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和順治為何感動這兩位鐵帽子王?

所謂“鐵帽子王”, 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 它源於清代的封爵制度。 大清開國之後, 皇太極為了重賞那些個跟他一塊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們, 就設立了鐵帽子王這麼一說, 把世襲遞降, 改成了世襲罔替。

網路配圖

鐵帽子王和其他親王相比, 享有的特權一是“世襲罔替”, 而“世襲罔替”是指始王無論是親王還是郡王, 其後代總有一人襲封始王最初被封的爵位。 如果襲爵人犯了罪其爵位仍然可由家族其他人員襲封。 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鐵帽子王”。

但是, 有一點我們需要明確, 清初的皇親宗室是先有極大的權力, 才能成為“鐵帽子王”, 而不是成為“鐵帽子王”後, 才有了權力。 清入關初期, 這些被封為世襲罔替的王, 有參與議政權, 基本都是八旗旗主, 也掌握了兵權。

網路配圖

所以如果你認為當上“鐵帽子王”便可以“任性”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可以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多爾袞生前權勢極盛, 清代王公屬下人在北京郊區大量圈地, 多爾袞占地最盛, 也有強迫獻地的舉措。 清朝野史傳說, 多爾袞娶了順治帝的母親, 野史也側面證明了多爾袞的權勢, 順治帝甚至曾稱其為皇父攝政王。 但多爾袞一死, 順治帝福臨就下詔削多爾袞爵位,

撤去廟享, 罷黜宗室地位, 財產入官。 其弟豫親王也被連累。 直到乾隆三十八年, 多爾袞才被乾隆皇帝平反, 追諡為睿忠親王。

網路配圖

咸豐末年, 鄭親王端華與其異母弟肅順受遺詔共理朝政, 但兩人與慈禧不合, 被慈禧太后發動政變,

肅順被殺, 鄭親王端華被賜自盡。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即使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也沒有“免死金牌”。 如果“鐵帽子王”“任性”, 嚴重的, 甚至會被賜死、奪爵。

“鐵帽子王”之所以被稱作“鐵”, 並非帽子是鐵做的, 事實上, 清代親王的頂戴是寶石。 “鐵”的意思指穩定、不改變, 世襲罔替王爵的後代可以承襲爵位, 無需降等。 但這不能代表其地位穩固, 更不用說任性、無法無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