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改變乒壇格局的技術——擰拉

無論怎麼評價擰拉的意義都不為過。 正是由於橫板有了擰拉, 所以橫板選手才能夠將自己不擅長的台內擺短技術給直接跳過,

直接和對手開始進行上旋球對抗。 直板本來就必須在台內控制住橫拍不讓其上手, 現在橫板台內直接擰起的話直拍便只能被動的防守, 這球還怎麼打?

雖說直板推擋本身是具有發力功能的, 但推擋本身幾乎沒有旋轉、而且也難以抵禦強烈上旋球的(推擋的板型不是壓著的), 如此一來, 直板選手就只有兩條路可選了:

往死裡側身, 用正手全台沖死橫拍選手;

自己也開發一個反手出來。

第二條路我們都知道, 那就是後來的直拍橫打——橫打的反手是壓板型的。

但是在直拍橫打之前, 直拍運動員不大可能加力推比較強烈的上旋球, 所以只能減力防禦或者變線, 而這個難度有多大, 打過直板的球友們應該都心知肚明。 而橫拍在撥球時的發力本是天生從上往下壓的, 打的就是你上旋球。

如果說橫拍直握是將橫板之短揚長了的話, 則擰拉技術就是在“揚長為更長”, 將反手的天然優勢擴大, 以此來完全壓制住直拍。 所以今天的所有橫板選手們都必須感謝科貝爾, 因為瓦爾德內爾只是將橫板拉回了與直板同台競技的舞臺, 而科貝爾開闢的, 卻是一條徹底壓死直板的道路。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 有如此突出貢獻的科貝爾, 最後一塊世界大賽獎牌都沒拿到, 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標題:《乒壇二十四年(68):擰拉的歷史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