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另眼看和珅:才貌無雙,學識淵博

和珅, 千古第一大貪官, 所貪之財不計其數, 現在的人們提起和珅, 大多以全權傾朝野, 貪贓枉法, 弄權誤國, 胸無筆墨的大貪官,

大奸臣所稱, 再加上《宰相劉羅鍋》等電視劇的上映, 使得人們對和珅的印象更為明確, 那麼, 歷史上真實的和珅是怎樣的呢, 他會是人們說的那個一無是處的大奸臣嗎?

和珅

才貌無雙, 學識淵博

在《宰相劉羅鍋》中, 和珅的形象以體型肥碩, 圓滑世故來反襯其貪婪, 奸詐的形象, 然而在歷史中, 和珅被譽為大清第一美男子, 這也是乾隆皇帝喜歡和珅的第一個理由, 然而, 素有“十全老人”之稱的乾隆皇帝, 怎會以貌取人, 他看中和珅的, 並不只是貌, 而是才。 和珅10歲便在咸安宮讀書, “少小聞詩達禮”, 這無不顯示出和珅從小便天資聰穎, 喜好讀書, 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 和珅學習了滿、漢、蒙、藏四種語言, 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袁枚曾評價和珅“少小聞詩禮,

通侯即冠軍。 彎弓朱燕落, 健筆李摩雲”, 足以見得和珅詩詞才學的精通。

然而使和珅有機會展現才學一炮而紅的, 還要從那次巡狩說起, 那時和珅只不過是乾隆皇帝身邊的一個侍衛, 有人傳來奏章, 說“雲南急奏, 緬甸要犯逃脫”, 乾隆皇帝聽後很生氣, 引用《論語》中的一句話問責“虎兕出於匣, 龜玉毀於櫝中, 是誰之過歟?”

大臣們聽了面面相覷, 不敢答話, 而和珅卻引用《論語》中的下文, 朗聲答道:“典守者不能辭其責耳”, 一語中的, 乾隆皇帝聽了很高興, 很賞識和珅的膽量與才能, 再加上和珅的品貌, 使得和珅與乾隆的關係一步步密切。

由此觀之, 和珅在當時被譽為才貌無雙並不為過。

伶牙俐齒, 善於揣摩聖意

和珅的伶牙俐齒是出了名的, 不光對大臣, 對皇帝, 甚至在外交方面, 和珅都頗有成就, 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曾這樣評價和珅:保持了他尊嚴的身份, 態度和藹可親, 對問題的認識尖銳深刻, 不愧是一面成熟的政治家"。 而善於揣摩聖意, 則是和珅發跡至關重要的一點。

我們都知道,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而大多都是和珅鼓動的, 乾隆皇帝想下江南遊玩, 卻擔心路途遙遠, 怕勞民傷財, 而和珅卻道:“聖祖皇帝六次南巡, 非但未招致民怨反而被頌為聖君。 古來聖君, 莫如堯舜, 《尚書·舜典》也說, 五載一巡狩, 可見自古巡覽就是勝典。 但凡聖君, 道本相似, 何況國庫殷實, 金銀充足, 區區巡遊不會耗費多少庫銀。 ”此話正好迎合了乾隆皇帝的心思, 使得乾隆皇帝對和珅更為賞識, 步步升官不在話下。

乾隆皇帝到了晚年, 可以說由寵信和珅變為依賴和珅, 晚年的乾隆皇帝說話困難, 但乾隆皇帝的一個眼神, 一個表情, 和珅都能立馬明白皇帝想要幹什麼, 說什麼, 足以見得和珅揣摩聖意的本事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權力也一步步增大。

視錢如命, 商界巨賈

和珅視錢如命, 那是眾人皆知, 從一些書籍中便可得知和珅謊報災情, 克扣賑災錢糧, 千古巨貪, 然而, 我們且看一下和珅的家產, 據《清朝野史大觀·和珅家財》等野史記載, 和珅總財產是“二十億兩有奇政府歲入七千萬, 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歲)入而強”。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提供的數額是二億三千萬兩。副都統力陳“和珅家產甚多,斷不止此查出之數”,要求嚴刑審訊“和珅家掌管金銀內賬使女四人”,對和宅院附近進行挖掘,尋找“窖埋金銀”以及查清和家帳本和各大銀號,以求徹底查清。從上述來看,和珅到底有多少金銀珠寶,黃金白銀,已經是無法估算了,以及到現在還流傳著和珅仍有藏起來的金銀珠寶,那麼,如果和珅僅僅是克扣錢糧,以及通過“議罪銀”以上繳國庫的方式私下牟利,這些貪污所得到錢財遠遠不及被抄家的財產,那麼,和珅的巨額錢財究竟是如何來的呢?那就是和珅不但會貪,而且還會“錢生錢”,極富商業頭腦,和珅將貪來的錢投入商業,大搞工商業投資,主要投資地產、礦產、金融、物流等產業,和珅擁有十二座當鋪,出租房屋35處,並從事運輸行業,從運輸中謀取金錢利益,由於擁有巨額財產,和珅做起了其他人都不敢做的煤礦業,投鉅資開了兩座煤礦,加之和珅在朝

權力之大,權商並用,其家業也是越做越大,收入來源甚廣,再說和珅視錢如命,就算是親兄弟,那也要明算帳,就如和珅的舅舅向他借了一萬五千兩白銀,和珅卻規定下利息,最後連本帶利滾到了兩萬多兩白銀。可見,和珅並不只是在政治上有頭腦,在經濟上,金融上,和珅更有頭腦,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商界巨賈。

貪多則殆,終致禍端

所謂月盈則虧,多行不義必自斃,和珅機關算盡,擁有了萬貫家財,權傾天下,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可是,有一點,和珅確實失算了,那就是他所依仗的的乾隆皇帝,終有一天會駕崩,而新皇帝嘉慶帝,還會像乾隆皇帝那樣寵信他嗎?

嘉慶皇帝在登基前對和珅的貪污早已不滿,卻懼怕和珅的權勢而忍氣吞聲,但乾隆皇帝一死,自己大權在握,再加上當時國庫的虧空,扳倒和珅,抄其家產,必定能補足國庫,正如民間的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皇帝扳倒和珅,不但順應民意,而且還能補足國庫,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再說和珅,雖然權傾天下,但有一點,自己權位再高,卻是依靠乾隆皇帝所獲得的,並不像曹操那樣無需依賴皇帝,擁有政權和最重要的軍權,乾隆皇帝駕崩,和珅失去了靠山,新皇帝即位後,宣佈和珅的二十大罪狀,從前那些附庸于他的大臣此時也站在了嘉慶皇帝這一邊,和珅兵敗如山倒,被緝拿下獄,賜三尺白綾自盡,和珅臨死時,還作了兩首絕命詩:

“夜色明如許,

嗟令困不伸。

百年原是夢,

廿載枉勞神。

室暗難挨曉,

牆高不見春。

星辰環冷月,

縲絏泣孤臣,

對景傷前事,

懷才誤此身。

餘生料無幾,

空負九重仁。”

而在被賜白綾之後,又作了一首:

五十年來夢幻真,

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日水泛含龍日,

留取香煙是後身。

從這兩首詩中便可以看出和珅此時的心境以及和珅的才華,在將死之時還能如此淡定,寫下絕命詩,可見和珅的確不同凡響。

和珅,貪污斂財,欺壓百姓,的確算不上什麼好人,但如果僅憑藉一些電視劇,小說,外傳來評定和珅,認定和珅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大貪官,這也未免有失公正,和珅所投資的商業,也極大的促進了一種新型商業的萌芽,也給後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珅是千古第一巨貪,但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經濟家,詩人,他的聰明才智,也是超乎常人的。

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歲)入而強”。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提供的數額是二億三千萬兩。副都統力陳“和珅家產甚多,斷不止此查出之數”,要求嚴刑審訊“和珅家掌管金銀內賬使女四人”,對和宅院附近進行挖掘,尋找“窖埋金銀”以及查清和家帳本和各大銀號,以求徹底查清。從上述來看,和珅到底有多少金銀珠寶,黃金白銀,已經是無法估算了,以及到現在還流傳著和珅仍有藏起來的金銀珠寶,那麼,如果和珅僅僅是克扣錢糧,以及通過“議罪銀”以上繳國庫的方式私下牟利,這些貪污所得到錢財遠遠不及被抄家的財產,那麼,和珅的巨額錢財究竟是如何來的呢?那就是和珅不但會貪,而且還會“錢生錢”,極富商業頭腦,和珅將貪來的錢投入商業,大搞工商業投資,主要投資地產、礦產、金融、物流等產業,和珅擁有十二座當鋪,出租房屋35處,並從事運輸行業,從運輸中謀取金錢利益,由於擁有巨額財產,和珅做起了其他人都不敢做的煤礦業,投鉅資開了兩座煤礦,加之和珅在朝

權力之大,權商並用,其家業也是越做越大,收入來源甚廣,再說和珅視錢如命,就算是親兄弟,那也要明算帳,就如和珅的舅舅向他借了一萬五千兩白銀,和珅卻規定下利息,最後連本帶利滾到了兩萬多兩白銀。可見,和珅並不只是在政治上有頭腦,在經濟上,金融上,和珅更有頭腦,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商界巨賈。

貪多則殆,終致禍端

所謂月盈則虧,多行不義必自斃,和珅機關算盡,擁有了萬貫家財,權傾天下,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可是,有一點,和珅確實失算了,那就是他所依仗的的乾隆皇帝,終有一天會駕崩,而新皇帝嘉慶帝,還會像乾隆皇帝那樣寵信他嗎?

嘉慶皇帝在登基前對和珅的貪污早已不滿,卻懼怕和珅的權勢而忍氣吞聲,但乾隆皇帝一死,自己大權在握,再加上當時國庫的虧空,扳倒和珅,抄其家產,必定能補足國庫,正如民間的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皇帝扳倒和珅,不但順應民意,而且還能補足國庫,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再說和珅,雖然權傾天下,但有一點,自己權位再高,卻是依靠乾隆皇帝所獲得的,並不像曹操那樣無需依賴皇帝,擁有政權和最重要的軍權,乾隆皇帝駕崩,和珅失去了靠山,新皇帝即位後,宣佈和珅的二十大罪狀,從前那些附庸于他的大臣此時也站在了嘉慶皇帝這一邊,和珅兵敗如山倒,被緝拿下獄,賜三尺白綾自盡,和珅臨死時,還作了兩首絕命詩:

“夜色明如許,

嗟令困不伸。

百年原是夢,

廿載枉勞神。

室暗難挨曉,

牆高不見春。

星辰環冷月,

縲絏泣孤臣,

對景傷前事,

懷才誤此身。

餘生料無幾,

空負九重仁。”

而在被賜白綾之後,又作了一首:

五十年來夢幻真,

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日水泛含龍日,

留取香煙是後身。

從這兩首詩中便可以看出和珅此時的心境以及和珅的才華,在將死之時還能如此淡定,寫下絕命詩,可見和珅的確不同凡響。

和珅,貪污斂財,欺壓百姓,的確算不上什麼好人,但如果僅憑藉一些電視劇,小說,外傳來評定和珅,認定和珅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大貪官,這也未免有失公正,和珅所投資的商業,也極大的促進了一種新型商業的萌芽,也給後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珅是千古第一巨貪,但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經濟家,詩人,他的聰明才智,也是超乎常人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