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兵仙”韓信:如果當年反了劉邦可三分天下或一統天下?(三)

四、軟禁生活

西元前201年, 有人告發韓信謀反。 劉邦以巡遊雲夢為藉口召集韓信前來自投羅網, 準備再次下手, 想必他此時後悔上次放走了韓信。

項羽兵敗後, 他的逃亡將領鐘離昧因素來與韓信關係很好, 就投奔了韓信。 劉邦記恨鐘離昧, 聽說他在楚國, 就下令韓信逮捕他。 劉邦召集韓信, 韓信猶豫不決, 有人向他建議:“殺了鐘離昧去謁見漢高祖, 高祖必定高興, 也就不用擔心禍患了。 ”於是韓信把此事與鐘離昧商議, 鐘離昧說:“劉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國, 是因為我在你這裡, 如果想逮捕我去討好劉邦, 我今天死, 隨後亡的定是你韓信。 看來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 ”隨後鐘離昧自殺而亡。 從這件事再一次看出韓信對於人情世故簡直是一竅不通, 毫無原則, 是一個情緒化非常重的人。 面對精於世故, 老謀深算的劉邦, 只能是屢屢上套。 韓信持鐘離昧首級見劉邦,
立即被劉邦令武士捆綁起來, 韓信聽到對他的指控, 大聲喊冤:“古人說的果然不錯:‘狡兔死, 良狗烹;高鳥盡, 良弓藏;敵國破, 謀臣亡。 ’現在天下已經平定, 我這樣的人也早就該烹殺了。 ”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 劉邦將韓信押到了洛陽, 但又沒有明確的證據, 便釋放了他, 降成了淮陰侯。 顯然又一次輕易捉拿到韓信使劉邦確認韓信是不會謀反的, 畢竟韓信之前掌握著軍隊, 他要是謀反早就動手了, 也不會數次被劉邦輕易解除兵權。 為了以防萬一, 乾脆把韓信軟禁在眼皮子底下放心。 為什麼不殺韓信, 除了愛惜韓信的才能之外, 恐怕最重要的還是看出韓信這個愣頭愣腦的小夥子還真沒有謀反的心, 他做的只是年輕人的愛慕虛榮而已,
畢竟劉邦這些年已經非常瞭解韓信的為人處事了。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 深知劉邦畏懼他的才能, 從此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 韓信由此日益怨恨, 在家中悶悶不樂。 對於和絳侯周勃、穎陽侯灌嬰等處在同等地位感到羞恥。 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 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 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 真是臣下的光耀。 ”韓信出門後, 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 劉邦高興時常同韓信閒談將領們才能的高下, 劉邦問:“如我能將幾何?”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 ”劉邦問:“於君何如?”韓信說:“臣多多而益善耳。 ”劉邦笑著說:“多多益善, 何為為我禽?”韓信說:“陛下不能將兵, 而善將將, 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謂天授, 非人力也。 ” 按理說, 落到如此田地, 應該低調做人了吧?可是韓信依然我行我素, 做事說話豪不掩飾, 荒唐幼稚。 真是江山易, 改本性難移。 在軍事上, 韓信是個無人能及的天才, 但是在日常生活和政治官場上, 完全是個白癡。

當然被軟禁的生活也不全是苦悶, 韓信與老朋友、老同事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 這恐怕是他難得高興的事情。 由此也看出韓信被軟禁的還不算太嚴密。 在韓信被軟禁的五年裡, 還發生了一件事, 西元前200年冬, 匈奴南下, 劉邦親大軍迎擊, 被包圍在白登山, 漢軍斷糧斷水, 十分危急, 最後多虧謀士陳平為劉邦出謀劃策才狼狽解圍, 在那七天七夜的煎熬裡, 劉邦是否想到了韓信?滿朝武將只有韓信才能打敗匈奴。

如果真是韓信領兵出征, 估計再也不用文景兩帝的臥薪嚐膽, 也再不會輪到幾十年後衛青、霍去病出盡風頭了。 當然劉邦回來也不會讓韓信繼續領兵了, 再放他一次, 白癡也會造反了。

五、謀反疑雲

以上的事情史書的記載都還可信, 之後關於韓信謀反就很可疑了。 韓信的部將陳豨被封為巨鹿郡郡守, 前來向韓信辭行。 韓信辭去左右, 拉著陳豨的手仰天長歎道:“你可以同我說知心話嗎?我有話想同你講。 ”陳豨表示一切聽從將軍的命令。 韓信說:“你所管轄的地方, 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 而你又是陛下親信寵愛的臣子, 若有人說你謀反, 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謀反, 陛下就會產生懷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謀反, 陛下定會大怒而親率軍隊征討。我為你在京城做內應,就可圖謀天下了。”陳豨平素就瞭解韓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計謀,表示一切聽從韓信的指示。後來陳豨果然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征討,韓信稱病不隨高祖出征,暗地裡派人到陳豨處聯絡,要陳豨只管起兵,自己定從京城策應。韓信與家臣謀劃:可以在夜裡假傳詔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後率領他們去襲擊呂後和太子。部署已定,只等陳豨方面的消息。這時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並準備殺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呂後密告韓信要謀反的情況。呂後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恐怕韓信的黨羽不肯就範,於是與相國蕭何商議,假裝有人從皇上那裡來,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蕭何欺騙韓通道:“雖然您有病,還是要勉強朝賀一下。”韓信入朝進賀,呂後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裡斬殺了他,並被誅滅三族。韓信臨斬時說:“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韓信被害時年僅34歲。高祖從平叛陳豨的軍中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他。高興的是心裡這塊石頭終於落地了,以後不會再為韓信是否要造反而擔驚受怕,滿朝文武也就韓信有造反的才能。憐憫的是這個毛頭小子其實沒有什麼造反的心,可惜了這個罕見軍事天才,沒有他自己還真當不上皇帝。關於韓信造反的可疑點有三處:1 如此高度機密的事情,朝廷是怎麼知道的?以韓信的性格應該不會去殺那個門客,這有點牽強。2 帶領一群毫無戰鬥力,猶如一盤散沙的囚徒和官奴去造反,簡直是雞蛋碰石頭。3 從韓信還能到各級戰友同僚家串門看出,軟禁的還不是很嚴密,要化妝逃走還是很有可能的,去陳豨那裡指揮作戰勝算要大的多。韓信政治上是白癡,但是在組織軍隊打仗調度上絕對是天才,不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更何況,劉邦還只是軟禁他,暫時沒有想殺他,以韓信那種優柔寡斷的性格,估計過上一段安逸日子之後也懶得造反了,他畢竟是個很情緒化的人。韓信臨死前說的話恐怕最能說明他沒有造反,要是真的想造反他就會說:“可惜下手太晚了!” 既然劉邦猶猶豫豫沒有想殺韓信,那麼呂後為何要殺韓信?原因也很簡單,呂後是一個政治野心極大的人,任何敢阻擋她的人都會殺掉,在她看來,韓信是威脅夫家江山最危險的人物,不管是否真的謀反,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殺掉叫人放心;另外就是殺了韓信可以震懾群臣,為自己以後掌握政權立威,有必要殺雞給猴看。這真是皇帝不急皇后急啊!

我們還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呂後是一個毫無政治欲望的善良之人,那麼劉邦會不會殺韓信呢?答案是肯定的,劉邦必然會在臨死前為了子孫政權的穩定殺掉韓信,因為只有自己才能控制住韓信,自己死後那就保不准了,為了使自己放心,韓信還是難逃一死。可憐可悲的韓信,空有絕世的軍事才能,只因為性格中的缺陷,屢屢失去扭轉命運的機會,被劉邦像貓玩老鼠一樣的玩弄於股掌之上。韓信始終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打工仔的地位上,絲毫沒有想過要當老闆,最後死的稀裡糊塗,這不但說明人生定位的極端重要性,也再一次說明:性格決定了命運,家庭和環境造就了性格。

陛下定會大怒而親率軍隊征討。我為你在京城做內應,就可圖謀天下了。”陳豨平素就瞭解韓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計謀,表示一切聽從韓信的指示。後來陳豨果然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征討,韓信稱病不隨高祖出征,暗地裡派人到陳豨處聯絡,要陳豨只管起兵,自己定從京城策應。韓信與家臣謀劃:可以在夜裡假傳詔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後率領他們去襲擊呂後和太子。部署已定,只等陳豨方面的消息。這時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並準備殺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呂後密告韓信要謀反的情況。呂後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恐怕韓信的黨羽不肯就範,於是與相國蕭何商議,假裝有人從皇上那裡來,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蕭何欺騙韓通道:“雖然您有病,還是要勉強朝賀一下。”韓信入朝進賀,呂後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裡斬殺了他,並被誅滅三族。韓信臨斬時說:“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韓信被害時年僅34歲。高祖從平叛陳豨的軍中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他。高興的是心裡這塊石頭終於落地了,以後不會再為韓信是否要造反而擔驚受怕,滿朝文武也就韓信有造反的才能。憐憫的是這個毛頭小子其實沒有什麼造反的心,可惜了這個罕見軍事天才,沒有他自己還真當不上皇帝。關於韓信造反的可疑點有三處:1 如此高度機密的事情,朝廷是怎麼知道的?以韓信的性格應該不會去殺那個門客,這有點牽強。2 帶領一群毫無戰鬥力,猶如一盤散沙的囚徒和官奴去造反,簡直是雞蛋碰石頭。3 從韓信還能到各級戰友同僚家串門看出,軟禁的還不是很嚴密,要化妝逃走還是很有可能的,去陳豨那裡指揮作戰勝算要大的多。韓信政治上是白癡,但是在組織軍隊打仗調度上絕對是天才,不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更何況,劉邦還只是軟禁他,暫時沒有想殺他,以韓信那種優柔寡斷的性格,估計過上一段安逸日子之後也懶得造反了,他畢竟是個很情緒化的人。韓信臨死前說的話恐怕最能說明他沒有造反,要是真的想造反他就會說:“可惜下手太晚了!” 既然劉邦猶猶豫豫沒有想殺韓信,那麼呂後為何要殺韓信?原因也很簡單,呂後是一個政治野心極大的人,任何敢阻擋她的人都會殺掉,在她看來,韓信是威脅夫家江山最危險的人物,不管是否真的謀反,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殺掉叫人放心;另外就是殺了韓信可以震懾群臣,為自己以後掌握政權立威,有必要殺雞給猴看。這真是皇帝不急皇后急啊!

我們還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呂後是一個毫無政治欲望的善良之人,那麼劉邦會不會殺韓信呢?答案是肯定的,劉邦必然會在臨死前為了子孫政權的穩定殺掉韓信,因為只有自己才能控制住韓信,自己死後那就保不准了,為了使自己放心,韓信還是難逃一死。可憐可悲的韓信,空有絕世的軍事才能,只因為性格中的缺陷,屢屢失去扭轉命運的機會,被劉邦像貓玩老鼠一樣的玩弄於股掌之上。韓信始終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打工仔的地位上,絲毫沒有想過要當老闆,最後死的稀裡糊塗,這不但說明人生定位的極端重要性,也再一次說明:性格決定了命運,家庭和環境造就了性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