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江西面積最大的縣,位於三省九縣中心,是黃庭堅故里

江西省, 因西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 全省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 轄11個地級行政區、100個縣級行政區、1個國家級新區。

其中, 修水縣是江西省面積最大的縣。

修水縣境, 商朝時為艾侯國, 春秋時為艾邑, 先後屬吳、楚、越。

西漢時, 置艾縣, 治所在今修水縣西。

新莽時, 西元9年改艾縣為治瀚縣;光武帝複國(25年), 複名艾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 廢艾縣, 併入建昌縣。

唐朝時, 武后長安四年(704年), 分建昌縣設武寧縣, 縣境為武寧縣地;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 析武寧縣西八鄉建分寧縣(即今修水縣、銅鼓縣)。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 于武甯縣置寧州, 轄武甯、分寧兩縣;大德五年(1301年), 分甯縣改稱寧州。

明朝洪武初, 省寧州改為寧縣;弘治十六年(1503年), 升甯縣為寧州。

清朝嘉慶三年(1798年), 改寧州為義寧州。

民國元年(1912年), 改名義寧縣。

1914年, 又改名為修水縣, 因境內修河得名, 沿用至今。

修水縣位於修河上游, 地處幕阜山與九嶺山山脈之間, 是贛、湘、鄂三省、九縣的交界處, 是三個省會城市(長沙、武漢、南昌)的中心點, 自然地理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修水縣下轄19鎮17鄉, 面積4504平方公里, 人口87萬, 是江西省面積最大的縣, 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省定特困片區縣。

東嶺石林

修水是著名的革命老區, 是秋收起義的重要策源地,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在這裡設計、製作並率先升起;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這裡組建, 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第一槍在這裡打響。

五傑廣場

修水縣歷史悠久, 人傑地靈, 是北宋“詩書雙絕”黃庭堅和近現代“陳門五傑”(陳寶箴、陳三立、陳寅恪、陳衡恪、陳封懷)的故里。

黃庭堅(1045年—1105年), 字魯直, 號山谷道人, 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又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又因其書法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相關文章:

江西人口最多的縣(市),被譽為“中國湖城”

江西一個縣級市,因避諱唐朝太子李建成改名

江西人口最少的縣級市,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又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又因其書法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相關文章:

江西人口最多的縣(市),被譽為“中國湖城”

江西一個縣級市,因避諱唐朝太子李建成改名

江西人口最少的縣級市,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