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雍正王朝:九王奪嫡的局面是誰造成的?

作為千古一帝, 康熙文治武功在歷朝歷代皇帝中都是屈指可數的, 但是唯有一點, 做的不盡人意, 那就是繼承人的問題, 在晚年, 出現九王奪嫡的局面, 尤其是太子二次被廢之後, 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 以及胤禟、胤娥、胤祥等阿哥, 搖旗呐喊, 手足相殘, 禍起蕭牆, 最終, 還是胤禛技高一籌, 成功登上大寶, 成為雍正皇帝。

那麼問題來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九王奪嫡的局面?

第一、清朝的傳統。 康熙時代的清朝, 從努爾哈赤起兵之初, 僅僅經歷過皇太極、順治(多爾袞)兩代。 作為少數民族, 起兵之初, 努爾哈赤子侄一同掌兵, 一同謀劃, 汗位的繼承並沒有固定的制度, 皇太極登上汗位就是眾人推選出來的, 皇太極死後, 竟然出現叔叔多爾袞, 與侄子豪格爭皇位的局面。 這就造成一種皇位繼承的傳統:有能者居之。

到康熙時代, 基本形成父死子承的局面,

但是哪個皇子繼承還是未知數, 所以, 眾皇子群雄逐鹿, 展現才能, 出現爭奪皇位的局面, 並沒有因為胤礽已經是太子, 他們就安於本分。

第二、康熙個人的原因。 清朝有祖制, 阿哥不得結交大臣, 但是, 康熙卻安排皇子辦差, 不僅有臨時性的事務, 比如讓胤禛和胤祥江南賑災, 讓胤禩清理邢部冤獄, 還讓皇子分管六部, 比如胤禛是戶部, 胤禵是邢部, 等等。

這樣做法, 康熙的出發點是好的, 為了鍛煉治國理政的能力, 在自己百年之後, 可以輔助新皇帝, 治理國家, 防止出現草包。 但是康熙這種做法產生一個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 使得皇子結交部院大臣成為可能, 眾皇子也就可以培植自己的私人力量, 私人力量也就成為奪嫡力量。

第三、既有太子的暗弱。 三藩叛亂時, 康熙為了穩固國本, 立剛出生的胤礽為太子, 典型的是立嫡不立賢。 隨著時間的推移, 胤礽並沒有很好的成長, 雖然少時聰慧, 但是長大後水準一般。 但是, 康熙其他皇子水準能力卻是相當的高, 自己有謀略水準,

手中還掌握一定朝廷力量, 作為太子的胤礽能力上鎮不住自己的兄弟, 並且也不能讓康熙滿意。 在這種情況下, 胤礽一步步走下太子寶座。

九王奪嫡的局面, 除了在康熙晚年造成朝政不穩之外, 還使得雍正皇帝登基之後, 一片血雨腥風, 康熙雖然皇子眾多, 卻凋零得厲害, 大阿哥、二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幽禁致死, 十阿哥幽禁, 胤祥早夭, 下場最好的也就是十六阿哥胤祿和胤禮, 尤其是前者承襲莊親王的世襲罔替的爵位, 算是意外之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