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雖然他只打過一次仗,但是他的一句話激勵著我們,他是誰?

每當提到古代的名將們的英雄事蹟時, 總會讓人熱血沸騰。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西漢的名將, 可能很多人立即想到橫掃匈奴的“西漢雙壁”衛青和霍去病。 的確, 衛青和霍去病的縱橫大漠的事蹟千古流芳, 尤其是霍去病的那句“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 讓後世人感動不已。

而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西漢一名將領的故事, 雖然他僅打了一仗, 但這一仗足以讓他名垂千古, 他的名字就叫陳湯。 可能大家對陳湯不太熟悉, 可是他有句千古名言你可能聽說過, “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這句話盪氣迴腸, 被認為是中國軍人最強悍、最長志氣的不朽名言。

陳湯, 漢元帝時期擔任西域副孝尉, 類似於如今的西北邊防副司令員, 這個職位在當時不是非常高。 西漢立國之前的楚漢之爭, 建國會的平定諸侯和七國之亂, 前半期幾乎都在狼煙四起的征戰中殺出來的。 漢元帝即位後, 該打的仗基本上都被前面的名將打完了。

然而看似一片太平的漢朝, 突然出現了一件大事, 漢朝派到西湖護送匈奴質子駒于利的衛司馬谷吉等人在完成任務後, 被質子的父親郅支單幹給殺了。 好傢伙, 匈奴吃了熊心豹子膽, 為何匈奴敢殺害漢臣?這一切要從匈奴內亂說起。

匈奴在遭到漢軍多次打擊之後, 越發內外交困, 最後爆發“五單于相攻”的局面, “死者以萬數, 畜產大耗什八九, 人民饑餓, 相燔燒以求食, 因大乖亂。 (《漢書•宣帝紀》)”大家熟知的呼韓邪單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投降漢朝的, 而對手郅支單于對漢朝痛恨, “怨漢擁護呼韓邪而不助己”。

於是就出現的前面的那一幕, 怎麼辦?一代名將陳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出場的。 當時都護府都校尉甘延壽對匈奴的策略是不主動招惹, 但陳湯則認為如果不主動出擊, 任由郅支單于控制這一片區域,

漢朝將失去西域。

就這關鍵時刻, 甘延壽病倒了, 陳湯決定“假傳聖旨”來長途奔襲匈奴, 兵力是漢屯田士兵和西域等國, 總兵力4萬人。 甘延壽看到陳湯勢在必行, 於是只能聽從調遣。 陳湯和甘延壽將四萬大軍兵分六路, 其他三路走南道, 過蔥嶺, 經大宛;另三路走北道, 入赤谷, 過烏孫與康居境。

在漢軍強悍的攻擊下, 郅支單于所徹底擊潰, 斬殺呼屠吾斯及其王后太子、王以下1500餘人,俘獲千余人, 史稱“郅支大捷”。 而陳湯最終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 封關內侯, 於西元前6年去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