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雷·克羅克丨那些吐槽金拱門的人,應該看一看麥當勞創始人的故事

“作為餐飲人, 你是否從商業本質的角度或者是更加具體的市場經濟視角去探究過餐飲這個行業?儘管麥當勞如今在中國的狀況不甚樂觀, 但重溫麥當勞的發家史, 這位52歲開始創業的老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創業者成功應該具有品質, 以及創業項目成功的根本特質。 ”

關於創始人雷·克羅克

出生在美國洛杉磯橡樹園的克洛克, 1917年的時候, 是一個急於上戰場的15歲少年。 為了能在當時的紅十字會做一名救護車司機, 他對自己的年齡撒了個無傷大雅的小謊, 隨即被送到康乃狄克參加培訓。

但他從未離開那裡去過歐洲戰場, 因為之後不久, 一戰就結束了。

克洛克不得不重新開始找工作。 先是一份彈鋼琴的活兒, 到了1922年, 他開始正式為莉莉特利普制杯公司(Lily Tulip Cup Co.)做推銷工作。 這樣一來, 克洛克白天推銷紙杯, 晚上為電臺彈鋼琴。

接下來的17年, 他穿越美國全境,

不知疲倦地推銷這種攪拌器。 時間一晃, 雷·克洛克52歲了, 對於這個日後締造了速食王國的美國人來說, 當時的人生圖景似乎過於沉鬱:兢兢業業的30年推銷員生涯, 看起來可以光榮退休了。

然而在1954年, 他見到了這家專售漢堡的餐館, 及其經營者迪克·麥當勞和馬克·麥當勞兄弟, 並與麥當勞兄弟達成合作, 取得了麥當勞在全美的特許經營權。 從此就跟麥當勞結下不解之緣。 這位自詡的一戰老兵對於自己眼光的信心堅不可摧。 他曾經如此描繪這段往事:“我當時已52歲, 有糖尿病、早期關節炎, 在早年的推銷生涯裡摘除了膽囊和大部分的甲狀腺, 但我始終相信, 生命中最好的時光, 還在前面。 ”

1961年, 克洛克最終說服麥當勞兄弟以270萬美金的價格將餐館轉讓給自己。

他堅信整潔是餐飲業的核心。 從整個店面, 到停車場、廚房地板直到店員的制服, 克洛克不放過任何細節。 此時, 他簡直像個苛求的魔鬼:“如果你有功夫站著, 你就一定有時間收拾整潔。 ”在特色方面, 克洛克幾乎是精益求精。

為一根小小的炸薯條, 歷時十年, 耗資300萬美元, 改良了數百種製作方法, 最終將它炸成了風味獨特的知名食品。

1963年, 麥當勞每家店面門口的氖光燈管上都標識著超出1億隻漢堡的銷售量;同年, 身穿紅條衣服黃色背心的小丑, 雷納德·麥當勞正式亮相。 約翰·馬里亞尼那本著名的《美國人出外用餐》記載說:“自1965年雷納德·麥當勞上了全國性電視廣告, 6年間, 96%的美國孩子記住了他, 遠遠高於當時美國總統的知名度。

隨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麥當勞進入了開掛的克羅克時代:

1963年, 售出1億隻漢堡成就達成。

1965年, 全國電視廣告播放成就達成。

1970年, 1000家店鋪成就達成。

1978年, 5000家店鋪成就達成。

1983年, 克羅克去世, 他沒有看到麥當勞進入中國。

(如今的麥當勞已經成為餐飲界的日不落帝國)

至今,麥當勞已在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30000家店,成為和萬寶路、可口可樂齊名的三大品牌之一。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個人特質在其中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認為雷·克羅克身上可以貼4個標籤:三觀端正、匠人之心、行事激進、忠於內心。

(正在吃漢堡的雷·克羅克)

三觀端正

儘管經營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甚至公司數次置於生死一線,雷·克羅克依然誠實地面對任何人:

即使他被合作夥伴欺騙受到很大的損失之後,並沒有選擇以牙還牙或者用同樣手段從別處找補,而是堅持以正當手段,憑藉往年信譽貸到一大筆款解決了危機。從事後麥當勞的發展成就來看,這點損失不值一提,但如果當年因為此事扭曲了自己的為人,便可能得不償失甚至毀掉公司。

雷·克羅克堅持讓麥當勞的經營者們獲利。他在麥當勞事業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拒絕了別人關於提高管理費,壓榨經營者的提議。這使得麥當勞能夠幾十年上下一心,專注於產品和服務這些真正產生價值的部分。

雷·克羅克堅持以滿足顧客為底線。有人給雷·克羅克演示了如何讓16塊漢堡肉餅變成18塊:將肉餅中間打兩個孔,填入泡菜等配料,省出來的肉可以再做出2個肉餅。此舉卻被雷·克羅克嗤之以鼻。

以上三件事完美詮釋了'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匠人之心

在書中克羅克不厭其煩地描述了很多他改進製作流程和工藝的細節。

在開第一家店時死磕薯條的製作工藝使其達到了麥當勞兄弟的薯條水準,並且將麥當勞兄弟無意間踩對的步驟上升至理論層面。

甚至為了控制供應商的品質,發明了牛肉脂肪含量檢測儀。店鋪檢測超出19%脂肪含量的肉餅,馬上可以退貨,久而久之供應商也就明白怎麼回事開始主動把控供貨品質了。

匠人之心在於'已知其然仍求所以然',再巧妙的方法只有升級到方法論方可穩定輸出,與對手拉開差距。

行事激進

克羅克賣紙杯的時候發現霜淇淋攪拌機的商機,毅然放棄現有職位,負債開啟新事業;在賣了幾乎一輩子霜淇淋攪拌機時遇到麥當勞,又毅然以52歲高齡重新創業;在全美經濟前景看衰之時力排眾議,貸款逆勢大肆擴張店鋪;在所有人認為'牛肉漢堡'才算'漢堡的時候大膽推出'麥香魚'。這大膽激進的作風讓人歎為觀止。

這一條大家見仁見智。做事大膽雖然減小機會,但能夠放大格局,當然,膽肥的前提是心裡有譜。

忠於內心

克羅克年輕時曾因為薪水問題直接跟老闆拍了桌子。

在寫這本書時也絲毫不掩飾對生意上遇到過的卑鄙者的憎惡。

甚至在婚姻上也十分大膽:60多歲時追求喬尼未果,之後與另一女子閃婚,多年後喬尼回心轉意,二人又迅速與各自的伴侶離婚之後結婚。

忠於內心的代價可能是會被各種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評判和聲討,好處是人生的各種不必要的成本和損耗會降到最低。

你可能不知道的麥當勞

以下是優糧生活餐飲合夥人閆寒從書中精心提煉的“八卦”:

麥當勞之父為什麼不姓麥當勞?

當雷·克羅克和麥當勞兄弟達成合作時,大家可能會提出疑問:麥當勞之父不應該是麥當勞兄弟嗎?為什麼是雷·克羅克呢?之後發生的事情給了我們答案:1961年,麥當勞兄弟因為在合作中耍雞賊,被克羅克忍痛以270萬美金收購了全部股份,徹底踢出局。此時麥當勞還沒有什麼入得了眼的發展。

所以,麥當勞確實是親生的孩子,只不過被隔壁老王養大了。

麥當勞從一開始就是個外賣店?

說是外賣不太精准,應該是個外帶店,沒有堂食倒是真的。大家都是開著車去店裡買漢堡薯條然後坐在車裡吃的。一直到開了600家店之後才出現了第一個帶堂食的麥當勞,據說就是兩三張桌子幾個小凳子,腦補沙縣小吃吧。

所以現在之所以麥當勞的堂食和外賣都做得風生水起並且高峰期再忙也絲毫沒有相互絆腳,是因為人家DNA裡本來就是個外賣店。你仔細回憶就會發現麥當勞的堂食和外賣用的包裝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櫃檯之外給了你個地方可以讓你可以坐著吃外賣而已。

麥當勞從一開始就是加盟制?

沒錯,雷·克羅克最早參與麥當勞就是以加盟商的身份。之後在發展過程中,麥當勞也有意控制直營店不得超過總店鋪數的1/3。

這就導致了麥當勞成為一個巨大的利益共同體:所有跟公司沾親帶故的人都是麥當勞的加盟商,甚至包括克羅克的前女友喬尼和她的丈夫(七老八十的克羅克最後也是在加盟商大會上搞定了喬尼)。

連前女友的老公都能和你統一利益,勁往一處使,想不做成事也難哪。

雖然盈利能力不如直營模式,但是特許經營制使得麥當勞的組織結構變得非常堅實,健壯,抵抗住了很多風險和意外。

麥當勞進入中國的時候,麥當勞之父雷·克羅克已經去世多年。我們看到的已經是它很後期的形態了。至於麥當勞是怎樣一路走來的,雷·克羅克用自傳的形式呈現給了我們。

推薦閱讀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

《麥當勞之父的創業冒險》是將麥當勞打造為世界連鎖餐廳的克羅克親筆寫就的自傳,記錄的是另一種人生,另一種教育歷程。作者以52歲高齡開創事業的輝煌,至今令世人刮目相看,並為後世一代代企業家所傾慕學習。激勵人心的內容和經歷,也使《麥當勞之父的創業冒險》成為美國學生歷來必讀的創業、勵志經典圖書。

(如今的麥當勞已經成為餐飲界的日不落帝國)

至今,麥當勞已在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30000家店,成為和萬寶路、可口可樂齊名的三大品牌之一。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個人特質在其中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認為雷·克羅克身上可以貼4個標籤:三觀端正、匠人之心、行事激進、忠於內心。

(正在吃漢堡的雷·克羅克)

三觀端正

儘管經營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甚至公司數次置於生死一線,雷·克羅克依然誠實地面對任何人:

即使他被合作夥伴欺騙受到很大的損失之後,並沒有選擇以牙還牙或者用同樣手段從別處找補,而是堅持以正當手段,憑藉往年信譽貸到一大筆款解決了危機。從事後麥當勞的發展成就來看,這點損失不值一提,但如果當年因為此事扭曲了自己的為人,便可能得不償失甚至毀掉公司。

雷·克羅克堅持讓麥當勞的經營者們獲利。他在麥當勞事業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拒絕了別人關於提高管理費,壓榨經營者的提議。這使得麥當勞能夠幾十年上下一心,專注於產品和服務這些真正產生價值的部分。

雷·克羅克堅持以滿足顧客為底線。有人給雷·克羅克演示了如何讓16塊漢堡肉餅變成18塊:將肉餅中間打兩個孔,填入泡菜等配料,省出來的肉可以再做出2個肉餅。此舉卻被雷·克羅克嗤之以鼻。

以上三件事完美詮釋了'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匠人之心

在書中克羅克不厭其煩地描述了很多他改進製作流程和工藝的細節。

在開第一家店時死磕薯條的製作工藝使其達到了麥當勞兄弟的薯條水準,並且將麥當勞兄弟無意間踩對的步驟上升至理論層面。

甚至為了控制供應商的品質,發明了牛肉脂肪含量檢測儀。店鋪檢測超出19%脂肪含量的肉餅,馬上可以退貨,久而久之供應商也就明白怎麼回事開始主動把控供貨品質了。

匠人之心在於'已知其然仍求所以然',再巧妙的方法只有升級到方法論方可穩定輸出,與對手拉開差距。

行事激進

克羅克賣紙杯的時候發現霜淇淋攪拌機的商機,毅然放棄現有職位,負債開啟新事業;在賣了幾乎一輩子霜淇淋攪拌機時遇到麥當勞,又毅然以52歲高齡重新創業;在全美經濟前景看衰之時力排眾議,貸款逆勢大肆擴張店鋪;在所有人認為'牛肉漢堡'才算'漢堡的時候大膽推出'麥香魚'。這大膽激進的作風讓人歎為觀止。

這一條大家見仁見智。做事大膽雖然減小機會,但能夠放大格局,當然,膽肥的前提是心裡有譜。

忠於內心

克羅克年輕時曾因為薪水問題直接跟老闆拍了桌子。

在寫這本書時也絲毫不掩飾對生意上遇到過的卑鄙者的憎惡。

甚至在婚姻上也十分大膽:60多歲時追求喬尼未果,之後與另一女子閃婚,多年後喬尼回心轉意,二人又迅速與各自的伴侶離婚之後結婚。

忠於內心的代價可能是會被各種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評判和聲討,好處是人生的各種不必要的成本和損耗會降到最低。

你可能不知道的麥當勞

以下是優糧生活餐飲合夥人閆寒從書中精心提煉的“八卦”:

麥當勞之父為什麼不姓麥當勞?

當雷·克羅克和麥當勞兄弟達成合作時,大家可能會提出疑問:麥當勞之父不應該是麥當勞兄弟嗎?為什麼是雷·克羅克呢?之後發生的事情給了我們答案:1961年,麥當勞兄弟因為在合作中耍雞賊,被克羅克忍痛以270萬美金收購了全部股份,徹底踢出局。此時麥當勞還沒有什麼入得了眼的發展。

所以,麥當勞確實是親生的孩子,只不過被隔壁老王養大了。

麥當勞從一開始就是個外賣店?

說是外賣不太精准,應該是個外帶店,沒有堂食倒是真的。大家都是開著車去店裡買漢堡薯條然後坐在車裡吃的。一直到開了600家店之後才出現了第一個帶堂食的麥當勞,據說就是兩三張桌子幾個小凳子,腦補沙縣小吃吧。

所以現在之所以麥當勞的堂食和外賣都做得風生水起並且高峰期再忙也絲毫沒有相互絆腳,是因為人家DNA裡本來就是個外賣店。你仔細回憶就會發現麥當勞的堂食和外賣用的包裝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櫃檯之外給了你個地方可以讓你可以坐著吃外賣而已。

麥當勞從一開始就是加盟制?

沒錯,雷·克羅克最早參與麥當勞就是以加盟商的身份。之後在發展過程中,麥當勞也有意控制直營店不得超過總店鋪數的1/3。

這就導致了麥當勞成為一個巨大的利益共同體:所有跟公司沾親帶故的人都是麥當勞的加盟商,甚至包括克羅克的前女友喬尼和她的丈夫(七老八十的克羅克最後也是在加盟商大會上搞定了喬尼)。

連前女友的老公都能和你統一利益,勁往一處使,想不做成事也難哪。

雖然盈利能力不如直營模式,但是特許經營制使得麥當勞的組織結構變得非常堅實,健壯,抵抗住了很多風險和意外。

麥當勞進入中國的時候,麥當勞之父雷·克羅克已經去世多年。我們看到的已經是它很後期的形態了。至於麥當勞是怎樣一路走來的,雷·克羅克用自傳的形式呈現給了我們。

推薦閱讀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

《麥當勞之父的創業冒險》是將麥當勞打造為世界連鎖餐廳的克羅克親筆寫就的自傳,記錄的是另一種人生,另一種教育歷程。作者以52歲高齡開創事業的輝煌,至今令世人刮目相看,並為後世一代代企業家所傾慕學習。激勵人心的內容和經歷,也使《麥當勞之父的創業冒險》成為美國學生歷來必讀的創業、勵志經典圖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