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滄浪亭清寧淡遠 、鉛華盡褪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一灣明月半亭風, 千朵紅蓮三尺水。

園中山上石徑盤旋、古樹蔥蘢、竹風習習、青苔森森、水何澹澹、清氣宜人、藤蘿蔓掛、野卉叢生、濃陰幽廊、樸素自然、暗合道妙, 景色蒼潤如真山野林。

鵝卵石鋪的小徑彎曲幽深, 下午的餘暉懶洋洋地撒落其上, 牆外的風帶著水氣, 清幽幽地飄過來, 寧靜的空氣中, 偶爾有一兩聲鳥鳴……

亭立山嶺, 高曠軒敞、石柱飛簷、古雅壯麗;山旁曲廊隨波, 可憑可憩;循級至亭心, 可俯瞰全園景色, 舊時可眺南園田野村光, 周望極目可數裡。

清寧淡遠的氣息, 樸實無華的氣氛, 美得真實平靜。

這就是蘇州現存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古代園林——滄浪亭。

滄浪亭始為五代時吳越國節度使孫承祐的池館。 宋代著名詩人蘇舜欽在汴京遭貶謫, 翌年流寓吳中, 以四萬貫錢買下廢園, 進行修築, 傍水造亭, 題名滄浪亭, 自號滄浪翁。 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長詩, 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 可惜只賣四萬錢”題詠此事。 自此, 滄浪亭名聲大振。

滄浪亭, 位於蘇州市三元坊滄浪亭街3號, 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一起並稱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 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滄浪亭的建築多樸實沉靜、鉛華盡褪。

佇立窗前, 園中悄無聲息, 草木幽古, 披蔭面水, 空氣中彌漫著竹葉的清氣,

一切回歸自然的本源, 內心只有一種靜默的真實。

秋色入林、萬籟靜寂、搖曳竹影、暮色將近, 詩意心境泯然可見。

古雅風采

滄浪亭占地面積1.08公頃, 整個園林位於湖中央, 湖內側由山石、複廊及亭榭繞圍一周。

滄浪亭幾度荒廢, 南宋初年一度成為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宅第。 清康熙三十五年巡撫宋犖重建此園, 把傍水亭子移建於山之巔, 形成今天滄浪亭的基本格局。

滄浪亭雖因歷代更迭有興廢, 已非宋時初貌, 但其古木蒼老鬱森, 一直保持著古雅風采。

園內曲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 共有108種式樣, 圖案花紋變化萬千, 無一雷同, 構作精巧, 在蘇州古典園林中獨樹一幟。

園中的複廊不僅被視為滄浪亭造景的一大特色, 同時也被人們譽為蘇州古典園林三大名廊之一。 複廊將園內外的山與水有機地連在一起,互為借景。

滄浪亭的主要景致有:明道堂是園中最大的主體建築,面闊三間;翠玲瓏軒前後芭蕉竹林掩映;與翠玲瓏相鄰的是五百名賢祠;看山樓則與仰止亭、禦碑亭等建築互為襯映。

瑤華境界

瑤華,傳說中的仙花,色白似玉、香味濃郁,見之則長壽,為仙界之人所食,“瑤華境界”即取此意。瑤華境界軒南窗外叢竹掩映,軒北院內植玉蘭、柏樹,原為園主會客之所,有軒三間,素雅質樸。

此處題額詩意脫俗,催發人們的浪漫情思,仿佛另辟仙苑幻境,別有情味。

翠玲瓏

秋色入林紅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瓏。

翠玲瓏,又叫竹亭,這裡的一切都與竹有關,傢俱雕有竹節圖案,壁掛是畫竹,牆上的漏窗也是竹節狀,懸掛的對聯也寫著: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

翠玲瓏前後,萬竿搖空、修竹如林、粉牆竹影、滴翠勻碧、歷來為文人墨客雅游、靜觀、觴詠、作畫之地。

看山樓

有客歸謀酒,無言臥看山。

沿石階竹徑南行,地勢漸高,假山漸起,到了院子的西南隅就是看山樓。看山樓建於嶙峋的湖石之上,頂層飛簷翹角。據說登高此樓近可俯看周邊農田林舍,遠可眺望城外靈岩、天平諸山峰。

(撰寫自:網路綜合資訊)

責編 :金晶 | 文字:夏菁岑 | 圖片: 來源於網路,如有冒犯請聯繫小編

複廊將園內外的山與水有機地連在一起,互為借景。

滄浪亭的主要景致有:明道堂是園中最大的主體建築,面闊三間;翠玲瓏軒前後芭蕉竹林掩映;與翠玲瓏相鄰的是五百名賢祠;看山樓則與仰止亭、禦碑亭等建築互為襯映。

瑤華境界

瑤華,傳說中的仙花,色白似玉、香味濃郁,見之則長壽,為仙界之人所食,“瑤華境界”即取此意。瑤華境界軒南窗外叢竹掩映,軒北院內植玉蘭、柏樹,原為園主會客之所,有軒三間,素雅質樸。

此處題額詩意脫俗,催發人們的浪漫情思,仿佛另辟仙苑幻境,別有情味。

翠玲瓏

秋色入林紅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瓏。

翠玲瓏,又叫竹亭,這裡的一切都與竹有關,傢俱雕有竹節圖案,壁掛是畫竹,牆上的漏窗也是竹節狀,懸掛的對聯也寫著: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

翠玲瓏前後,萬竿搖空、修竹如林、粉牆竹影、滴翠勻碧、歷來為文人墨客雅游、靜觀、觴詠、作畫之地。

看山樓

有客歸謀酒,無言臥看山。

沿石階竹徑南行,地勢漸高,假山漸起,到了院子的西南隅就是看山樓。看山樓建於嶙峋的湖石之上,頂層飛簷翹角。據說登高此樓近可俯看周邊農田林舍,遠可眺望城外靈岩、天平諸山峰。

(撰寫自:網路綜合資訊)

責編 :金晶 | 文字:夏菁岑 | 圖片: 來源於網路,如有冒犯請聯繫小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