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2017年 PC等電子硬體價格上漲真凶找到了!原來是它

進入2017年以來, PC硬體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

首先是SSD因3D NAND轉型產能不足進而漲價, 接下來是虛擬貨幣大熱導致顯卡漲價, 再然後是記憶體因智慧手機大量出貨漲價, 總之就是一個關鍵字:漲價!

其實, 不止是PC硬體, 與半導體相關的產業鏈2017年基本都在漲價。

2017年年初, 魅族宣佈旗下Note5中的16GB和32GB版本手機價格上漲100元, 漲價原因來自BOM成本上漲。 (BOM中文意為物料清單, 通俗的講BOM就是對某一產品的產品結構、工藝流程等進行整合。 通過BOM單, 可以很清晰知道一款手機的主要配件的成本價格, 在其他行業中, BOM價很少對外公佈。 )隨後聯想、小米、魅族、樂視、金立均已宣佈對其在售產品進行價格調整, 紛紛開啟漲價模式。

這樣的電子產品漲價行情不僅讓消費者需求變低, 也有悖摩爾定律的“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 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

這場漲價風波的元兇, 就是全球矽晶圓價格上漲。

漲價元兇:全球矽晶圓價格上漲

無論是PC也好, 智慧手機也罷, 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的原材料:矽晶圓。

矽晶圓是指矽半導體積體電路製作所用的矽晶片, 由於其形狀為圓形, 故稱為晶圓。 CPU, FLash和DRAM都是使用晶圓切割而成(不同晶圓用途不同)。

前幾年矽晶圓的價格非常穩定, 但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突然漲價10%。

據瞭解, 12寸拋光矽晶圓(polished)原本合約均價為每片50~60美元, 外延矽晶圓(epitaxial)為每片80美元, 第一季均調漲10%幅度。 20納米以下高階矽晶圓原本合約均價約120美元, 第一季已調漲至10美元至130美元左右。

第二季度矽晶圓價格繼續上漲,

累計漲幅已超過兩成, 自7月開始的第3季合約價再調漲一成左右。

雖然矽晶圓占半導品產品成本也只不過才5~6%, 相較過去在90納米世代, 此輪矽晶圓漲價對廠商的成本有限, 但面對現今半導體體量如此龐大的市場而言, 矽晶圓漲價對電子產品的價格影響還是非常巨大的。

矽晶圓價格為何上漲?

矽晶圓價格上漲實際上還是矽晶圓廠對未來市場需求低估所導致的。 雖說矽晶圓是高新科技產業, 但是相比晶片製造商而言, 矽晶圓的利潤還是非常低的。

前些年, 各大矽晶圓廠幾乎都在虧損, 所以不願意提升矽晶圓產能。 近幾年高階制程熱潮崛起, 對矽晶圓規格要求進一步提高, 但尷尬的是雖然矽晶圓產能過剩, 能提供10、7納米規格矽晶圓的廠商卻少之又少, 讓高階制程矽晶圓變成一貨難求, 加上全球瘋狂擴產3D NANDFlash, 以及大陸半導體12寸廠擴建潮, 更讓全球矽晶圓陷入瘋狂缺貨窘境。

本輪矽晶圓價格上漲並不是此前的小陽春, 它的真正本質的意義是2016年開始科技產品飛速發展形成的供給需求差所形成。本輪矽晶圓漲價所引發的整個半導體產業鏈意義非常深遠,我們也很難去預估其最後對科技產業將產生哪些巨變。

但可以預見的是,矽晶圓漲價引發的記憶體供貨緊張,並形成漲價需求。同時成本的上漲可以傳導至消費級晶片廠商和終端手機廠商,所以電子產品漲價週期將長達3-5年之久,這場漲價最終買單的只能是普通消費者。

國產矽晶圓能破解漲價困局

矽晶圓可以說是現代半導體行業的基石,但中國在這方面很落後。

據媒體統計,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矽晶圓廠主要集中在前五大供應商手中,包括信越半導體、升高、環球晶、Silitronic、LG等,全球市占率已達92%,其中勝高是台積電最大供應商。

大陸廠商能否崛起,破解國人受制於人的漲價之苦呢?

矽晶圓需求提升,供應量短缺,為國產矽晶圓帶來了新的機遇。

目前國產半導體中規模最大的12英寸是上海新昇半導體生產企業。現在上海新昇已完成月產一萬片的工藝研發配置,預計到今年年底可達月產12萬片的產能規模,第三期目標為達到月產60萬片的產能規模。

而福建宏芯此前也曾有意收購全球第四大矽晶圓供應商Silitronic公司,但出於某種未知原因並未成功。

雖然現在中國大陸在矽晶圓上還屬於摸著石頭過河,矽晶圓的製作工藝也還比不上國際廠商,但目前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投入增加,矽晶圓需求的急劇增加和國產化的推動,以北方華創、中微、福建宏芯、上海新昇為代表的矽晶圓廠商迎來了提升機遇,中國矽晶圓正在崛起!

現在中國正在全力佈局半導體產業,從最基礎的晶圓、到3D NAND Flash顆粒、再到DRAM顆粒,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未來我們將不再受制於人,使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產品。電子產品漲價之苦,今後將不會再出現。(來源銷售與管理)

本輪矽晶圓價格上漲並不是此前的小陽春, 它的真正本質的意義是2016年開始科技產品飛速發展形成的供給需求差所形成。本輪矽晶圓漲價所引發的整個半導體產業鏈意義非常深遠,我們也很難去預估其最後對科技產業將產生哪些巨變。

但可以預見的是,矽晶圓漲價引發的記憶體供貨緊張,並形成漲價需求。同時成本的上漲可以傳導至消費級晶片廠商和終端手機廠商,所以電子產品漲價週期將長達3-5年之久,這場漲價最終買單的只能是普通消費者。

國產矽晶圓能破解漲價困局

矽晶圓可以說是現代半導體行業的基石,但中國在這方面很落後。

據媒體統計,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矽晶圓廠主要集中在前五大供應商手中,包括信越半導體、升高、環球晶、Silitronic、LG等,全球市占率已達92%,其中勝高是台積電最大供應商。

大陸廠商能否崛起,破解國人受制於人的漲價之苦呢?

矽晶圓需求提升,供應量短缺,為國產矽晶圓帶來了新的機遇。

目前國產半導體中規模最大的12英寸是上海新昇半導體生產企業。現在上海新昇已完成月產一萬片的工藝研發配置,預計到今年年底可達月產12萬片的產能規模,第三期目標為達到月產60萬片的產能規模。

而福建宏芯此前也曾有意收購全球第四大矽晶圓供應商Silitronic公司,但出於某種未知原因並未成功。

雖然現在中國大陸在矽晶圓上還屬於摸著石頭過河,矽晶圓的製作工藝也還比不上國際廠商,但目前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投入增加,矽晶圓需求的急劇增加和國產化的推動,以北方華創、中微、福建宏芯、上海新昇為代表的矽晶圓廠商迎來了提升機遇,中國矽晶圓正在崛起!

現在中國正在全力佈局半導體產業,從最基礎的晶圓、到3D NAND Flash顆粒、再到DRAM顆粒,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未來我們將不再受制於人,使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產品。電子產品漲價之苦,今後將不會再出現。(來源銷售與管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