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探秘:楊業鮮為人知的親弟弟與他的後輩

自元代以來, 楊家將的故事流傳甚廣, 主要講的是楊業與他的後代們的故事。 其實在歷史上楊業還有一個親弟弟, 比楊業更早歸降宋朝, 官做的也比楊業更大, 他的後代繼續活躍在宋中期的政治舞臺上。

楊重勳, 是後周麟州刺史楊信次子, 宋雲州觀察使楊業之弟。 楊重勳原名楊重訓, 後因避周恭帝柴宗訓名諱改。 楊信去世的時候, 楊業遠在北漢都城太原, 部下就擁立楊重勳繼任麟州刺史。 楊重勳不久叛周而歸降北漢。 麟州在今陝西省榆林市, 地處西北邊陲, 附近生活著許多少數民族, 被統稱為羌族。

在廣順二年(西元952年)冬天的時候, 羌族圍攻麟州, 楊重勳為了得到支援, 就再次向後周投降, 被任命為麟州防禦使。 自此兄弟二人一個在北漢, 一個在後周。

網路配圖

宋建隆二年(西元961年)三月, 建隆三年(西元962年)四月, 北漢軍兩次侵犯麟州, 均被楊重勳擊退。

楊重勳與緊鄰的府州折家在北漢西北防線上形成了相當的威脅。 乾德五年(西元967年)十二月, 宋太祖趙匡胤升麟州為建寧軍, 而楊重勳也得以升任建寧軍留後, 步入宋軍高級將領行列。

開寶二年(西元969年)五月, 楊重勳與代理府州知州折禦勳同到開封覲見。 府州與麟州相鄰, 折家也世代是府州土豪, 二人的覲見展示了西北地方勢力對中央的尊重, 宋太祖非常高興, 重賞二人, 並讓他們返回舊任。

開寶五年(西元972年)九月, 朝廷為了加強對西北地方的控制力, 採取調西北各地方首領到異地上任的辦法。 其中楊重勳就被任命為保靜軍(今安徽省宿州市)留後, 後升保靜軍節度使。 開寶八年, 楊重勳病逝, 追贈侍中。

楊重勳有一個兒子叫楊光扆, 曾回到麟州, 擔任麟州兵馬都監, 在任上去世。 楊光扆兒子楊琪, 字寶臣。 楊琪雖然出身將門, 但可能是受當時重文抑武思想的影響, 平時特別喜歡讀書, 而且才思敏捷, 為人謙虛謹慎。 古代一人立功, 子孫親戚都會受到封賞。 楊琪因為楊光扆在守邊期間病逝,

被朝廷任命為殿侍。 其伯父楊延昭在河北屢立戰功, 楊琪也得蔭蔽, 逐漸升任至供備庫副使。 後來楊琪又相繼擔任河東、京西、淮南三路負責司法與監察的提刑。 宋仁宗皇祐二年(西元1050年), 楊琪在淮南去世, 年七十一歲。 接下來, 我們重點講楊琪的兒子楊畋。

楊畋, 字樂道, 進士出身。 我們可以發現, 楊業一系多從武, 而楊重勳一系在楊琪時已漸轉文, 楊畋更是直接通過科舉進入仕途。 但畢竟出身將門, 仍不免要接觸軍事, 這是後話。

楊畋在中舉之後, 歷任秘書省校書郎、並州錄事參軍、大理寺丞、嶽州知州。

慶曆三年(1043年), 湖南桂陽監附近的徭族發生嚴重叛亂, 騷擾地方。 十月, 朝廷任命楊畋為湖南提刑, 督軍討捕。

楊畋招募壯士, 深入徭族聚集的各峒。 解釋一下, 峒是指南方各少數民族聚居區域的行政劃分, 一般情況下小於縣。 湖南自宋初結束割據以來, 數十年未曾用兵, 招募的士兵缺乏戰鬥經驗, 越往前走接近敵人, 心裡就越恐懼。 十二月, 宋軍進至一個叫孤漿峒的地方, 前軍失利, 導致全軍潰敗。 混亂中楊畋從山岩上跌落下來, 正好摔在草地上, 才得保住性命。

得到楊畋的敗報,朝廷下詔書給湖南轉運使郭輔之等人,說如果不能以武力平定,可以採取招撫策略。慶曆四年三月,朝廷又派殿中侍御史王絲為湖南體量安撫、提舉捉賊,與楊畋、郭輔之等共同商議平叛。此時楊畋主張剿殺,王絲與其意見相同,郭輔之主張招安,朝中諫官歐陽修、餘靖等支持郭輔之,餘靖更是指責楊畋採取堅壁清野政策,使百姓受苦,建議朝廷“不可重惜楊畋而輕荊南一路百姓”。

在一片反對聲中,王絲與楊畋堅持打擊敵人,徭人多投降,亂勢得到遏制。慶曆五年二月,楊畋因功升任太常博士,賜五品服。十二月,楊畋因部將胡元戰死被問責,降任太平州知州。

得到楊畋的敗報,朝廷下詔書給湖南轉運使郭輔之等人,說如果不能以武力平定,可以採取招撫策略。慶曆四年三月,朝廷又派殿中侍御史王絲為湖南體量安撫、提舉捉賊,與楊畋、郭輔之等共同商議平叛。此時楊畋主張剿殺,王絲與其意見相同,郭輔之主張招安,朝中諫官歐陽修、餘靖等支持郭輔之,餘靖更是指責楊畋採取堅壁清野政策,使百姓受苦,建議朝廷“不可重惜楊畋而輕荊南一路百姓”。

在一片反對聲中,王絲與楊畋堅持打擊敵人,徭人多投降,亂勢得到遏制。慶曆五年二月,楊畋因功升任太常博士,賜五品服。十二月,楊畋因部將胡元戰死被問責,降任太平州知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