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最有面子的大臣,朱元璋親自為他操辦婚事,彩禮錢也幫他出!

導讀: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之君, 雄才大略, 知人善任, 勤政愛民, 歷來被傳為美談, 不過由於在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去世, 讓朱元璋在傷心之餘, 開始對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做打算。 本來朱元璋對太子朱標這個繼承人是很滿意的, 朱標為人寬厚而且處事幹練, 在軍隊中也很有威望, 民間也對朱標這個太子讚不絕口, 日後大明江山後繼有人, 朱元璋也很寬慰。

然而讓朱元璋沒有料到的是, 朱標竟然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逝了, 這對朱元璋的打擊非常大, 甚至比十年前馬皇后去世對他的打擊更大,

因為這讓朱元璋之前對身後事的安排全部被打亂了, 朱標去世, 太子之位空懸起來。

然而朱元璋實在是太愛朱標了, 他沒有在自己其餘的兒子中擇優另選太子, 而是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 讓朱允炆在自己駕崩之後繼承大明的皇帝之位。

不過朱元璋深深的懂得, 如果說朱標是為人寬厚仁慈的話, 那麼皇太孫朱允炆就算得上是近乎懦弱了。

而且朱允炆年紀太輕, 資歷太淺, 不像朱標那樣輔佐自己處理過軍政大事, 在朝野上下和軍隊中並無威望, 無論是朝中老臣還是軍中猛將, 如果朱元璋一旦去世, 那麼朱允炆是絕對制服不了這幫老油條的。 正因如此, 朱元璋在晚年大開殺戒, 將朝中的功臣宿將誅殺殆盡, 目的就是給朱允炆創造一群言聽計從的文武百官, 一個沒有隱患的太平盛世。

正因如此, 朱元璋的這種誅殺功臣的行為遭到了史書和後世文人的批評, 指責他“可共患難, 不可共富貴”, 感歎“兔死狗烹”, 文人的筆和口舌是最厲害的, 因此這也成了朱元璋永遠無法抹去的污點。

不過我們仔細翻閱史料, 你會發現, 在朱元璋漫長的執政生涯中, 他對手下的官員固然有殘暴無情的一面, 也不乏真摯感人的關懷和溫情, 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則朱元璋為官員親自操辦婚事的真實歷史事件, 來洞悉朱元璋人性中的另一面。

根據《明太祖實錄》卷132記載:洪武十三年(1380年)農曆七月初一, 在朝廷裡擔任給事中(官職)的張純, 向朱元璋上了一封奏摺, 奏摺裡面寫道張純準備回家娶媳婦, 請求朱元璋准許自己回家迎娶媳婦過門。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 張純所擔任的給事中,

雖然在當時只是七品官, 但是每天都要上朝, 負責做皇帝的顧問, 回答皇帝的問題, 因此也是皇帝的近臣。

張純是潞州府屯留(今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人, 進士出身, 學識淵博而且為人恭謹寬厚, 低調能幹, 因此朱元璋對張純非常寵信, 一天都離不開他。 所以當朱元璋接到張純請求回家的奏摺的時候, 他沒捨得讓張純離開京城回老家娶媳婦。

但是結婚是人生大事,朱元璋雖然是皇帝也不能不讓張純結婚啊,這可怎麼辦呢?朱元璋把張純留在京城,然後親自安排了一個名叫劉清的太監帶著錢財禮物到了張純的老家去主持婚事,劉清代表朱元璋,將朱元璋御賜的財物給了張純的父親,讓張純的父親用這些錢財迎娶兒媳婦過門。

等張純的媳婦拜見了公婆之後,再由張純家和張純媳婦家派人,隨從太監劉清一起把張純的老婆接到京城,好讓張純和自己的新娘子團聚。這不僅說明張純非常受朱元璋的信任,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朱元璋溫情仁慈的一面。

(洪武十三年秋七月乙丑朔),甲申,給事中張純奏乞歸娶。純,潞之屯留人。上素愛其謹厚,可任事,不欲其去左右,乃遣內使劉清賚鈔賜純父,俾以娶婦入門,見舅姑畢,二家共遣人送至京。——《明太祖實錄卷132》

但是結婚是人生大事,朱元璋雖然是皇帝也不能不讓張純結婚啊,這可怎麼辦呢?朱元璋把張純留在京城,然後親自安排了一個名叫劉清的太監帶著錢財禮物到了張純的老家去主持婚事,劉清代表朱元璋,將朱元璋御賜的財物給了張純的父親,讓張純的父親用這些錢財迎娶兒媳婦過門。

等張純的媳婦拜見了公婆之後,再由張純家和張純媳婦家派人,隨從太監劉清一起把張純的老婆接到京城,好讓張純和自己的新娘子團聚。這不僅說明張純非常受朱元璋的信任,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朱元璋溫情仁慈的一面。

(洪武十三年秋七月乙丑朔),甲申,給事中張純奏乞歸娶。純,潞之屯留人。上素愛其謹厚,可任事,不欲其去左右,乃遣內使劉清賚鈔賜純父,俾以娶婦入門,見舅姑畢,二家共遣人送至京。——《明太祖實錄卷13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