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安倍晉三母校的名字竟與中國古代一名將有關,此人究竟是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學時就讀于日本東京成蹊大學, 成蹊大學是日本知名的私立大學。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成蹊大學校名的來源竟和西漢時期著名的將軍李廣有關。 到底為什麼呢, 請聽筆者一一道來。

李廣家世代習武, 英勇善戰。 其祖上李信便是秦朝著名的將軍。 所以他們家一直奉僕射一職, 僕意為主管, 射, 古代重武, 而武又重射。 所以李廣一家能主管射箭之職務在當時是一件十分榮耀的事。 漢文帝十四年, 匈奴大舉進攻蕭關。 李廣以良家弟子身份隨征出戰, 李廣驍勇善戰, 射術精湛。 將數名敵方將領斬于馬下, 名聲漸起。 一段時間李廣與皇帝漢文帝同行, 經常衝鋒陷陣, 又與野獸搏鬥保護漢文帝。 連漢文帝都感歎他生不逢時, 若李廣能生於高祖時代至少可以封一個萬戶侯。

漢景帝即位後升李廣為隴西都尉, 又改任騎郎將。 李廣帶兵打仗經常可以大勝而歸,

是因為李廣足智多謀, 對士兵下屬關切, 下屬都願意跟隨李廣打仗。 有一次匈奴進攻上郡, 漢景帝派自己身邊的宦官隨李廣一起去迎敵, 這名宦官與幾十名騎兵一起在途中遇見了三位匈奴人, 這三位匈奴人箭術十分了得, 不到一會就將宦官所帶的幾十名騎兵射死。 宦官也身受重傷逃到了李廣身邊。 李廣聽後說, 這三名匈奴人一定是射雕的人, 他們沒有馬一定走不遠。 於是就帶手下一百騎兵前去追擊, 不一會李廣便追到了他們, 親自拉弓射箭射死兩人並活捉一人。 正當李廣一行打算將俘虜捆綁帶走時, 發現遠處出現了數千名匈奴的騎兵, 匈奴的騎兵一見以為是李廣他們是誘敵的騎兵,
便馬上開始排兵佈陣。 李廣手下的騎兵嚇的瑟瑟發抖都想轉身趕緊跑, 李廣卻攔下了他們說我們現在跑一定會被當作他們的活靶子, 他們之所以不敢進攻是因為懷疑我們是引誘他們懂得前鋒部隊, 我們繼續前進。 於是李廣他們走到離敵軍還有二裡多地的地方停下腳步開始休息, 這更加加重匈奴的懷疑, 以為漢朝大軍真的在後面埋伏便等到晚上悄悄撤走了。

李廣曾被匈奴人俘虜, 匈奴人說俘虜了李廣一定要活著帶回去。 李廣在路上裝死, 半路突然搶下匈奴一批好馬跑回到自己的部隊。 自此匈奴人見了李廣的部隊更怕了, 還給李廣起了一個外號叫他飛將軍。

西元前119年, 漢武帝發動了漠北之戰, 李廣雖然年長但自告奮勇擔任前將軍與漢軍出塞。 李廣所帶的部隊所走的是曲折難找的路。 結果與衛青所帶的精銳的部隊未能及時會和, 導致失去了抓住單于的機會。 衛青問起李廣迷路的事情想向漢武帝彙報, 以便漢武帝獎罰。 李廣說部隊迷路都是我的責任,

我李廣從軍多年, 馳騁疆場, 怎麼能受到那些筆吏的侮辱。 說罷便拔劍自刎了。 李廣軍中的將士聽到李廣死後皆失聲痛哭。

李廣英勇善戰, 歷經漢文帝, 漢景帝, 漢武帝立下了赫赫戰功。 同時李廣對部下很謙和, 經常與將士一同吃住。 家中節儉, 將財物給予將士。 司馬遷讚歎他為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意思是桃李有芬芳的香氣, 可口的味道, 就算自己不說話也會引得人們紛紛前來, 以至於人們走出一條小路出來。 比喻一個人做好事卻不張揚, 人們就會記住他。 後來日本成蹊大學娶了這句話的成蹊兩字作為校名希望自己的學生也能做像李廣那樣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