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詩人的話真的不可信嗎?

自古以來, 詩人的話當不得真, 據說這是古訓, 為何古人會傳下這樣的訓言, 我想很多人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因為大家都知道詩人在古代可是很崇高的, 古人怎麼會說詩人的話當不得真呢?

那麼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解惑, 據說在唐朝一位詩人作詩雲:“舍弟江南沒, 家兄塞北亡。 ”領導見了, 很是哀憐, 說, 想不到你家裡如此不幸。 不料想這位詩人答道, 沒有的事, 我只不過是做詩而已。 所以後人嘲笑這位仁兄, 說, 既然是做詩何必把自己兄弟全搭上, 為什麼不寫“嬌妻伴僧眠, 美妾入禪房”?

不過, 雖然如此,

還是有人拿詩人的話當真的。 同樣是唐朝, 唐宣宗時候, 令狐為相, 推薦詩人李遠為杭州刺史, 唐宣宗說, 我聽人說此人有詩曰“長日唯消一局棋”, 這樣的人, 能治理好地方嗎?令狐回答說, 詩人的話, 當不得真的。 兩下僵持了半晌, 最後唐宣宗說, 先讓他上任幹著, 看緊著點, 以觀後效。 乖乖, 差點因為一句詩, 丟了好大的一個肥缺。

唐宣宗

可是唐朝畢竟是唐朝, 皇帝雖然把詩人的 話當了真, 也不過是擔心詩人光顧著下棋耽誤了公事。 可是到了宋朝就不一樣了。 王安石變法, 大才子蘇軾寫了幾句詩發發牢騷而已, 結果卻被禦史摘出, 說他誹謗新政,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反對改革, 於是就被逮捕下獄, 好在宋朝祖制不殺大臣, 蘇軾最終得以保全小命, 發往遠惡潮濕的黃州做團練副使。

蘇軾

詩人的話, 要是撞到了政治的槍口上, 終於回事惹出禍來的。 一眨眼到了明朝,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就大興文字獄, 不過, 倒楣的大多都是一些地方上的小詩人沒名氣的那種, 上書寫什麼“生民作則”之類的話拍馬屁, 不幸拍在了馬腿上, 朱元璋用鳳陽話把“作則”誤會成了“做賊”, 結果拍的人紛紛掉了腦袋。 真格的詩人, 因為做詩丟命的好像還沒有。

朱元璋

可能是因為明朝採用特務統治, 錦衣衛、東西廠特務密探神出鬼沒, 詩人的詩興未免有些稍減, 所以大家一哄而起就去寫小說了。 洪武十五年, 朱元璋剛剛興完大獄, 殺了宰相胡惟庸並三萬余名大小官員, 廢了宰相, 自己既當國家元首, 又做政府首腦, 天天累得半死, 不得已從翰林院找來幾個老儒, 幫他處理公務, 其中一個名叫錢宰, 年事雖高,

但辦事寫東西還算讓皇帝滿意, 算是最得朱元璋寵愛的一個“秘書”。 一天散朝回家, 忽然吟詩一首:“四鼓咚咚起著衣, 午門朝見尚嫌遲。 何時得遂田園樂, 睡到人間飯熟時。 ”第二天上朝, 見過皇帝, 朱元璋說:你昨天做得好詩, 不過, 我並沒有嫌你呀, 何不改“嫌”為“憂”呢?老錢宰嚇得一個勁地磕頭, 餘生估計一個字的詩也寫不出了。

到了清朝, 皇帝進步了, 就有愛詩如命的, 像乾隆一個人作的詩傳下來的據說就有四萬餘首。 不過他一愛詩不要緊, 詩人的腦袋可就有點危險了, 幾十上百的文字獄出來了, 連“清風不識字, 何故亂翻書”這樣的風月詩句, 也被上綱上線為惡毒攻擊清朝皇帝的“盛世修書”。 詩人的話, 還就是被真真切切地當了真。

乾隆皇帝

在小編看來,詩人的話也不是所有的都不能信,但也不能全信,一袋糧食總有那麼些陳芝麻爛穀子,詩,所以一切事物都要辯證的去看待!

乾隆皇帝

在小編看來,詩人的話也不是所有的都不能信,但也不能全信,一袋糧食總有那麼些陳芝麻爛穀子,詩,所以一切事物都要辯證的去看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