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沒有暖氣,古代北京人都怎麼取暖?

冬日臨近, 又到了凍手凍腳的季節了。

還好, 北京有暖氣啊。

(南方的朋友就不要羡慕啦)

今天北京市各供熱單位將啟動點火試運行,

終於可以有點熱乎勁了, 不用凍得打哆嗦了。

還有淘寶買的大衣、衝鋒衣, 皮手套、雪地靴……

統統可以穿起來了。

可在古代的北京, 人們都是怎麼取暖的呢?

小編今日就和大家絮叨絮叨

不輸暖氣的地暖

地暖, 有沒有搞錯?這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麼?但真實情況是,

在明朝, 故宮裡早就用上了“地暖”, 只是叫法不一樣, 叫地炕。

晚明太監劉若愚著的《酌中志》寫道:“乾清宮大殿……右向東曰懋勤殿, 先帝創造地炕於此, 恒臨禦之。 ”“十月……是時夜已漸長, 內臣始燒地炕。 ”到了清朝, 地炕成為主要的供暖方式。

故宮裡的地暖到底是什麼樣的?

一切機關都在地下:在一些重要宮殿內, 地面下建有火道, 在各個房間的地下事先砌好迴圈的煙道, 將引燃的木炭倒入地炕口, 木炭燃燒產生的熱氣順著火道流動, 燃燒的炭煙沿著主煙道、支煙道分流迴圈, 均勻而有效地提高了所有房間的溫度。

灶口在室外, 避免煙火污染室內空氣, 防止煤氣中毒, 既安全又衛生, 這叫火地取暖.

此外, 這種火道還直通睡覺的炕下面, 比較像東北的火炕。 這種火道被形象地稱作“地龍”。

乾隆曾寫詩《冬日偶成》來形容皇宮冬日的溫暖生活:“人苦冬日短,

我愛冬夜長。 ……敲詩不覺冷, 漏永夜未央。 ”

但是“地暖”的施工難度係數大, 需要打通宮殿地下部分, 施工不便且易引起建築下陷, 所以只有少數帝后起居的宮殿內建有地炕。 如養心殿、坤甯宮內的東西暖閣內, 就有“地暖”供應。

坤甯宮東暖閣,如今還保留著這種地炕,去故宮遊玩時,還能在一些建築台基上見到地炕口和排煙口。

這些取暖的方式也只能是貴族與皇帝享受得起,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都是奢望。大多數百姓如果有點條件,會在家裡置一些簡易的火炕。

手爐腳爐各種火爐取暖

火爐是古代一種常見的輔助取暖方式。爐子的種類還包括熏爐、手爐、足爐等。從唐朝開始使用,到明朝中後期,已經十分普及了。

手爐和腳爐,《甄嬛傳》中,到了冬天娘娘們手中都抱著一個精緻的手爐,令人好生羡慕。手爐,又稱“袖爐”、“捧爐”和“火籠”,手爐由爐身、爐底、爐蓋(爐罩)、提梁(提柄)組成。隨著使用的普及,能工巧匠們把製作手爐的工藝發揮到極致,不但有圓形、方形、還有花籃形、南瓜形等,材料大多是銅質 ,也有瓷的。

作為散熱區的爐蓋,鏤空雕刻,精美細緻,有“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眾多紋形,跟爐身的福祿喜壽、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等花紋相得益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放在腳下暖腳的叫腳爐。腳爐要比手爐大一些,主要是暖腳的,它是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裡面灌上熱水,又稱為“腳婆”、“湯媼”,可隨身攜帶,或者放入被窩中,類似於現在使用的熱水袋嘛。也有腳爐是放上木炭等,隨時放在腳邊,也可以烤火。

(即便是現代農村,也有腳爐,一位老人正在烤火)

而手爐和現在網上冬天熱銷的暖手寶功能類似,只不過暖手寶可以充電,化學作用發熱,經過改進了。

熏爐,不住人的宮殿,冬季一般用火盆或熏籠取暖。熏籠是一種炭火盆,分為盆和籠兩部分,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通高1米多,有的是青銅鎦金的,有的是掐絲琺瑯的,製作十分華貴精美。

在沒有地下火道的宮殿,均備有炭火盆。那時的炭火盆樣式非常多,為了體現皇家的尊貴,這些取暖設備往往製作精美。如太和殿的兩個炭盆,是用造價高昂的景泰藍燒制而成,為防火星外濺,火盆外還加蓋有金屬網蓋,既實用又美觀。

但是由於故宮樓宇建築面積太大,火盆取暖的效果並不顯著,比較適合用在起居的宮殿。再者,火盆容易引起火災和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只能作為輔助的取暖方式。

紙衣服也可以取暖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對於燒不起炭的窮苦人家來說,很有可能凍死。

據《清史稿·災異志》記載: 順治十年冬,西寧大雪四十餘日,人多凍死。順治十三年冬, 武強大雪四十日,凍死者相繼於塗(道路上到處都是被凍死的人) 。昌黎、灤州大雪五十餘日,人有陷雪死者(掉進大雪中悶死) 。這些都是凍死的記錄。

沒法燒炭,為了避免凍死,只能多穿點了。從上古時代開始,人們已普遍開始穿棉袍;唐代開始出現比襦長比袍短的“襦襖”。

而明清時期皇室的服飾更顯奢華。冬季的龍袍,會用黑狐皮製作,用紫貂皮等滾邊,保暖效果更佳。帽冠則用熏貂和黑狐皮製作。

可惜這些普通百姓也消費不起,在棉花沒有普及之前,百姓們禦寒只能靠麻衣,古人在袍子裡填充亂麻或舊絲綿用以取暖,其實效果非常差。

除了麻衣,甚至有用紙做衣服的!說起紙衣大家可能會疑惑,紙做的衣服怎麼取暖?

其實這對於當時一些貧苦人群來說也是無奈之舉。唐宋時期,農田大多用於種糧食,麻的種植就相對減少了。此時造紙術卻開始發展起來,窮苦的人就不得已從中取材了。此時專門有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稱為“紙裘”,原料一般採用較厚而堅的楮皮紙縫製而成,質地堅韌,揉皺之後不但耐穿,還可以抵擋風寒,透氣性也相對較好,加上造價便宜,簡直是貧民士子出門必備首選之物。

取暖燃料和“薪水”掛鉤

現在咱們人發薪水,其實也和古代取暖有關係。

在古代薪水指打柴汲水,是日常糊口用度的意思。《南史·陶潛傳》記載:陶潛送給兒子一個勞動力,並寫信說:“你逐日糊口開支用度,自己難以供應自己,現派一個勞動力幫你打柴汲水。”後來人們就把勞動所得的工資叫做“薪水”。 這個薪就是指柴火。

柴火錢佔據了古代官員很大一部分俸祿,在明代,朝廷也會給公職人員發放取暖補貼,稱“柴薪銀”,俗稱烤火費,這是他們工資收入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朝廷還設有專門的執行部門解決民生問題,明代叫“惜薪司”,清代後來改成“營造司”,屬於內務府,工作人員稱為“炭軍”“煤軍”,負責儲運宮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採購、發放。政府後勤部分,屬於肥差。正德年間,太監劉瑾權傾一時,是“惜薪司”的大領導,即內廠,權力更盛於東廠、西廠。

(白居易的《賣炭翁》就描述了燒炭老人的木炭賤賣給宮中太監的故事)

木炭作為取暖材料,則更是皇室的重要福利了。乾隆時每日發放標準為: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地位的尊卑決定著待遇的多少。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京彩臺灣

京彩臺灣 給你精彩

京彩臺灣

微信號 : bjstb2017

文字:譚 青

美編:杜舒揚

坤甯宮東暖閣,如今還保留著這種地炕,去故宮遊玩時,還能在一些建築台基上見到地炕口和排煙口。

這些取暖的方式也只能是貴族與皇帝享受得起,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都是奢望。大多數百姓如果有點條件,會在家裡置一些簡易的火炕。

手爐腳爐各種火爐取暖

火爐是古代一種常見的輔助取暖方式。爐子的種類還包括熏爐、手爐、足爐等。從唐朝開始使用,到明朝中後期,已經十分普及了。

手爐和腳爐,《甄嬛傳》中,到了冬天娘娘們手中都抱著一個精緻的手爐,令人好生羡慕。手爐,又稱“袖爐”、“捧爐”和“火籠”,手爐由爐身、爐底、爐蓋(爐罩)、提梁(提柄)組成。隨著使用的普及,能工巧匠們把製作手爐的工藝發揮到極致,不但有圓形、方形、還有花籃形、南瓜形等,材料大多是銅質 ,也有瓷的。

作為散熱區的爐蓋,鏤空雕刻,精美細緻,有“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眾多紋形,跟爐身的福祿喜壽、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等花紋相得益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放在腳下暖腳的叫腳爐。腳爐要比手爐大一些,主要是暖腳的,它是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裡面灌上熱水,又稱為“腳婆”、“湯媼”,可隨身攜帶,或者放入被窩中,類似於現在使用的熱水袋嘛。也有腳爐是放上木炭等,隨時放在腳邊,也可以烤火。

(即便是現代農村,也有腳爐,一位老人正在烤火)

而手爐和現在網上冬天熱銷的暖手寶功能類似,只不過暖手寶可以充電,化學作用發熱,經過改進了。

熏爐,不住人的宮殿,冬季一般用火盆或熏籠取暖。熏籠是一種炭火盆,分為盆和籠兩部分,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通高1米多,有的是青銅鎦金的,有的是掐絲琺瑯的,製作十分華貴精美。

在沒有地下火道的宮殿,均備有炭火盆。那時的炭火盆樣式非常多,為了體現皇家的尊貴,這些取暖設備往往製作精美。如太和殿的兩個炭盆,是用造價高昂的景泰藍燒制而成,為防火星外濺,火盆外還加蓋有金屬網蓋,既實用又美觀。

但是由於故宮樓宇建築面積太大,火盆取暖的效果並不顯著,比較適合用在起居的宮殿。再者,火盆容易引起火災和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只能作為輔助的取暖方式。

紙衣服也可以取暖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對於燒不起炭的窮苦人家來說,很有可能凍死。

據《清史稿·災異志》記載: 順治十年冬,西寧大雪四十餘日,人多凍死。順治十三年冬, 武強大雪四十日,凍死者相繼於塗(道路上到處都是被凍死的人) 。昌黎、灤州大雪五十餘日,人有陷雪死者(掉進大雪中悶死) 。這些都是凍死的記錄。

沒法燒炭,為了避免凍死,只能多穿點了。從上古時代開始,人們已普遍開始穿棉袍;唐代開始出現比襦長比袍短的“襦襖”。

而明清時期皇室的服飾更顯奢華。冬季的龍袍,會用黑狐皮製作,用紫貂皮等滾邊,保暖效果更佳。帽冠則用熏貂和黑狐皮製作。

可惜這些普通百姓也消費不起,在棉花沒有普及之前,百姓們禦寒只能靠麻衣,古人在袍子裡填充亂麻或舊絲綿用以取暖,其實效果非常差。

除了麻衣,甚至有用紙做衣服的!說起紙衣大家可能會疑惑,紙做的衣服怎麼取暖?

其實這對於當時一些貧苦人群來說也是無奈之舉。唐宋時期,農田大多用於種糧食,麻的種植就相對減少了。此時造紙術卻開始發展起來,窮苦的人就不得已從中取材了。此時專門有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稱為“紙裘”,原料一般採用較厚而堅的楮皮紙縫製而成,質地堅韌,揉皺之後不但耐穿,還可以抵擋風寒,透氣性也相對較好,加上造價便宜,簡直是貧民士子出門必備首選之物。

取暖燃料和“薪水”掛鉤

現在咱們人發薪水,其實也和古代取暖有關係。

在古代薪水指打柴汲水,是日常糊口用度的意思。《南史·陶潛傳》記載:陶潛送給兒子一個勞動力,並寫信說:“你逐日糊口開支用度,自己難以供應自己,現派一個勞動力幫你打柴汲水。”後來人們就把勞動所得的工資叫做“薪水”。 這個薪就是指柴火。

柴火錢佔據了古代官員很大一部分俸祿,在明代,朝廷也會給公職人員發放取暖補貼,稱“柴薪銀”,俗稱烤火費,這是他們工資收入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朝廷還設有專門的執行部門解決民生問題,明代叫“惜薪司”,清代後來改成“營造司”,屬於內務府,工作人員稱為“炭軍”“煤軍”,負責儲運宮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採購、發放。政府後勤部分,屬於肥差。正德年間,太監劉瑾權傾一時,是“惜薪司”的大領導,即內廠,權力更盛於東廠、西廠。

(白居易的《賣炭翁》就描述了燒炭老人的木炭賤賣給宮中太監的故事)

木炭作為取暖材料,則更是皇室的重要福利了。乾隆時每日發放標準為: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地位的尊卑決定著待遇的多少。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京彩臺灣

京彩臺灣 給你精彩

京彩臺灣

微信號 : bjstb2017

文字:譚 青

美編:杜舒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