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北京城2.10度的偏差:背後道出了讓後人為之動容的原因

2004年中國著名科研工作者夔(kui)中羽在研究航拍北京城的路線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 在對照《北京的衛星圖》和《航空影像圖》時, 竟然發現北京城的中軸線是偏的, 與子午線線偏離了兩度十幾分。 這讓夔中羽十分的驚訝, 中軸線應該是正南正北的啊。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軸線的偏離呢?

大家都知道, 老北京城是從元朝開始建造的, 有人說700多年前的元朝測量技術不高, 有誤差是很正常的。 這樣的說法被夔中羽斷然否定了, 因為中國古代早在唐朝測量技術就已經很成熟了, 中國其他一些古城就可以印證這一點, 它們的中軸線就和正南正北的子午線完全吻合。 中軸線的偏離絕對不是測量上的失誤。

此後夔中羽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因素, 在這裡夔中羽找到了讓人感動的答案。 同時也反應出當年在元朝建立北京城時, 那些建造著對家鄉的懷念與留戀。 因為夔中羽發現, 如果把北京的中軸線向北延伸, 中軸線直指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的發祥地古開平。 這樣似乎一下次就明白了, 為什麼中軸線是偏的了, 而偏離的角度剛剛好, 正好與當時統治者的家鄉連成一條線。 為了驗證這一猜測 中羽開始對兩地進行實地的測量,

結果是兩地的實際誤差只有幾公里。 如果在地圖上這幾公里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的。

找到這樣的答案或許不是最準確的結果, 但是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當時的古人雖然遠離自己的家鄉, 雖然建立了更強大的都城,

雖然比以前的生活更加的富足, 依然無法放下自己對故土的留戀和懷念。 或許那時的忽必烈依然想念著自己的家鄉, 也希望落葉歸根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