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不僅僅是家用和越野那麼簡單!全承載與非承載式車身區別在哪?

縣長說車: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老司機吐槽現在的車底子軟, 不耐造, 跟以前的車子壓根沒法比。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 很大的原因是對現在的車身構架覺得不滿, 老一輩的人普遍認為有大樑的車子才皮實、靠譜, 而且他們還很主觀的認為有大樑的車才更高級、更舒服。 很明顯, 這些想法都是很片面的, 今天, 會長就來跟大家聊聊關於全承載與非承載式車身的話題。

怎麼區分非承載和全承載?

首先大家要知道兩者的定義, 非承載式車身和承載式車身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前者有剛性車架(又稱大樑),

整個底盤的部件都承載在車架上, 車身可以直接跟底盤分離開來;而後者則是所有的底盤部件都承載在車身上, 無車架設計。

承載與非承載式的特點

在汽車發明的初期, 非承載式車身就出現了, 可以說它是最原始的車身結構。 大樑底盤的存在, 可以讓整個車體的剛性非常強, 相應地, 它的抗扭能力、承載能力以及耐用性都要比普通的承載式車身要好。 因此, 非承載式車身現在還廣泛應用於一些載重卡車、硬派越野車上。

但是, 也正由於獨立大樑的存在, 採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車輛, 它的底盤比較高, 行駛舒適性會比較差, 我們俗稱“開大船”就是這種質感。 而且, 非承載式車身還有個致命的短板就是車身整備品質非常重, 明顯與現在汽車所追求的燃油經濟型是相違背的。

隨著汽車製造技術的進步, 人類將承載式車身從賽車領域引入了家用車領域。 承載式車身的有缺點正好跟非承載式車身互補, 它的抗扭能力和承載能力很差, 但它有著重心低、車身輕等特點。 對於不追求載重和高強度越野的家用車來講, 全承載式車身的到來簡直就是福音。

優缺點只有相對沒有絕對

很多人都被傳統的固有思維所誤導, 只要非承載式車身, 他們就認為操控差, 不舒適, 而承載式則是不耐造, 越野性能差。 我們都知道, 理論上的東西都是紙上談兵, 實際感受怎樣那都得體驗過才知道。 現在的汽車底盤好壞, 很大程度上是取決與設計和調教。

就拿老款的路虎攬勝運動版(下面稱攬運)來舉例子, 它和老款的發現是同樣的底盤架構, 但兩車的形式質感完全不在一個水準。 攬運在兼顧一定越野性能的同時, 把所有的調教精力都花在了舒適上, 它不僅僅在車身連結處使用高級的橡膠墊, 而且還加入了類似於減震器一樣的物件, 使它能很好地過濾掉一些底盤傳到車身的震動, 也正是這些細節的設計, 讓它整體的乘坐舒適性達到高端SUV的水準。

再來看一個軟變硬的例子,三菱帕傑羅家族向來都是越野領域的悍將,但最新一代的V97車型卻採用了承載式車身,而它在普通承載式車身的嵌入了多橫樑梯形車架的結構,這就很好的平衡了承載式車身與非承載式車身的短板,既保證了乘坐舒適性,又避免了車身剛性的下降。

總結

從目前汽車的發展趨勢來看,非承載式車身在家用車領域正不斷地被淘汰,它的特性確實與目前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有點相斥,但我認為,更多的是因為現在的底盤設計水準以及調教技術的提升,它已經完全能夠使承載式車身去應付各種複雜的路況以及使用條件。

讓它整體的乘坐舒適性達到高端SUV的水準。

再來看一個軟變硬的例子,三菱帕傑羅家族向來都是越野領域的悍將,但最新一代的V97車型卻採用了承載式車身,而它在普通承載式車身的嵌入了多橫樑梯形車架的結構,這就很好的平衡了承載式車身與非承載式車身的短板,既保證了乘坐舒適性,又避免了車身剛性的下降。

總結

從目前汽車的發展趨勢來看,非承載式車身在家用車領域正不斷地被淘汰,它的特性確實與目前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有點相斥,但我認為,更多的是因為現在的底盤設計水準以及調教技術的提升,它已經完全能夠使承載式車身去應付各種複雜的路況以及使用條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