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操控好!空間大!有四驅!還不貴!為什麼這些車就是賣不火?

斯巴魯屬於日本二線品牌, 從用戶數量無疑很小眾, 馬自達則是從小眾開始邁入大眾。 每次試駕這些品牌, 留言區的活躍度,

跟這些車的銷量很不成比例, 都是異常活躍。 尤其是在斯巴魯XV的視頻裡, 我隨口提到了跟CX-4的比較, 有朋友覺得意猶未盡。 這類二線品牌, 由於個性鮮明, 都會有一班忠實粉。 它們在買車時, 真的會非這個品牌的車不買, 即以車迷心態去買車, 而非斤斤計較的消費者。

作為車迷, 哪怕不去買車, 都喜歡在網上流覽車方面的內容, 還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看法。 以至於這些品牌, 銷量雖小眾, 但網路上的反映卻非常熱烈。

以20萬左右的預算, 可以選到斯巴魯XV、馬自達CX-4和三菱歐藍德。 三款車共性很多, 內飾都是不怎麼上檔次。

哪怕像斯巴魯XV, 在換代時已經很盡力拋掉上代的塑膠感, 但依然難以有高級感。 裡面的中控螢幕, 後裝感都非常強, 跟自己去汽配城買的差不多。 畢竟這類廠商資金實力有限, 不像大廠商那樣, 會去專門設計一套自己的多媒體介面。 尤其是斯巴魯, 為了降低售價, 都是低配車報關, 入港後再加螢幕上去。 不過這類“後裝”系統, 也有自己的優勢, 就是功能齊全貼地氣。 大廠商的多媒體系統, 介面雖好看, 但功能跟進往往慢半拍。

斯巴魯XV在用上新的SGP平臺後, 行駛品質有了質的飛躍。 在濾震方面的表現, 能和大一級的SUV去拼, 例如說三菱歐藍德。 沒錯, 我一直說斯巴魯和三菱的底盤很像。

走日常好路時, 它們的質感不出眾, 估計是襯墊用得不是太下本。 可是當路面越來越爛, 它們的強大就體現出來。 尤其是廣州最近那種施工路面, 開XV和歐藍德簡直可以放心踩油沖著過。 類似這種特性的車, 還有福特福睿斯、傳祺GS4, 以及改款後的CS75。 沒錯, 自主品牌在這方面挺懂中國需要。

斯巴魯和三菱的底盤特性,有時真懷疑跟它多年玩拉力有關。至於馬自達CX-4,就屬於比較典型的公路底盤。懸掛動作挺伶俐,但看到大坑依然要設法去避。最初馬自達被詬病底噪大,包括CX-4在內的新車,都對這方面做了很大的改進。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駕駛樂趣,單論駕控感覺,我覺得斯巴魯XV能排到第一。XV開起來很像掀背車,而且是偏運動那種掀背車,整台車異常靈活。其實馬自達CX-4也有類似感覺,可是CX-4方向盤沒有什麼路感回饋。斯巴魯XV還是像老一輩運動車,轉向偏沉,拿在手裡時,心會比較踏實。

以上純屬個人喜好,畢竟馬自達是有意而為之。這代馬自達追求的是自然無感,讓你輕描淡寫地把彎給轉了,非極限狀態下都不會跟你去溝通太多。包括最近聲稱能減少轉彎時方向盤修正幅度的GVC系統,有沒有用另當別論,但宗旨很符合上面提到的無感。上面說到,斯巴魯駕駛能排第一,基於單論駕控感受。源于斯巴魯XV只有2.0L動力,還要拖著個全時四驅,加速只能說僅僅夠用。哪怕是CX-4的2.0L版本,加速都會比XV精神得多。

之前我拿雅閣2.0L來跟凱迪拉克ATS-L討論,惹來了很多聲音,這裡我又來給斯巴魯XV說幾句。現在“這屆”斯巴魯車型,喜歡把油門調很沖,一點就竄出去。新一代XV則比較循序漸進,油門壓深一點,我才跑快一點。整個動力非常“跟腳”,在車流裡你能準確微調跟前車的距離,在適合時候再一腳油門把握稍瞬即逝的超車空間。CX-4的AT也是上等之作,可是降擋帶來始終是陡增的發力。這裡只是說流派,喜歡誰就對號入座,不要說我整天為CVT辯駁。

竟然把歐藍德晾在一邊,論駕駛樂趣,歐藍德畢竟是台尺寸更大的車,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或許拿三菱下一級的勁炫來討論,會更加合適。可是三菱勁炫在轉向上,又跟另一個日本二線品牌車型很像,就是鈴木維特拉。它們的公路性都很好,懸掛在過彎時都能“頂天立地”。可是轉向都不是快比例類型,屬於那種不挑逗你開快,但開快又能應付過來的車。

最後作為一個車迷,很感激這類偏小眾品牌的存在,假如馬自達真出臺後驅的阿特茲,我將感激涕零地奉上全部積蓄……

斯巴魯和三菱的底盤特性,有時真懷疑跟它多年玩拉力有關。至於馬自達CX-4,就屬於比較典型的公路底盤。懸掛動作挺伶俐,但看到大坑依然要設法去避。最初馬自達被詬病底噪大,包括CX-4在內的新車,都對這方面做了很大的改進。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駕駛樂趣,單論駕控感覺,我覺得斯巴魯XV能排到第一。XV開起來很像掀背車,而且是偏運動那種掀背車,整台車異常靈活。其實馬自達CX-4也有類似感覺,可是CX-4方向盤沒有什麼路感回饋。斯巴魯XV還是像老一輩運動車,轉向偏沉,拿在手裡時,心會比較踏實。

以上純屬個人喜好,畢竟馬自達是有意而為之。這代馬自達追求的是自然無感,讓你輕描淡寫地把彎給轉了,非極限狀態下都不會跟你去溝通太多。包括最近聲稱能減少轉彎時方向盤修正幅度的GVC系統,有沒有用另當別論,但宗旨很符合上面提到的無感。上面說到,斯巴魯駕駛能排第一,基於單論駕控感受。源于斯巴魯XV只有2.0L動力,還要拖著個全時四驅,加速只能說僅僅夠用。哪怕是CX-4的2.0L版本,加速都會比XV精神得多。

之前我拿雅閣2.0L來跟凱迪拉克ATS-L討論,惹來了很多聲音,這裡我又來給斯巴魯XV說幾句。現在“這屆”斯巴魯車型,喜歡把油門調很沖,一點就竄出去。新一代XV則比較循序漸進,油門壓深一點,我才跑快一點。整個動力非常“跟腳”,在車流裡你能準確微調跟前車的距離,在適合時候再一腳油門把握稍瞬即逝的超車空間。CX-4的AT也是上等之作,可是降擋帶來始終是陡增的發力。這裡只是說流派,喜歡誰就對號入座,不要說我整天為CVT辯駁。

竟然把歐藍德晾在一邊,論駕駛樂趣,歐藍德畢竟是台尺寸更大的車,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或許拿三菱下一級的勁炫來討論,會更加合適。可是三菱勁炫在轉向上,又跟另一個日本二線品牌車型很像,就是鈴木維特拉。它們的公路性都很好,懸掛在過彎時都能“頂天立地”。可是轉向都不是快比例類型,屬於那種不挑逗你開快,但開快又能應付過來的車。

最後作為一個車迷,很感激這類偏小眾品牌的存在,假如馬自達真出臺後驅的阿特茲,我將感激涕零地奉上全部積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