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看不感興趣的書時特別容易犯困?

早在兩千年前孔子就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人們認識一個事物, 接受一門知識, 首先來自興趣。 學生對學習有興趣, 學起來就輕鬆愉快, 思維也最積極、最有效, 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 興趣可以使大腦皮層處於優勢興奮中心, 從而使大腦處在一種較為活躍的狀態。

從另一方面來講, 興趣實際上是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 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下, 大腦內多巴胺的釋放會增加, 而多巴胺釋放的增加, 會使得負責高級認知功能的前額皮層活動增強。

因此, 當看自己感興趣的書時, 這種興趣會調動你的學習動機, 提高你的閱讀欲望。 同時, 這種興趣使你在閱讀中感受到的是一種享受, 是一種積極的情緒感受, 從而也使你的大腦更加活躍。

反之, 當看自己不感興趣的書時, 就會提不起精神, 沒有閱讀欲望, 容易犯困。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有的時候拿到一本很愛看的書, 走路也看, 吃飯也看, 不看完都捨不得睡覺。 還有一些時候, 必須溫習某些書, 可是你對著它不一會兒就覺得眼皮越來越重, 頭越來越沉;而一推開書, 你又精神抖擻了。 這究竟是為什麼?

如果你看書學習時容易犯困, 該怎麼辦呢?古人有過“頭懸樑”“錐刺股”的舉動, 讓疼痛使自己從瞌睡中醒來繼續讀書。

我們今天知道, 犯困與興趣缺乏、大腦皮層興奮程度下降有關, 所以要注意興趣培養, 並且合理用腦。 低落的情緒不利於大腦運轉, 因此儘量不要讓學習與疲勞、不愉快之類的字眼建立聯繫。 在困倦的時候, 適當休息, 或者做一些輕鬆愉快的事情, 在大腦功能得到恢復以後再開始學習。 此外, 不同課程的書交替閱讀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這樣可以使大腦皮層中的興奮灶從一個區域轉移到另一個區域, 不同的腦區輪換著得到休息, 人就不那麼容易感到疲勞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