, 但只是個階段, 不必強求, 出現也不必在意, 讓它自然來, 自然消失。

調整骶骨, 在於盆骨的開合, 將骶骨解放出來, 自然懸垂。 盆骨開合的姿態就是正襟危坐時盆骨的形態。 坐在椅子上好開, 站起來保持就難了, 這就是需要大家下功夫的地方。

腰椎不往下壓迫骶骨, 盆骨打開, 不從兩側擠壓骶骨, 這時自然就尾閭中正了。 尾閭在骶骨末端, 它的中正還真就是垂直往下的, 但不是刻意為之。

滿足上面脊柱與左右盆骨不擠壓, 尾閭自然會松沉往下。 尾閭如陀螺儀中的指標, 始終保持指向下方。 假如尾閭不能保持中正指向下方, 身體中的陀螺儀就無法正常工作了, 不僅解決不了外力, 自己的勁也會斷掉。

松骶骨, 保持尾閭中正可從彎腰曲體訓練入手:站立兩腳分開約兩肩寬, 上半身放鬆, 雙手分開, 緩慢彎腰, 最終站定姿勢見下圖▼。

訓練重點在於體內的感受的認知, 在彎腰過程中, 感知脊椎的拉伸, 以及骶骨部分的拉緊感, 試著調整盆骨的開合看看對身體整體重心的影響。

盆骨與骶骨最佳狀態下, 即使增加訓練的速度, 也不會因為身體前俯而影響重心, 此時的尾閭即處於中正狀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