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移動晶片開啟AI紀元,華為Mate 10與iPhone X誰更懂你?

無論當前手機市場多熱鬧, 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以蘋果iPhone X為代表的傳統“洋品牌”和以華為Mate 10為國貨代表的兩大智慧手機產品已成為目前市場上最為矚目的焦點, 同樣的時間節點, 同樣定位的產品特徵, 甚至是部分重疊的價格區間。

一面是國產手機的崛起, 一面是洋品牌的佔有率下降。 從近幾年每代iPhone的發售情況來看, iPhone 7系列無疑最暢銷, 而到了iPhone 8與iPhone X同步上市的時候, iPhone 8明顯遇冷, 被給予厚望的iPhone X姍姍來遲, 在預約當日一路炒高價格, 但臨近正式發售時卻被爆出了訂單縮減, 供貨加快的情況, 市場預期被拉低。

回到華為Mate7剛剛發佈的時候, 大屏+長續航成了商務旗艦手機的新標杆。 也正是基於此, 國產旗艦產品出現了少有的一機難求和市場加價銷售的情況, 成為近幾年來國產手機市場中不多見的景象。 由此開始, 華為Mate系列一戰成名, 並延續到了剛剛發佈的Mate 10。


人工智慧“芯戰”開始

一度被認為創新乏力的蘋果, 在祭出了“劉海全面屏”+內置神經網路處理引擎A11處理器的iPhone X之後, 似乎有了回暖的跡象, 也並不能否認iPhone X或許會創造蘋果銷量的新高。 但相似的點在華為Mate 10系列機型上也同樣有所體現:面積更大的全面屏、電晶體更多且內置AI專用硬體處理單元NPU的人工智慧處理器,

是全新一代的旗艦標杆級產品。

那麼神經網路處理單元這個聽起來神乎其神的技術, 在用戶體驗端的結果又如何呢?從我們目前已知的來看, 神經網路處理單元的加入使得整個處理器更加智慧,

它基於雲端平臺大資料的計算, 深度學習訓練, 從而實現更加智慧和便捷的用戶體驗, 比如你的手機越用會越“順手”, 它會非常符合你的使用習慣。 又比如, 它會記錄你的喜好、判斷你的下一步動作, 從而在你有某些需求的時候給你最合適的推薦。

於蘋果而言, iPhone X上神經網路處理引擎可為CPU和GPU分擔“工作量”, 包括多工即時處理, 更智慧的識別人物、地點和物體, 為face ID的採樣和“動話表情”中人臉動態識別等提供超強的處理性能支援, 並為個人隱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而在華為Mate 10系列上又是怎樣的體現呢?它似乎更加貼心務實。 舉個簡單的例子, 華為Mate 10系列搭載的麒麟970人工智慧處理器在正式發佈前已經針對大約1億張照片進行了大資料式的“訓練", 可在拍照時實現人工智慧演算法, 支援AI慧眼識物、AI高倍變焦功能等, 智慧識別13種場景並自行調整參數, 避免出現曝光、偏色問題, 還原真實場景, 這可能就是你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為頻繁的功能之一。

人工智慧讓手機不再是簡單的工具, 而是幫助你更好地工作、生活的“夥伴”。比如這次麒麟970晶片AI人工智慧處理器還可以實現AI降噪技術,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從聲音的源頭上保證了通話、語音等場景下的聲音清晰,有效抑制周圍噪音。與此同時,AI降噪還能提升語音辨識的準確率,而語音辨識正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

而另一項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功能便是翻譯,雖然在沒有人工智慧處理器之前我們也能用到這一功能,但有了麒麟970之後,AI翻譯更加快速、精准,甚至實現了面對面的語音翻譯,這些都借助人工智慧晶片的深度學習和超強運算能力,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

人工智慧助力更好的拍照體驗

相信對手機攝影有一定瞭解的朋友,都應該知道DxOMark吧 ?它是一家在國際上擁有絕對權威性的相機評測機構,在Mate 10發佈之前,DxOMark針對華為Mate 10 Pro的亮光、暗光、變焦和視頻等各個場景的拍攝能力進行了評測,最終給出的綜合成績高達97分,其中靜態拍照的專項評測得分更是獲得了100分的成績,這是目前手機行業拍照專項的最高分。而蘋果前不久剛剛發佈的iPhone 8 Plus,DxOMark只給出了94分的綜合成績。

那麼,Mate 10是如何在拍攝上戰勝iPhone的呢?除了採用了全面升級的徠卡SUMMILUX-H鏡頭之外,還要得益於它搭載的這枚麒麟970處理器。華為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智慧手機上,基於麒麟970領先的AI能力,Mate 10系列在拍攝過程中能夠即時分析拍攝場景,智慧識別並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自動調校和參數設置。

比如在高光條件下拍攝時,麒麟970人工智慧晶片的AI慧眼功能通過學習專業攝影照片,實現了自動控制曝光,根據識別的景色設置出最佳參數,做到精准還原場景,並保留高對比場景下的暗部和亮部細節。

而在更加複雜的夜景拍攝中,華為Mate 10系列的f/1.6大光圈能夠實現高光不溢出,暗部細節豐富,這也是此次麒麟970晶片拍照功能中重點優化的部分:通過AI技術精准識別了不同環境下的夜景,並借助低光降噪技術的優化,使畫面更加自然通透。

此前在麒麟970溝通會上現場演示的與iPhone 8 Plus抓拍對比,也是其拍照實力的最好展現:在系統檢測到運動場景的狀態下,AI技術能夠對運動著的物體進行預估,提前設置好更加合適的各項參數來確保抓拍到滿意的瞬間。

性能至上,通信能力全球領先

麒麟970採用了最新的TSMC 10nm工藝,晶片中集成了55億個電晶體,包含了8核CPU、12核GPU、雙ISP及創新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從資料上來看,麒麟970和蘋果A11處理器都屬於性能第一梯隊,但一個很扎眼的資料是,麒麟970集成了55億個電晶體,蘋果的A11為33億個,也就是說麒麟970在單位時間內的運算速度更快。麒麟970的AI運算能力相比四個Cortex-A73核心有大約25倍性能以及50倍能效優勢,這也是華為Mate 10在圖像識別、語音交互、智慧拍照等方面擁有強大優勢的基礎。

而在華為一貫的通信優勢方面,麒麟970還支持了全球最高的通信規格LTE Cat.18/Cat.13,實現了最高的1.2Gbps峰值下載速率,並且率先商用雙卡雙4G雙VoLTE,成功在一部手機上實現了兩張SIM卡均支持VoLTE通話,帶來主副卡一致的高清語音、視頻通話體驗。此外,麒麟970還集成了4*4MIMO、5CC CA以及256QAM等多種通信技術,並進行了超過40萬公里的高鐵實測和優化。而對於通信方面還要依賴高通等廠家晶片的蘋果而言,似乎是望塵莫及的。

人工智慧已在你身邊

現如今買手機又重回了萬元時代,iPhone X對於市場的衝擊著實不小,但同時它也考驗著消費者的錢包。一個擺在消費者眼前很現實的問題是:iPhone X固然炫酷,但似乎脫離了主流大眾消費群體,其一直被詬病的單卡、續航差等這些不夠“務實”中國消費者的設計也依然存在。相比下來,華為Mate 10在全新的麒麟970晶片助力下,在通信功能、拍照能力和長續航上再進一步,更加貼合了主流消費群體的需求。

如果說蘋果搭建起了一套基於神經網路處理引擎的未來人工智慧藍圖,那麼華為的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臺則是現階段能讓用戶真正感知,並使用到的人工智慧,是當下乃至未來很長時間內華為手機的利器。從晶片到移動設備端,再到雲端協同作用,結合大資料和雲技術的海量資訊、服務和強大計算能力,不斷積累知識模型,從而為未來無數個人知識模型打下基礎,最終打造移動端AI生態。

而是幫助你更好地工作、生活的“夥伴”。比如這次麒麟970晶片AI人工智慧處理器還可以實現AI降噪技術,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從聲音的源頭上保證了通話、語音等場景下的聲音清晰,有效抑制周圍噪音。與此同時,AI降噪還能提升語音辨識的準確率,而語音辨識正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

而另一項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功能便是翻譯,雖然在沒有人工智慧處理器之前我們也能用到這一功能,但有了麒麟970之後,AI翻譯更加快速、精准,甚至實現了面對面的語音翻譯,這些都借助人工智慧晶片的深度學習和超強運算能力,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

人工智慧助力更好的拍照體驗

相信對手機攝影有一定瞭解的朋友,都應該知道DxOMark吧 ?它是一家在國際上擁有絕對權威性的相機評測機構,在Mate 10發佈之前,DxOMark針對華為Mate 10 Pro的亮光、暗光、變焦和視頻等各個場景的拍攝能力進行了評測,最終給出的綜合成績高達97分,其中靜態拍照的專項評測得分更是獲得了100分的成績,這是目前手機行業拍照專項的最高分。而蘋果前不久剛剛發佈的iPhone 8 Plus,DxOMark只給出了94分的綜合成績。

那麼,Mate 10是如何在拍攝上戰勝iPhone的呢?除了採用了全面升級的徠卡SUMMILUX-H鏡頭之外,還要得益於它搭載的這枚麒麟970處理器。華為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智慧手機上,基於麒麟970領先的AI能力,Mate 10系列在拍攝過程中能夠即時分析拍攝場景,智慧識別並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自動調校和參數設置。

比如在高光條件下拍攝時,麒麟970人工智慧晶片的AI慧眼功能通過學習專業攝影照片,實現了自動控制曝光,根據識別的景色設置出最佳參數,做到精准還原場景,並保留高對比場景下的暗部和亮部細節。

而在更加複雜的夜景拍攝中,華為Mate 10系列的f/1.6大光圈能夠實現高光不溢出,暗部細節豐富,這也是此次麒麟970晶片拍照功能中重點優化的部分:通過AI技術精准識別了不同環境下的夜景,並借助低光降噪技術的優化,使畫面更加自然通透。

此前在麒麟970溝通會上現場演示的與iPhone 8 Plus抓拍對比,也是其拍照實力的最好展現:在系統檢測到運動場景的狀態下,AI技術能夠對運動著的物體進行預估,提前設置好更加合適的各項參數來確保抓拍到滿意的瞬間。

性能至上,通信能力全球領先

麒麟970採用了最新的TSMC 10nm工藝,晶片中集成了55億個電晶體,包含了8核CPU、12核GPU、雙ISP及創新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從資料上來看,麒麟970和蘋果A11處理器都屬於性能第一梯隊,但一個很扎眼的資料是,麒麟970集成了55億個電晶體,蘋果的A11為33億個,也就是說麒麟970在單位時間內的運算速度更快。麒麟970的AI運算能力相比四個Cortex-A73核心有大約25倍性能以及50倍能效優勢,這也是華為Mate 10在圖像識別、語音交互、智慧拍照等方面擁有強大優勢的基礎。

而在華為一貫的通信優勢方面,麒麟970還支持了全球最高的通信規格LTE Cat.18/Cat.13,實現了最高的1.2Gbps峰值下載速率,並且率先商用雙卡雙4G雙VoLTE,成功在一部手機上實現了兩張SIM卡均支持VoLTE通話,帶來主副卡一致的高清語音、視頻通話體驗。此外,麒麟970還集成了4*4MIMO、5CC CA以及256QAM等多種通信技術,並進行了超過40萬公里的高鐵實測和優化。而對於通信方面還要依賴高通等廠家晶片的蘋果而言,似乎是望塵莫及的。

人工智慧已在你身邊

現如今買手機又重回了萬元時代,iPhone X對於市場的衝擊著實不小,但同時它也考驗著消費者的錢包。一個擺在消費者眼前很現實的問題是:iPhone X固然炫酷,但似乎脫離了主流大眾消費群體,其一直被詬病的單卡、續航差等這些不夠“務實”中國消費者的設計也依然存在。相比下來,華為Mate 10在全新的麒麟970晶片助力下,在通信功能、拍照能力和長續航上再進一步,更加貼合了主流消費群體的需求。

如果說蘋果搭建起了一套基於神經網路處理引擎的未來人工智慧藍圖,那麼華為的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臺則是現階段能讓用戶真正感知,並使用到的人工智慧,是當下乃至未來很長時間內華為手機的利器。從晶片到移動設備端,再到雲端協同作用,結合大資料和雲技術的海量資訊、服務和強大計算能力,不斷積累知識模型,從而為未來無數個人知識模型打下基礎,最終打造移動端AI生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