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公使送來“廿一條”,袁世凱為啥不翻開看一眼,賣國不眨眼?

(第141集)

首先要解釋一下, 題目中的“廿一條”就是“二十一條”, 由於標題限制在30個字以內, 而當年“二十”確實寫作“廿”, 所以擦個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日本人打青島, 然後要中國簽“二十一條”, 總覺得與10年前的一件舊事有關——甲午戰爭後三國“干涉還遼”。 當年, 日本要割去遼東半島, 這等於打破列強在華均勢, 所以俄、德、法三國逼迫日本“還遼”。 為這事, 日本人恨得牙癢癢, 心裡一直不爽。

一戰爆發, 日本報仇的機會來了。 列強忙於歐戰, 對東方的事兒心有餘力不足, 特別是德國在青島的殖民地孤懸海外, 剛好日德又屬於敵對的兩大陣營,

有宣戰的理由。 日本認為, 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了。

日置益, 一臉蠻橫樣

當年三國“干涉還遼”成功後, 各自向清政府要了“感謝費”。 這一次, 日本如法炮製而且變本加厲, 不僅違反當初的承諾——把青島從德國手中收回之後歸還中國,

還打算攫取更多利益。 於是, 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要求見袁世凱, 面談此事。

按照當時的慣例, 一國公使要和駐在國進行談判, 應該找外交部, 而不是直接找駐在國的總統(皇帝), 否則是極為不禮貌的行為。 因此, 日置益耍了一個花招, 稱自己要回任, 想見袁世凱一面以示尊重。

回應霸氣

不料, 日置益和袁世凱見面一會兒, 就拿出“二十一條”, 說是為了解決中日之間的矛盾和懸案, 請袁總統過目。 袁世凱一聽很不高興:我只是禮節性見你一面, 你卻騙我, 其實是來談判, 那也輪不到直接找我總統, 而應該去找外交部。 因此, 袁世凱都沒打開文書翻閱, 對日置益說:“請貴公使去找外交部商談。 ”日置益表示隨後當然要去找中國的外交部, 但也請袁世凱先親自看下。 不看不要緊, 一看嚇一跳, 袁世凱這才知道日本的“二十一條”是要把中國當殖民地對待。

這裡涉及到一個比較專業的外交術語——“覺書”。 覺書, 說白了就是見不得光的秘密條款, 不便列入普通條款商定後公開, 但只要雙方簽字了,

和普通條款一樣具有效力。 舉個例子就好懂了, 當年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 張勳率軍攻入南京後大肆屠殺, 誤殺了3個日本人(因為日本人與中國人長得像)。 日本官方提出嚴重抗議, 並要求袁世凱免去張勳的都督職務。 理論上, 地方大員的任免屬於中國內政, 外國無權干涉, 所以日本與中國談判時, 沒有將張勳免職的要求列入普通條款, 而是以“覺書”的形式另外單獨提出。

夠硬氣

具體到“二十一條”, 一共5號21條, 其中有11條被作為普通條款, 還有10條作為覺書。 也就是說, 11條是公開的, 國內國際都可以看到, “覺書”部分的10條則是秘密的, 就中日雙方高層知道, 但中方簽字後也必需履行。

日本之所以把其中11條搞成“覺書”不讓外人知道, 是因為這些要求不僅嚴重損害中國, 而且損害列強在中國的利益, 有獨霸中國的意思。 這是日本的伎倆, 也是袁世凱為什麼故意把“二十一條”的“覺書”部分洩露給媒體, 讓國際社會知道的原因。 說白了, 還是李鴻章的老一套——“以夷制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