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滸好漢喝酒前為什麼要先燙燙?

“燙一壺老酒”這話聽著就古色古香。 酒燙熱了喝, 自古以來國人喝酒的一大特色。 關羽溫酒斬華雄, 賈寶玉喝冷酒被薛寶釵教訓, 水滸裡的好漢吃飯都是燙一壺熱酒, 那麼為什麼要把酒燙燙再喝?追根尋源, 有這麼幾個緣由:

一是生存條件決定拒絕冷飲。 中國是東方農耕文化, 男耕女織是這種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關鍵字。 自夏建立, 中國有了國家開始, 作為農耕文明的後裔, 中國人長期以植物類食物為主, 生冷飲食就會傷到脾胃。 所以吃的喝的都要熱了, 酒是高級飲品, 自然的要燙熱了喝。

二是為了更盡興。 古時候釀酒技術並不高, 在民國以前基本屬於憑經驗釀酒階段, 人們喝的都是低度酒, 包括黃酒、米酒, 一應酒類飲品。 低度酒燙熱了喝起來會上頭快, 一口悶下去立馬會有熏熏然感覺;高度酒燙熱了會使酒精揮發一些, 可以喝的多點。

三是對儀式感的注重。 古人喝酒與喝茶一樣, 都有儀式, 燙酒就是喝酒的一項重要儀程。 儀式感能使活動和人本身昇華更高層面, 不管味道如何, 起碼的禮儀還是要做到的, 這也體現了中國自古對明確禮儀制度的尊崇和敬意, 這都是大有學問, 而不可亂為的, 更昭示了古人精緻和細膩的生活狀態。

四是健康養生的需要, 體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質。 古代中國的農耕文明, 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 表現了一種“和平”的文化特徵。 無論低度酒、高度酒, 只要是純糧食釀造酒, 性質都是暴烈的, 只是程度不同。 燙酒就是減少這烈性子, 讓酒性溫和一些, 喝的時候更舒服。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人與自然、與萬事萬物和諧相處。

所以, 喝酒最好要燙熱再喝, 這不僅僅是一種味覺的體驗, 更是一種中華文明歷史文化的彰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