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被國君賜死,自殺前說:挖出我的雙眼,我要看著這個國家滅亡

今天要講述的, 是一位國君, 由於不聽手下一位賢臣的忠言, 導致國滅身死的故事, 這是古代中國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這位國君聽信讒言, 賜死這位賢臣, 賢臣自殺前說:“把我的雙眼挖出來, 放在城樓上, 我要親眼看著這個國家滅亡!”, 後來這個國家果然被敵國所滅, 這位賢臣, 就是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 那位國君, 就是吳國國君夫差。

春秋時期形勢圖

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 春秋時期楚國人, 父親伍奢本是楚國太子熊建的太傅(太師教文, 太傅教武), 後來太子建受誣陷, 父親楚平王想處死他, 伍奢因而受牽連, 楚平王聽讒言說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尚、伍子胥文武雙全、很有才幹, 如果不殺將是楚國禍患, 想把兩兄弟也殺了, 於是傳召兩人, 伍尚對弟弟說:“此番前去, 必定有去無回, 我們父子三人將死得毫無意義, 你趕快逃走吧, 他日要為父親和哥哥報仇!”, 於是伍子胥含淚告別兄長,

逃往吳國, 父親、兄長被楚平王殺害。

伍子胥歷盡艱辛, 終於逃到吳國, 受公子姬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禮遇, 推薦給吳國國君, 當時在位的是姬僚(吳國國君姬姓), 他很賞識伍子胥, 派堂弟姬光進攻楚國, 由伍子胥輔助, 伍子胥知道姬光有野心, 想對吳王姬僚取而代之, 於是設計刺殺吳王姬僚, 姬光登上王位, 是為吳王闔閭, 伍子胥成為他的心腹重臣。

影視劇中的伍子胥

西元前506年, 伍子胥率大軍進攻楚國, 同年攻佔楚國都城, 伍子胥沒有忘記當年楚平王殺他父兄的大仇, 於是命人掘開楚平王的陵墓(楚平王於西元前516年病死), 曝光他的屍體, 憤而用鞭抽打三百下洩憤, 伍子胥終於得報父兄大仇。

後來伍子胥為報闔閭知遇之恩, 決心輔助他成就霸業, 闔閭封伍子胥為大夫, 就是在伍子胥的輔助下, 吳國東征西討、南吞北占, 國土不斷擴張, 國力不斷上升, 達到吳國開國以來的鼎盛時期。

影視劇中的吳王夫差

西元前496年, 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大戰, 闔閭不幸中箭, 傷重而死, 死前囑咐兒子夫差, 要滅掉越國, 成就霸業, 並由伍子胥輔助, 西元前494年, 夫差在伍子胥輔助下擊潰越國, 勾踐投降, 伍子胥勸諫夫差徹底滅亡越國, 以絕後患, 但夫差不聽, 放過勾踐, 於是有了“臥薪嚐膽”的故事。

西元前484年, 夫差聽信讒言, 認為伍子胥有謀反之心,

賜他寶劍自殺, 伍子胥對家人長歎:“大王不聽我的忠言, 現在我已經看到吳國滅亡了, 我死後, 把我的雙眼挖出來, 放在城樓上, 我要親眼看著吳國滅亡!”

伍子胥揮劍自殺

西元前473年, 勾踐捲土重來, 擊敗夫差, 吳國滅亡在即, 夫差覺得自己在陰間見到伍子胥會無地自容, 於是把雙眼蒙上後自殺,吳國滅亡,而伍子胥的雙眼,仍然放在城樓上看著這一切。

自古忠言逆耳,多少忠臣良將因此含恨而終,伍子胥的故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倘若夫差肯聽伍子胥所說,歷史又要改寫了。

伍子胥雕像

於是把雙眼蒙上後自殺,吳國滅亡,而伍子胥的雙眼,仍然放在城樓上看著這一切。

自古忠言逆耳,多少忠臣良將因此含恨而終,伍子胥的故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倘若夫差肯聽伍子胥所說,歷史又要改寫了。

伍子胥雕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