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卻按兵不動,一人說打贏死,輸也是死

在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英法聯軍攻破天津、大沽口炮臺、最終清朝首都北京淪陷,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 上演了火燒圓明園的歷史悲劇,

中國國寶級的園林被燒毀, 無數國家文物被掠奪, 在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時, 咸豐皇帝曾經下令讓曾國藩帶領湘軍北上, 可是曾國藩卻按兵不動, 這皆因為他手下的一個人對他說, 這場仗打贏是死, 打輸也是死,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時,

咸豐皇帝一直都是命令八旗將軍僧格林沁禦敵, 並沒有使用漢人將領, 直到戰爭的局勢失控, 北京危在旦夕時, 咸豐皇帝想起了湘軍頭領曾國藩, 曾國藩在接到咸豐的命令後, 本是想北上救主的, 但是手下門生的一句話, 曾國藩決定按兵不動, 靜觀事態的發展, 這位門生究竟說了句什麼話呢?

這位門生對他說, 區區幾個洋人不足以滅我中華, 洋人只不過想討點好處罷了, 幾個月戰事就會結束, 而且湘軍一旦北上, 就會丟失消滅太平天國的最好機會, 皇帝肯定會怪罪下來, 難逃一死, 況且北上作戰, 即使打贏了, 曾國藩功高蓋主, 況且還是一位漢人將領功高蓋主, 結果肯定還是死, 所以打贏是死, 打輸也是死, 按兵不動則是最好的方法。

後來的形式發展果然與這位門生預料的一樣, 清朝與英法議和, 這位門生就是後來晚清四大中興之臣之一的李鴻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