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鼇拜未曾造反,康熙為什麼還要將其處死?真正原因讓人難以啟齒!

康熙, 8歲登基, 14歲親政, 在位共計61年, 是我國封建時期歷代上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現實生活中說起康熙, 人們對他的大都是讚譽:少年擒鼇拜, 青年平三藩, 中年對俄戰爭取得勝利, 而後奪取臺灣, 踏平噶爾丹;同時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保證了當時國力的昌盛, 可以說康熙撐得上“千古一帝”, 但今天我們不談康熙的政績, 我們來談下關於康熙登基的第一件:擒鼇拜!

說起鼇拜, 歷史上給予的形象就是結黨營私, 企圖在康熙年少時謀朝篡逆, 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奸臣。 但就是這麼一個逆臣卻在被處死的數十年的時間中接連得到兩位皇帝的平反, 並且專門追封其後人世襲爵位, 康熙、雍正這一系列不同尋常的舉動到底是因為什麼哪?

首先, 關於鼇拜的罪證。 鼇拜被康熙用計抓捕後, 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清除了他的黨羽, 並且宣佈了關於他的三十六條罪狀。 這三十六條罪狀羅列了各式各樣的罪證, 但唯獨沒有一條是關於鼇拜謀反的因素。 一個鎮壓多次起義的有功輔政大臣被以謀反的授意抓捕, 但罪證卻任何謀反的因素這必然讓人產生疑惑。

除此之外, 在康熙五十二年, 玄燁親自為鼇拜平反並且追加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複一等公予以世襲, 雍正繼位後更是追封鼇拜為國公世代傳承。 作為一個常人, 是很難想像的到這其中的原因。

清朝的歷代皇帝有一個習慣, 就是新皇帝繼位元之後都會給上代皇帝立一個功德碑以供後世瞻仰。

雍正得到皇位之後也給康熙立下了一個功德碑, 這塊功德碑記述了康熙一生大大小小的功績但卻對擒鼇拜這件事之語未提。 另外, 當年康熙在生擒鼇拜之後並沒有立即處死而是將其關押天牢並且好吃好喝的伺候著, 最後是因為鼇拜年老經不起這樣的大起大落才氣絕而亡。 在這裡有一個小故事就是關於多爾袞, 當年多爾袞為什麼沒有登上皇位的原因就是鼇拜秉承皇太極的遺詔硬生生的用刀逼迫多爾袞沒有成功, 至此才有了康熙之後的這一派系, 因此如果為了鼇拜謀朝篡逆的罪名是不成立的。

而康熙當時抓捕鼇拜的原因很簡單——卸磨殺驢, 這招是歷代君王的屢試不爽的招式。 鼇拜雖然貴為大清第一勇士, 因此實際上也是一個無太多謀略的武將, 是上代皇帝留給康熙立威的副產品。 康熙及當時的孝莊也是十分清楚這件事情, 但因為關係到自己的威嚴和權利, 他們無法將這件事大白於天下, 也因此有了接下來一系列的平反措施。 只是可惜了一代一生征戰無數,最後至死都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他。最後,鼇拜可以說一代權臣,但絕不是逆臣!

只是可惜了一代一生征戰無數,最後至死都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他。最後,鼇拜可以說一代權臣,但絕不是逆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