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羅馬帝國的正式名稱是什麼?它包括多少個朝代?

羅馬帝國, 在世界文明史上聲名赫赫, 在西方史學家筆下甚至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帝國。

然而”羅馬帝國”這個名字其實是後世史學家對當時那個龐大的以地中海為內湖的帝國的統稱, 猶如“阿拉伯帝國”是對伊斯蘭教諸帝國的通稱一樣。 那你知道羅馬帝國的正式名稱嗎?

極盛期的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 正式名稱:”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拉丁語: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 縮寫SPQR, 中國古代稱之為“大秦”。

西元前27年, 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 屋大維建立元首制, 羅馬從此進入帝國時代。

西元395年, 狄奧多西王朝的狄奧多西一世去世, 他將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 東部分給長子阿卡迪烏斯, 西部分給幼子霍諾裡烏斯, 從此羅馬帝國分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西元476年, 西羅馬帝國被北方蠻族日爾曼人所滅。

西元1453年, 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從西元前27年至西元1453年,

羅馬帝國歷時1480年。 如果與中國對比, 其實與羅馬帝國相對的不是漢帝國, 而是整個帝制時代。

西元前221年, 秦始皇一統華夏, 中國進入帝國時代。 西元1912年, 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 中國的帝制時代結束, 凡2133年。

因此中國的帝國時代遠長於羅馬的帝國時代, 與中國古代一樣, 羅馬帝國同樣存在許多的王朝。

1、朱裡亞·克勞狄王朝 (西元前27-西元68年)

朱裡亞·克勞狄王朝建立者是屋大維, 屋大維開創了羅馬的帝國時代。

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 其家族中從提比略起, 經卡裡古拉、克勞狄到尼祿, 四個皇帝在相繼執政, 稱朱裡亞·克勞狄王朝。

屋大維

68年3月, 高盧總督溫代克斯與西班牙總督加爾巴起兵造反, 尼祿最後自殺。

2、短暫的四帝內亂期 (西元68-69年)

3、弗拉維王朝(西元69-96年)

69年12月, 韋帕薌稱帝, 結束了皇位爭奪戰。 弗拉維王朝由韋帕薌開創, 結束於圖密善, 共計三位皇帝。

西元96年, 圖密善死於宮廷政變。

4、安敦尼王朝 (西元96-192年)——五賢帝時代

安敦尼王朝的圖拉真在位時(西元98年—西元117年), 羅馬帝國達到極盛,

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 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 南至非洲北部, 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 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 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四大帝國

5、塞維魯王朝(西元193-235年)

從塞維魯王朝開始, 羅馬帝國政局動盪,

這個討好軍人的政府註定短命。

6、三世紀危機(西元235-284年)

從西元235年至284年, 羅馬帝國有26個皇帝, 其中只有1個是病死的, 其他均為非正常死亡, 帝國內戰連綿, 政府全面癱瘓。

這一點跟三世紀的漢帝國很像, 同時期的中國同樣進入個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長期分裂時期。

7、四帝共治時期(西元284-313年)

西元284年, 近衛軍長官戴克裡先造反成功, 他稱帝后, 將元首制改為了真正的君主制。

四帝共治

293年,戴克裡先開始實施“四帝共治制”: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兩位奧古斯都(正帝)各自任命一位愷撒(副帝),奧古斯都在位20年後必須退位,由原先的兩位愷撒繼位為奧古斯都,並再各自任命一位愷撒,以此類推。

四帝共治為羅馬帝國的分裂買下了伏筆。

8、君士坦丁王朝 (西元307-364年)

西元324年起,君士坦丁大帝大興土木,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旁修建新都君士坦丁堡,號稱第二羅馬。

君士坦丁時期,基督教合法化,其本人在臨死前皈依基督教,從此歐洲進入基督教時代。

9、瓦倫丁尼安王朝(西元364-392年)

10、狄奧多西王朝(西元379-395年)

西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的分裂

11、西羅馬帝國(西元395-476年)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羅馬帝國一直受匈人和日爾曼人、哥特人的攻擊,最終在西元476年滅亡。

12、東羅馬帝國(西元395年-1453年)

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的希臘語音譯。

拜占庭的變遷

拜占庭帝國號稱千年帝國,其實包含14個王朝,93位皇帝。

狄奧多西王朝(395-457年)

裡奧王朝(457-518年)

查士丁尼王朝(518-602年)

希拉克略王朝(610-695年)

伊蘇裡亞王朝(717-802年)

尼基弗裡亞王朝 (802-813年)

弗裡吉亞王朝(820-867年)

馬其頓王朝(867-1056年)

科穆甯王朝(1057-1059年)

杜卡王朝(1059-1081年)

科穆甯王朝(1081-1185)

安格洛斯王朝(1185-1204年)

拉斯卡裡斯王朝(1204-1261年)

巴列奧略王朝(1261-1453年)

唐朝時的世界,左邊粉紅色的是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最終被奧斯曼帝國所滅,與中國的秦漢、魏晉南北朝次、隋唐、宋元、明清相比,羅馬帝國王朝更替更為頻繁,超過百年的王朝只有東羅馬帝國的馬其頓王朝(867-1056年)和巴列奧略王朝(1261-1453年)。

奧斯曼帝國時期的世界

但與中國相比,羅馬帝國的政權更替幾乎都是通過政變和軍隊造反,底層的大起義幾乎沒有,斯巴達克的奴隸起義則是最著名的了。為什麼?

斯巴達克斯

因為中國有陳勝,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國從秦朝開始便沒有真正的貴族,貴族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科舉和起義取得。而西方不同,貴族永遠是貴族,僕人永遠是僕人。

羅馬之後,歐洲再無統一,因為歐洲沒有秦始皇,沒有隋文帝楊堅,沒有明太祖朱元璋。

四帝共治

293年,戴克裡先開始實施“四帝共治制”: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兩位奧古斯都(正帝)各自任命一位愷撒(副帝),奧古斯都在位20年後必須退位,由原先的兩位愷撒繼位為奧古斯都,並再各自任命一位愷撒,以此類推。

四帝共治為羅馬帝國的分裂買下了伏筆。

8、君士坦丁王朝 (西元307-364年)

西元324年起,君士坦丁大帝大興土木,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旁修建新都君士坦丁堡,號稱第二羅馬。

君士坦丁時期,基督教合法化,其本人在臨死前皈依基督教,從此歐洲進入基督教時代。

9、瓦倫丁尼安王朝(西元364-392年)

10、狄奧多西王朝(西元379-395年)

西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的分裂

11、西羅馬帝國(西元395-476年)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羅馬帝國一直受匈人和日爾曼人、哥特人的攻擊,最終在西元476年滅亡。

12、東羅馬帝國(西元395年-1453年)

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的希臘語音譯。

拜占庭的變遷

拜占庭帝國號稱千年帝國,其實包含14個王朝,93位皇帝。

狄奧多西王朝(395-457年)

裡奧王朝(457-518年)

查士丁尼王朝(518-602年)

希拉克略王朝(610-695年)

伊蘇裡亞王朝(717-802年)

尼基弗裡亞王朝 (802-813年)

弗裡吉亞王朝(820-867年)

馬其頓王朝(867-1056年)

科穆甯王朝(1057-1059年)

杜卡王朝(1059-1081年)

科穆甯王朝(1081-1185)

安格洛斯王朝(1185-1204年)

拉斯卡裡斯王朝(1204-1261年)

巴列奧略王朝(1261-1453年)

唐朝時的世界,左邊粉紅色的是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最終被奧斯曼帝國所滅,與中國的秦漢、魏晉南北朝次、隋唐、宋元、明清相比,羅馬帝國王朝更替更為頻繁,超過百年的王朝只有東羅馬帝國的馬其頓王朝(867-1056年)和巴列奧略王朝(1261-1453年)。

奧斯曼帝國時期的世界

但與中國相比,羅馬帝國的政權更替幾乎都是通過政變和軍隊造反,底層的大起義幾乎沒有,斯巴達克的奴隸起義則是最著名的了。為什麼?

斯巴達克斯

因為中國有陳勝,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國從秦朝開始便沒有真正的貴族,貴族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科舉和起義取得。而西方不同,貴族永遠是貴族,僕人永遠是僕人。

羅馬之後,歐洲再無統一,因為歐洲沒有秦始皇,沒有隋文帝楊堅,沒有明太祖朱元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