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琚建波‖秋聲賦(散文)

歐陽子曾雲, “嗟乎!草本無情, 有時飄零。 人為動物, 惟物之零。 百憂感其心, 萬事勞其形。 有動於中, 必搖其精。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

憂其智之所不能, 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 黟然黑者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 欲與草木而爭榮。 念誰為之戕賊, 亦何恨乎秋聲!”每當秋天到來的時候, 屬於秋天特有的聲音也就隨之而來了。 不做任何的評價, 大自然的饋贈自然是無限的, 秋聲作為這一個季節最鮮亮的標誌, 自然也最經得起推敲和揣摩。 時光能夠改變一個人的面孔, 卻始終不能改變他的氣質。 氣質與生俱來, 是不曾隨著時光的變遷而變化的。 世界的多變和不變也正體現於此。 現如今, 秋天正在我的頭頂, 所有的情緒都好像不能改變什麼。 既存的季節已經成為現在最真實的現實。 葉子懸掛在遠空, 寂靜的夢境裡, 好像已經有遠方冰雪下落的聲音。 歐陽子告訴我們,
草木是無情之物, 尚有衰敗零落之時。 人為動物, 在萬物中又最有靈性。 無窮無盡的憂慮煎熬他的心緒, 無數瑣碎煩惱的事來勞累他的身體;費心勞神, 必然會損耗精力。 更何況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 憂慮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自然會使他鮮紅滋潤的膚色變得蒼老枯槁, 烏黑光亮的鬚髮變得花白斑駁。 (人非金石)為什麼卻要以並非金石的肌體去像草木那樣爭一時的榮盛呢?應當仔細考慮究竟是誰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多磨難, 又何必去怨恨這秋聲呢?歐陽子是傾聽秋天的高手, 秋天的一舉一動全在他的聆聽之中。 我始終覺得, 秋天是一種態度, 喜歡秋天的人其實喜歡的是秋天的那一種包容和含蓄,
豐收的風韻讓秋天更加的迷人。 很多的時候, 人的心情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 人是自然的動物, 這一句話一點都不錯。 秋風蕭瑟, 洪波湧起。 自古逢秋悲寂寥, 這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堅定的一種態度, 然而歐陽子卻能等閒視之, 卻能很達觀地看待這一切。 氣由心生, 浩然之氣亦由心養。 歐陽子, 豪放之人也, 秋之蕭瑟, 淡然視之, 漠然之後, 從容視之。 此之謂秋聲之聲也。

秋天, 一切的希望從土裡萌發出來。 春天的蓄積已經有了結果, 不再是苦苦的等待, 那些翠綠的漩渦已經內化為植物的能量。 秋天, 一切已經塵埃落定。 為什麼我總是想起海子的一首詩歌《秋》: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鷹在集合/神的故鄉鷹在言語/秋天深了,

王在寫詩/在這個世界上秋天深了/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失的早已喪失……古來詩人寫秋篇章不盡其數, 海子寫秋自有其獨異之處和深刻之處, 他寫出了他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特有的既期盼又失落的躁動不安的複雜而單純的情懷, 或許是他愛情之旅屢遭顛僕, 或許是他在生活、工作中找不到適合於自己的位置, 或許是他名不符才、才無所逞……種種遭遇或當中的一種遭遇使他生髮此感慨。 秋天是一個人的態度, 王在寫詩, 寫一首龐大而又絕望的詩歌。 海子在寂寞的天底等待, 等待時光之中那些苦苦的等待成為現實。 但是, 秋聲渲染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那些紛紛揚揚的葉子成為這個季節最美的詩箋。 那一行行流淚的詩歌,
逼迫著每一個守望者交出眼中深藏的淚水。 秋天, 希望還將繼續。 春天的單純已經轉變為秋天的成熟。 一切不合時宜的東西都已經變得水到渠成。 秋天守在季節的風口, 苦苦守望著。 我很願意在一次次的呼喊之後讓自己內心的追逐夢想成真。 我很願意成為時光的使者, 自由穿梭在每一個季節, 穿梭行進在每一條孤獨的道路之上。 海子曾說, 道路之後還是道路, 道路之後是永恆不變的天空。 秋天的所有聲音都將在冬天的包圍之下繳械投降。 因此, 最能代表秋天風骨的其實就是秋天的聲音。 一段段, 閃著璀璨的光輝, 摻雜著落日的餘暉。 輝煌在此產生, 夢境之中守望的神靈漸次醒來, 就像黑夜之中亮起的一盞盞燈。 秋天,一切的夢境還將繼續。我在夢的邊緣守望著,看著歐陽子漠視的一切慢慢發生。等閒視之也,古之哲人如此說道。雖說如此,我的心底還是感覺到了一陣一陣的冰涼。秋葉靜靜墜落,就像一艘艘小船,行駛在時光的洋流裡,前方如何,彼岸何方,我都不得而知。但是,風中那些裝滿的水罐點亮了秋天的希望,在夜裡,我看見所有的希望都有了視線的必然性。

秋天在我的頭頂。你看,遠遠的天邊,楓葉紅遍。整個大地在豐收之上沉淪。莊稼倒在大地的懷抱裡。耐寒的小草挺挺身子,又在一陣秋雨之中站了起來。生命還將繼續呀。生命不妥協呀!霜雪連天,還遠呢!還在夢鄉之中呢!秋景如此美麗,不如沉睡,不如沉睡!

秋天就在一次次的等待裡緩慢呈現。就像一幅絕世的珍寶,我守在它的面前,當它展開一個角,我卻已經驚呼驚豔了。秋天的聲音被我鎖在一個個盒子裡。時間就像一個個空空的罐子。我守望在草原之上,那些綿延的綠意裡。等待不會發生任何的改變,但是秋天卻能夠提醒生命的獨特存在。秋風起,大雁南飛,世界好像發生了改變。地鼠默默潛行,偶爾抬起頭來——這不是我的世界,這不是我的世界!藏在自己的安全裡,藏在自己的心上,躲回地母的懷抱裡吧!秋雨落,秋雨落!淅淅瀝瀝,天一天天冷了下來。收割完的莊稼在地上躺著,使命完成,無愧於心了,終於可以歇歇了——不,甚至還可以奉獻更多,包括自己殘缺的身軀也捐獻出去吧!泥土之中蓄積著更多的養分,季節就在土地之中藏著。任何一個季節的秘密都將慢慢實現。大地是最無私的母親,所有的事物在這一片熱土之上呈現自己最美的面貌。而大地只是默默的,不言不語,只把最深沉的愛奉獻。秋天的出現是緩慢的,是零零散散的,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每一個瞬間,秋天出現了,從一片葉子,到一片楓林,好像並沒有過多長時間呀,但是畢竟過了那麼長的時間。秋天出現了,山頭之上,樹木已經枯黃。綠意被收藏,並不似死亡的前兆。山巒之上,春天的痕跡蕩然無存。遠遠的天空之下,一片光禿禿的荒山,那些野草有氣無力地活著。石頭藏在泥土之中,我看不見,但並不妨礙我的猜想。那些長滿青苔的石頭,內部藏著多少溫暖呀,藏著多少陽光呀!躲在深深的地心裡,霜雪覆蓋的時候,你可什麼都不怕了!那些荒涼的角落,看不見的事物靜靜悄悄的活著,世界,不要影響它們吧!生存就是靜悄悄的,在某一個層面上來說,生存就是靜靜的存在。世界之大,總有一些奇跡是屬於我們的,總有一些等待只屬於悲傷的黃昏。如今,我在這裡遙望,看一看秋天覆蓋的地方,生命的迎接和抵抗。也許,沒有什麼事物對秋天的到來抱漠視的態度。秋天的到來時一件大事情,任何的生物都不得不做出反應。

在這裡,我想給秋天的聲音做一篇賦。秋天的詩詞歌賦本來就已經夠多,已經不缺我這一篇了。但作為既存的生物,我必須說,我必須得說,秋天的聲音在這全部的改變裡,是最直接也最打動人心的。就像一把把刀,鋒利的、遲鈍的,致命一擊或者緩慢折磨。秋聲無處不在。那一天,我聽見蟋蟀在我的視窗叫了一晚,我仔細地聽了一晚。我們沒有交流,但我卻聽出了它的慨歎——生命何其短暫呀!生命何其風光呀!作為小生物的它也自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有絢爛的權利。因此,陪伴秋天歌唱,是它選擇的最適合的方式。不要笑我的盲目癡狂,不要笑我的癡情。我就是這樣的歌者。天空已是圓月,這一首歌,我一定要唱到深秋。深秋的歌者,油蛉在這裡低唱,冷冷的風吹過牆頭的柿子樹。果實熟透了,就啪的一聲掉下來。地心之中,生物還在蠢蠢欲動。叫不出名字的生物也想站出來。秋天越來越深了,再不站出來就沒有機會站出來了,就得等一個漫長的冬季了。因此,借著出來活動的機會,也和深愛的秋天告別一下吧!夜色安詳,呼吸接近,整個宇宙終於粘合在一起了!這就是秋的魅力,就是秋的歌謠。我不是一個柔情的歌者,我不願意過多地描述我的所見所聞,更多的美麗我只能引導你自己去看,去悟!秋天是每一個人的,不是歐陽子的,不是寫詩的王者海子的,更不是泯然眾人的我們的!秋天是大家的!秋聲賦,秋天的聲音告訴我們,秋天的性格其實是包容。每一種美麗都自在呈現,無須強制,無須強迫,就那麼自然地出現在世界的邊緣,讓每個人受用終生!

在秋天的大地之上行走,你一定要做好豔遇的準備。秋天是豐腴的女子,每一種韻味都經過了一年的醞釀。前行的時候一定要懷揣一首首美麗的詩歌,因為秋天本來就是一首偉大的詩歌。在秋天的懷抱上安睡,你必須做好美夢連連的準備。秋天就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只有視聽相溶,才能夠看見生命之中那些互相呼應的色澤,才能叫醒心底深藏的那一個個季節,才能點亮心底的那一個個美好的祈願——這是秋聲交給我的,生命終將開口,終將歌唱!

文/琚建波

【作者簡介】琚建波,雲南安寧人,現為安寧實驗學校教師,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雲南省作協會員、雲南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至今已在《光明日報》《詩歌月刊》《散文詩》《雨花》等報刊發表各類作品千餘件。

秋天,一切的夢境還將繼續。我在夢的邊緣守望著,看著歐陽子漠視的一切慢慢發生。等閒視之也,古之哲人如此說道。雖說如此,我的心底還是感覺到了一陣一陣的冰涼。秋葉靜靜墜落,就像一艘艘小船,行駛在時光的洋流裡,前方如何,彼岸何方,我都不得而知。但是,風中那些裝滿的水罐點亮了秋天的希望,在夜裡,我看見所有的希望都有了視線的必然性。

秋天在我的頭頂。你看,遠遠的天邊,楓葉紅遍。整個大地在豐收之上沉淪。莊稼倒在大地的懷抱裡。耐寒的小草挺挺身子,又在一陣秋雨之中站了起來。生命還將繼續呀。生命不妥協呀!霜雪連天,還遠呢!還在夢鄉之中呢!秋景如此美麗,不如沉睡,不如沉睡!

秋天就在一次次的等待裡緩慢呈現。就像一幅絕世的珍寶,我守在它的面前,當它展開一個角,我卻已經驚呼驚豔了。秋天的聲音被我鎖在一個個盒子裡。時間就像一個個空空的罐子。我守望在草原之上,那些綿延的綠意裡。等待不會發生任何的改變,但是秋天卻能夠提醒生命的獨特存在。秋風起,大雁南飛,世界好像發生了改變。地鼠默默潛行,偶爾抬起頭來——這不是我的世界,這不是我的世界!藏在自己的安全裡,藏在自己的心上,躲回地母的懷抱裡吧!秋雨落,秋雨落!淅淅瀝瀝,天一天天冷了下來。收割完的莊稼在地上躺著,使命完成,無愧於心了,終於可以歇歇了——不,甚至還可以奉獻更多,包括自己殘缺的身軀也捐獻出去吧!泥土之中蓄積著更多的養分,季節就在土地之中藏著。任何一個季節的秘密都將慢慢實現。大地是最無私的母親,所有的事物在這一片熱土之上呈現自己最美的面貌。而大地只是默默的,不言不語,只把最深沉的愛奉獻。秋天的出現是緩慢的,是零零散散的,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每一個瞬間,秋天出現了,從一片葉子,到一片楓林,好像並沒有過多長時間呀,但是畢竟過了那麼長的時間。秋天出現了,山頭之上,樹木已經枯黃。綠意被收藏,並不似死亡的前兆。山巒之上,春天的痕跡蕩然無存。遠遠的天空之下,一片光禿禿的荒山,那些野草有氣無力地活著。石頭藏在泥土之中,我看不見,但並不妨礙我的猜想。那些長滿青苔的石頭,內部藏著多少溫暖呀,藏著多少陽光呀!躲在深深的地心裡,霜雪覆蓋的時候,你可什麼都不怕了!那些荒涼的角落,看不見的事物靜靜悄悄的活著,世界,不要影響它們吧!生存就是靜悄悄的,在某一個層面上來說,生存就是靜靜的存在。世界之大,總有一些奇跡是屬於我們的,總有一些等待只屬於悲傷的黃昏。如今,我在這裡遙望,看一看秋天覆蓋的地方,生命的迎接和抵抗。也許,沒有什麼事物對秋天的到來抱漠視的態度。秋天的到來時一件大事情,任何的生物都不得不做出反應。

在這裡,我想給秋天的聲音做一篇賦。秋天的詩詞歌賦本來就已經夠多,已經不缺我這一篇了。但作為既存的生物,我必須說,我必須得說,秋天的聲音在這全部的改變裡,是最直接也最打動人心的。就像一把把刀,鋒利的、遲鈍的,致命一擊或者緩慢折磨。秋聲無處不在。那一天,我聽見蟋蟀在我的視窗叫了一晚,我仔細地聽了一晚。我們沒有交流,但我卻聽出了它的慨歎——生命何其短暫呀!生命何其風光呀!作為小生物的它也自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有絢爛的權利。因此,陪伴秋天歌唱,是它選擇的最適合的方式。不要笑我的盲目癡狂,不要笑我的癡情。我就是這樣的歌者。天空已是圓月,這一首歌,我一定要唱到深秋。深秋的歌者,油蛉在這裡低唱,冷冷的風吹過牆頭的柿子樹。果實熟透了,就啪的一聲掉下來。地心之中,生物還在蠢蠢欲動。叫不出名字的生物也想站出來。秋天越來越深了,再不站出來就沒有機會站出來了,就得等一個漫長的冬季了。因此,借著出來活動的機會,也和深愛的秋天告別一下吧!夜色安詳,呼吸接近,整個宇宙終於粘合在一起了!這就是秋的魅力,就是秋的歌謠。我不是一個柔情的歌者,我不願意過多地描述我的所見所聞,更多的美麗我只能引導你自己去看,去悟!秋天是每一個人的,不是歐陽子的,不是寫詩的王者海子的,更不是泯然眾人的我們的!秋天是大家的!秋聲賦,秋天的聲音告訴我們,秋天的性格其實是包容。每一種美麗都自在呈現,無須強制,無須強迫,就那麼自然地出現在世界的邊緣,讓每個人受用終生!

在秋天的大地之上行走,你一定要做好豔遇的準備。秋天是豐腴的女子,每一種韻味都經過了一年的醞釀。前行的時候一定要懷揣一首首美麗的詩歌,因為秋天本來就是一首偉大的詩歌。在秋天的懷抱上安睡,你必須做好美夢連連的準備。秋天就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只有視聽相溶,才能夠看見生命之中那些互相呼應的色澤,才能叫醒心底深藏的那一個個季節,才能點亮心底的那一個個美好的祈願——這是秋聲交給我的,生命終將開口,終將歌唱!

文/琚建波

【作者簡介】琚建波,雲南安寧人,現為安寧實驗學校教師,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雲南省作協會員、雲南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至今已在《光明日報》《詩歌月刊》《散文詩》《雨花》等報刊發表各類作品千餘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