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清華國學院創辦人,“四大導師”只給他一個人的面子

《民國大師系列·31》

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的盛名可謂盡人皆知, 而有本事把他們都聘請來的人, 自然也不是凡俗之輩。

這個人, 就是吳宓。

(圖:陳丹青作品《清華國學院》, 自左至右: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

吳宓原本是清華外文系的教授, 擅長將中國與西方的文化進行對比, 是第一個將比較文學引入中國的人, 被譽為“中國比較學之父”。 1925年, 清華大學籌建國學研究院, 校長曹雲祥點將吳宓, 因為吳宓曾在哈佛大學留學, 還被譽為“哈佛三傑”之一(另兩傑為陳寅恪、湯用彤), 所以曹雲祥想讓他用哈佛的模式來籌建國學院。

國學對於吳宓來說, 並不是很擅長, 但他並沒有退縮, 而是迎難而上, 短短幾個月時間, 就把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這四位頂尖級的大師給請來了, 轟動了整個學術界。

尤其是聘請王國維最見功力。 王國維曾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

在學界地位極高, 而且當時剛從北大辭職, 因為他不習慣大學的教學方式, 任憑蔡元培百般挽留也堅決辭職。 可想而知, 清華想聘請他, 難度有多大。

這個問題把吳宓也難住了, 論學校的名氣和實力, 當時的清華遠在北大之下;論邀請人的身份和地位, 自己跟學界領袖蔡元培相比更是望塵莫及, 怎麼才能讓王國維心甘情願地來清華呢?

吳宓想了整整三天, 最後橫下一條心, 什麼計謀都不用, 就用自己的誠心去打動他!

那天, 吳宓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 離王國維家遠遠的就下了車, 步行走到門口, 輕輕地敲了三下門, 畢恭畢敬地站在旁邊等著。 等王家的下人把他領進去, 吳宓又沖著王國維畢恭畢敬地鞠了三個躬,

這才把來意說了一遍。 王國維考慮了幾分鐘, 很快就答應了。

後來王國維說, 自己之所以答應來清華,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吳宓的態度。

吳宓雖然貴為國學院主任, 但他卻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秘書”, 心甘情願地為各位教授們服務。 正如馮友蘭所說:“雨僧(吳宓字雨僧)一生,

一大貢獻是負責籌備建立清華國學研究院, 並難得地把王、梁、陳、趙四個人都請到清華任導師, 他本可以自任院長的, 但只承認是‘執行秘書’。 這種情況是很少有的, 很難得的!”

在當時, 吳宓以助人為樂而著稱, 朋友有了困難, 只要跟他說, 他絕不會推辭, 如果幫不上忙, 他會比求他的人還著急。 據有人回憶, 吳宓每到發工資的時候都特別忙, 因為求他的人太多, 他得去郵局給各種各樣的人寄錢。 有一個學生考取了去美國留學的名額, 卻因為家裡沒錢, 想放棄。 吳宓聽說後, 一下子就給了他三百大洋, 還說, 這是送給你的, 不用還。

不過吳宓並不是毫無原則地幫人, 有一次, 一位老師借了他五塊錢, 說一周之內就還,

可一周過去了, 還沒見他還錢, 吳宓就專門跑去他家裡要。 很多人不理解, 說你平時那麼大方, 經常白送別人很多錢, 怎麼這次又斤斤計較起來了呢?吳宓說:“給就是給, 借就是借, 這不是五塊錢的事, 而是信用的問題。 ”

吳宓對《紅樓夢》研究極深, 是國內屈指可數的“紅學”大師, 而且他的講課方式也極有特點, 邊講邊演, 惟妙惟肖, 學生們都說:“聽吳先生的課, 不是聽報告, 簡直是看演出!”

在上世紀40年代, “看”吳宓講《紅樓夢》幾乎成了流行的時尚。 1947年, 吳宓到西安講學, 當地的一些權貴想請他講《紅樓夢》, 吳宓起初沒答應, 後來權貴們又找到他的父親, 讓他的父親來說情, 吳宓這才勉強答應了。 到了會場, 吳宓往台下一打量, 個個交頭接耳, 嬉皮笑臉, 頓時沒了興趣,簡單說了一陣就回家了。他的父親問怎麼這麼快就講完了,他說:“對著他們講紅樓,就像對著牛彈琴一樣,可惜了一把好琴。”

因對《紅樓夢》極為癡迷,向來好脾氣的吳宓還當了一回“惡霸”。

抗戰時,吳宓在位於雲南昆明的西南聯大教書。有一天,昆明街上出現了一家牛肉館,名為“瀟湘館”,因這家店的主人是湖南人,湖南又叫瀟湘,所以起名“瀟湘館”倒也合情合理。但壞就壞在“瀟湘館”還是林黛玉在榮國府時住的地方,結果把吳宓給惹火了——牛肉館竟然叫“瀟湘館”,真是豈有此理!當即拿著根棍子去把人家的店給砸了,還非要讓老闆把店名改了。

老闆知道他是西南聯大的,就去找校長理論。可吳宓這回是真生氣了,死活不認錯,非要逼著老闆把店名改了。真是“流氓有文化,什麼都不怕”,老闆一看惹不起,只得把“瀟湘館”改成了“瀟湘”,吳宓這才勉強同意了。

說起來,吳宓還真是有點倔脾氣。在武漢大學教書時,駐武漢的法國總領事對他仰慕已久,經常請他赴宴。但吳宓對他沒興趣,每次都找藉口婉言謝絕。後來,總領事聽說吳宓喜歡外文書,就特地買了一套,派一個中國僕人去給他送去。這個僕人平時傲慢慣了,對中國同胞愛搭不理的,這次總領事讓他給一個中國人送東西,心裡就很不痛快。到了吳宓家門口,僕人沖著門“咚咚咚”砸了幾下,叫道:“哪個是姓吳的,快出來拿東西,我是法國總領事派來的!”

吳宓正在家裡跟朋友聊天,一聽這話,微微不悅,但也沒說什麼,就打開門,讓他進來了。那人打量了一圈,輕蔑地哼了幾聲。吳宓突然火了,用手杖重重地敲了一下桌子,指著那人道:“你再敢對中國人這麼沒教養,看我不好好教訓教訓你!”

那人嚇了一跳,還嘴硬說:“我可是法國總領事的人,你敢打我?”

吳宓騰地跳起來,舉起手杖就沖了過去,那人一看,連忙扔下書就跑了出去。

旁邊的朋友問他:“你這麼瘦小,他那麼粗大,萬一他跟你動手怎麼辦?”

吳宓說:“這種人是不敢動手的,凡是靠著別人狐假虎威的人,其實都是非常膽小的,你只要比他硬,他就會怕你。”

(圖:年輕時的錢鐘書與楊絳)

吳宓有一個比他還有名的徒弟,叫錢鐘書。對這個徒弟,吳宓是寵愛有加,上課的時候,每次講完一個問題,他都會問錢鐘書:“你有什麼意見?”錢鐘書博覽群書,又年輕氣盛,每次都是指出一大堆問題,吳宓也不生氣。

錢鐘書在清華畢業時,馮友蘭告訴他學校準備讓他留校讀碩士,算是破格錄取,面對這樣的好機會,錢鐘書卻斷然拒絕了,並口出狂言:“整個清華,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人的導師!”

後來有人把這句話告訴了吳宓,吳宓笑笑說:“鐘書的狂,並非孔雀亮屏般的個體炫耀,只是文人骨子裡的一種高尚的傲慢,這沒啥。”

吳宓對毛彥文的苦戀也堪稱絕唱。

吳宓跟毛彥文很早就認識了,在清華讀書時,吳宓的同桌好友朱君毅就是毛彥文的未婚夫,而且他後來的妻子陳心儀也是毛彥文的好友,說起來,毛彥文還算是吳宓跟陳心儀的媒人。不過,當再次遇到毛彥文的時候,吳宓卻突然像發了瘋,不惜拋棄妻子和三個可愛的孩子,像飛蛾撲火一樣地去追求毛彥文,連他的父親都痛駡他“無情無禮無法無天”。

然而,更悲劇的是,其實毛彥文並不愛他,對他一點感覺都沒有,面對吳宓的火烈攻勢,毛彥文能躲就躲,能不見就不見,連他寫的信也是原封不動地退回。後來被逼無奈,毛彥文還嫁給了大她28歲的大佬熊希齡。

吳宓仍然心有不甘,一連寫了38首詩,還公開在報紙上發表,甚至在課堂上也給學生們讀,讓學生們一起體驗自己的痛苦,其中最有名的一首為:“吳宓苦愛毛彥文,三洲人士共知聞。離婚不畏聖賢譏,金錢名譽何足雲。”

好友金岳霖還專門勸他說:“你的詩好不好我們不懂,但其中涉及毛彥文,這就不是公開發表的事情。這是私事情,不應該拿到報紙上宣傳。我們天天早晨上廁所,可我們並不為此宣傳。”結果遭到吳宓的大罵,聲稱:“我的愛情不是上廁所!”

金嶽霖也正因苦戀林徽因而苦惱,知道好友的苦處,就再沒吱聲,乖乖地讓他罵了個痛快。

建國後,吳宓雖然又娶了鄒蘭芳為妻,但他對毛彥文的感情仍然極深,還請人畫了一幅毛彥文的畫像,掛在書房裡,天天欣賞不已。

1999年,有人在臺北採訪毛彥文,說:“大陸出版了《吳宓日記》,裡面有很多關於您的內容,表達了吳宓先生對您的愛慕之情。您有什麼話要說嗎?”已是百歲高齡的毛彥文想了一會兒,最後說了一句:“好無聊。他是單方面的,是書呆子。”

不知道吳宓在天上聽了這話,會作何感想。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頓時沒了興趣,簡單說了一陣就回家了。他的父親問怎麼這麼快就講完了,他說:“對著他們講紅樓,就像對著牛彈琴一樣,可惜了一把好琴。”

因對《紅樓夢》極為癡迷,向來好脾氣的吳宓還當了一回“惡霸”。

抗戰時,吳宓在位於雲南昆明的西南聯大教書。有一天,昆明街上出現了一家牛肉館,名為“瀟湘館”,因這家店的主人是湖南人,湖南又叫瀟湘,所以起名“瀟湘館”倒也合情合理。但壞就壞在“瀟湘館”還是林黛玉在榮國府時住的地方,結果把吳宓給惹火了——牛肉館竟然叫“瀟湘館”,真是豈有此理!當即拿著根棍子去把人家的店給砸了,還非要讓老闆把店名改了。

老闆知道他是西南聯大的,就去找校長理論。可吳宓這回是真生氣了,死活不認錯,非要逼著老闆把店名改了。真是“流氓有文化,什麼都不怕”,老闆一看惹不起,只得把“瀟湘館”改成了“瀟湘”,吳宓這才勉強同意了。

說起來,吳宓還真是有點倔脾氣。在武漢大學教書時,駐武漢的法國總領事對他仰慕已久,經常請他赴宴。但吳宓對他沒興趣,每次都找藉口婉言謝絕。後來,總領事聽說吳宓喜歡外文書,就特地買了一套,派一個中國僕人去給他送去。這個僕人平時傲慢慣了,對中國同胞愛搭不理的,這次總領事讓他給一個中國人送東西,心裡就很不痛快。到了吳宓家門口,僕人沖著門“咚咚咚”砸了幾下,叫道:“哪個是姓吳的,快出來拿東西,我是法國總領事派來的!”

吳宓正在家裡跟朋友聊天,一聽這話,微微不悅,但也沒說什麼,就打開門,讓他進來了。那人打量了一圈,輕蔑地哼了幾聲。吳宓突然火了,用手杖重重地敲了一下桌子,指著那人道:“你再敢對中國人這麼沒教養,看我不好好教訓教訓你!”

那人嚇了一跳,還嘴硬說:“我可是法國總領事的人,你敢打我?”

吳宓騰地跳起來,舉起手杖就沖了過去,那人一看,連忙扔下書就跑了出去。

旁邊的朋友問他:“你這麼瘦小,他那麼粗大,萬一他跟你動手怎麼辦?”

吳宓說:“這種人是不敢動手的,凡是靠著別人狐假虎威的人,其實都是非常膽小的,你只要比他硬,他就會怕你。”

(圖:年輕時的錢鐘書與楊絳)

吳宓有一個比他還有名的徒弟,叫錢鐘書。對這個徒弟,吳宓是寵愛有加,上課的時候,每次講完一個問題,他都會問錢鐘書:“你有什麼意見?”錢鐘書博覽群書,又年輕氣盛,每次都是指出一大堆問題,吳宓也不生氣。

錢鐘書在清華畢業時,馮友蘭告訴他學校準備讓他留校讀碩士,算是破格錄取,面對這樣的好機會,錢鐘書卻斷然拒絕了,並口出狂言:“整個清華,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人的導師!”

後來有人把這句話告訴了吳宓,吳宓笑笑說:“鐘書的狂,並非孔雀亮屏般的個體炫耀,只是文人骨子裡的一種高尚的傲慢,這沒啥。”

吳宓對毛彥文的苦戀也堪稱絕唱。

吳宓跟毛彥文很早就認識了,在清華讀書時,吳宓的同桌好友朱君毅就是毛彥文的未婚夫,而且他後來的妻子陳心儀也是毛彥文的好友,說起來,毛彥文還算是吳宓跟陳心儀的媒人。不過,當再次遇到毛彥文的時候,吳宓卻突然像發了瘋,不惜拋棄妻子和三個可愛的孩子,像飛蛾撲火一樣地去追求毛彥文,連他的父親都痛駡他“無情無禮無法無天”。

然而,更悲劇的是,其實毛彥文並不愛他,對他一點感覺都沒有,面對吳宓的火烈攻勢,毛彥文能躲就躲,能不見就不見,連他寫的信也是原封不動地退回。後來被逼無奈,毛彥文還嫁給了大她28歲的大佬熊希齡。

吳宓仍然心有不甘,一連寫了38首詩,還公開在報紙上發表,甚至在課堂上也給學生們讀,讓學生們一起體驗自己的痛苦,其中最有名的一首為:“吳宓苦愛毛彥文,三洲人士共知聞。離婚不畏聖賢譏,金錢名譽何足雲。”

好友金岳霖還專門勸他說:“你的詩好不好我們不懂,但其中涉及毛彥文,這就不是公開發表的事情。這是私事情,不應該拿到報紙上宣傳。我們天天早晨上廁所,可我們並不為此宣傳。”結果遭到吳宓的大罵,聲稱:“我的愛情不是上廁所!”

金嶽霖也正因苦戀林徽因而苦惱,知道好友的苦處,就再沒吱聲,乖乖地讓他罵了個痛快。

建國後,吳宓雖然又娶了鄒蘭芳為妻,但他對毛彥文的感情仍然極深,還請人畫了一幅毛彥文的畫像,掛在書房裡,天天欣賞不已。

1999年,有人在臺北採訪毛彥文,說:“大陸出版了《吳宓日記》,裡面有很多關於您的內容,表達了吳宓先生對您的愛慕之情。您有什麼話要說嗎?”已是百歲高齡的毛彥文想了一會兒,最後說了一句:“好無聊。他是單方面的,是書呆子。”

不知道吳宓在天上聽了這話,會作何感想。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