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乃薛仁貴之子,被貶為平民,卻力斬十幾萬敵軍,守住大半山河

自古以來, 好戰者必亡, 好亂者必危。 “和諧”是現在最為熱手的詞彙。 那到底什麼是和諧呢?一味的忍讓, 軟弱, 不吭聲嗎?當然不是, 那到底怎樣我們才能夠有底氣來講和諧這個詞呢?答案也許是我們自身的強大, 才能夠有資本講“和諧”這個詞。 那麼, 在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朝代, 那可真是稱得上“強大”兩個字。 那就是唐朝。

先天二年十月, 僅登基一年的唐玄宗就在驪山舉行了一場規模浩大的軍事演習。 二十萬大軍, 旌旗連亙五十餘裡, 各軍嚴陣以待, 排兵佈陣, 陣型齊整, 士氣昂揚, 唐玄宗更是意氣風發, 揮斥方遒, 不禁豪氣萬千, 親自擂鼓助陣。 可是就在這時, 意外發生了。 兵部尚書郭振元不知搞什麼名堂, 突然說有事要奏。

唐玄宗根基尚未穩固, 對其不敢有絲毫怠慢, 便准奏, 可誰料想, 屁事沒有, 下方唐軍見鼓停, 急忙收攏陣型, 一下陣型大亂。 唐玄宗看著剛才還意氣風發的軍隊, 這麼一會就亂成散沙, 真是氣煞也。 當即下旨斬立決, 無奈一眾大臣求情求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啊, 只得流放長沙。 可是這口惡氣沒出啊, 便找了一個替罪羔羊唐紹撒氣, 本想其他大臣一求情, 也就罷了, 誰想到右金吾將軍李邈行動迅速,

話音剛落, 便喊道, “遂斬之”。 恨得唐玄宗牙根都癢癢, 後來終於找個機會把李邈給除了。

話說大軍此時成了一盤散沙, 陣型大亂, 唯獨這兩支軍隊整整齊齊, 蓄勢待發, 統帥這兩支軍隊的將軍一個叫薛訥, 一個叫解琬。 唐玄宗看後很是欣喜, 派人宣二人覲見,

卻未想到, 二人治軍嚴謹, 閒雜人員禁止入內。 唐玄宗對此大加讚賞, 特意嘉獎, 稱二人有漢代名將周亞夫之風。

解琬年事已高, 我們先暫且不談。 這個薛訥是何許人也呢?他就是一代名將薛仁貴的長子, “薛丁山”的原型。 薛訥得到武則天的重用,

屢立其功, 這次軍事演習又深得唐玄宗歡心, 次年就被任命為主帥抵禦契丹。 但無奈天氣炎熱, 酷暑難耐, 大敗於契丹, 被削去官職。 可是, 薛訥沒有因此而消沉, 憑著保家衛國, 好男兒義不容辭, 在吐蕃入主中原時, 以平民身份奮力抵抗, 生擒吐蕃將領六指鄉彌洪, 繳獲器械牲畜無數, 頗有“戰狼”風範。 後被任命為涼州鎮軍大總管, 駐守涼州, 年邁, 解甲歸田。

文/凡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