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吃貨必看!這些高明人專屬的清明美味

芽的綠、鵝的黃……似乎只有到了清明, 春天的氣息才真正濃郁起來, 不少極具春天特色的美食也一一登場。 那麼在高明, 清明節都有哪些傳統美食?

入口角

從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一起, 一直至春分時節止, 高明家家戶戶都有“食角仔”的習俗。 高明的角仔文化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 雖然清明時春分已過, 但是角仔作為一種特色美食, 會成為不少高明街坊清明去踏青掃墓必備的食物。

高明角仔的餡料一般有豬肉、紅蘿蔔、頭菜等, 一口吃起來料足飽滿, 口感清香。 每個角仔的大小是餃子的2-3倍, 成人一般吃五六隻就能頂一頓飯。

艾糍、艾包

艾草, 也叫艾蒿、香艾。 每年清明節前後, 艾草在高明的田頭河邊就很常見啦。 你可能不知道, 這看似野草的植物是可以做成香噴噴的艾糍、艾包!

它的做法也很簡單哦!將粳米或者糯米蒸熟之後拌入艾葉一起舂成米膏, 在中間包些花生或黃糖, 團成一個個綠綠的小粑粑放進鍋裡蒸熟就可以啦。

軟糯的口感, 濃郁的香甜從內溢出, 散發著淡淡的艾草清香。

它是高明人記憶中關於春天最深刻的味覺體驗, 也是在外的遊子心中最濃的一抹鄉愁。

雞屎藤餅

雞屎藤餅, 其實是用一種名叫“雞屎藤”的藤本植物製成的, 雞屎藤葉被揉碎後會有股如雞屎的臭味, 它也因此得名, 但細細聞久了會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清明節前後這段時間, 雞屎藤長得正茂盛, 所以雞屎藤餅也成為這個季節的“寵兒”!

蕎菜

蕎菜是典型的“清明菜”, 因為它是清明前後才會正式上市哦!每次聞到蕎菜炒燒肉的味道, 明仔就知道清明節要來了。

當然還少不了用蕎菜和糯米粉做成的蕎糍了, 外脆裡軟的口感帶著蕎菜獨有的香味,味道簡直一級棒!

松糕

松糕可以說是一種傳統的時令美食。在清明節當天,人們會一早起床做松糕,除了作為早餐之外,還可以用來祭奠祖先。明仔還記得,以前一包松糕粉只需要兩三塊錢,做出來的松糕卻足夠一家人吃了。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用更加精美的小蛋糕和麵包來代替松糕,但是在不少高明人看來,松糕還是不可缺少的。

雞蛋

清明節吃雞蛋?是的!在高明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稱為吃"節蛋"。

在掃墓的時候,人們也會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生命更新,希望祖先們保佑子孫都出人頭地。

清明還有“碰雞蛋”的習俗,小孩子們在這天將煮熟的雞蛋互碰,誰的雞蛋先破,誰就算輸了哦!

燒豬

高明人過清明節,燒豬是必不可少的!高明歷來有金豬祭祖的習俗,大家會以家族為單位,由孝子賢孫們扛著金豬,浩浩蕩蕩地上山掃墓祭祖,以金豬象徵家族興旺,事業紅火,告慰先人在天之靈,以此向先祖表示孝心以及敬意。

皮脆肉嫩的燒豬肉不僅是清明拜祭祖先的必備貢品,還會成為當天家族聚餐必吃的菜式。

螺螄

“清明螺,肥似鵝”、“清明螺,頂只鵝”......你知道在高明有這些說法嗎?其實這些說法來源於過去窮,買不起鵝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後就下河塘摸盆螺螄,用清水養兩天,然後夾去尾端,放點蔥薑辣椒煮熟,肥美的螺螄也能抵得上鵝肉的鮮美。

雖然現在大家的生活水準提高了,不愁沒肉吃,但是不少清明回村踏青的人都會選擇去河裡摸螺,自己親手做一頓鮮美的炒螺。相信摸螺也是很多高明人童年時的美好回憶吧~

簕菜

簕菜,由於其枝節間帶刺,刺呈彎鉤狀,故得其名。它不僅有“野菜王”的稱號,還是清明節數一數二的美食!

最經典的做法就是煮湯——簕菜鯽魚湯!簕菜的味道像青橄欖,甘苦相伴,吃來舌尖湧出一股甘甜和清涼,慢慢地簕菜特有的香味溢滿口腔,其中滋味,確實會讓人上癮!

外脆裡軟的口感帶著蕎菜獨有的香味,味道簡直一級棒!

松糕

松糕可以說是一種傳統的時令美食。在清明節當天,人們會一早起床做松糕,除了作為早餐之外,還可以用來祭奠祖先。明仔還記得,以前一包松糕粉只需要兩三塊錢,做出來的松糕卻足夠一家人吃了。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用更加精美的小蛋糕和麵包來代替松糕,但是在不少高明人看來,松糕還是不可缺少的。

雞蛋

清明節吃雞蛋?是的!在高明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稱為吃"節蛋"。

在掃墓的時候,人們也會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生命更新,希望祖先們保佑子孫都出人頭地。

清明還有“碰雞蛋”的習俗,小孩子們在這天將煮熟的雞蛋互碰,誰的雞蛋先破,誰就算輸了哦!

燒豬

高明人過清明節,燒豬是必不可少的!高明歷來有金豬祭祖的習俗,大家會以家族為單位,由孝子賢孫們扛著金豬,浩浩蕩蕩地上山掃墓祭祖,以金豬象徵家族興旺,事業紅火,告慰先人在天之靈,以此向先祖表示孝心以及敬意。

皮脆肉嫩的燒豬肉不僅是清明拜祭祖先的必備貢品,還會成為當天家族聚餐必吃的菜式。

螺螄

“清明螺,肥似鵝”、“清明螺,頂只鵝”......你知道在高明有這些說法嗎?其實這些說法來源於過去窮,買不起鵝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後就下河塘摸盆螺螄,用清水養兩天,然後夾去尾端,放點蔥薑辣椒煮熟,肥美的螺螄也能抵得上鵝肉的鮮美。

雖然現在大家的生活水準提高了,不愁沒肉吃,但是不少清明回村踏青的人都會選擇去河裡摸螺,自己親手做一頓鮮美的炒螺。相信摸螺也是很多高明人童年時的美好回憶吧~

簕菜

簕菜,由於其枝節間帶刺,刺呈彎鉤狀,故得其名。它不僅有“野菜王”的稱號,還是清明節數一數二的美食!

最經典的做法就是煮湯——簕菜鯽魚湯!簕菜的味道像青橄欖,甘苦相伴,吃來舌尖湧出一股甘甜和清涼,慢慢地簕菜特有的香味溢滿口腔,其中滋味,確實會讓人上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