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朝國力與唐朝國力對比誰強5

專家們詬病為「軍事軟弱」的宋朝, 對外戰爭(交戰規模萬人以上, 不包括統一戰爭和國內戰爭)的勝率超過了70%;而被認為是軍事最強盛的唐朝卻在對外戰爭中勝少負多。 (本人看了《新唐書》《舊唐書》《宋史》《遼史》《金史》《元史》《西夏書事》《續資治通鑒長編》《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續資治通鑒》《宋會要輯稿》等書籍統計出來的, 能力有限, 或有錯漏, 但>70%是沒問題的。 )

說到《澶淵之盟》, 大家感覺就跟提《南京條約》差不多。

《澶淵之盟》的內容大體上有這麼兩條: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 以後, 誰家的皇帝年紀大, 誰家皇帝就是哥哥。

二、宋每年向遼供歲幣銀十萬兩, 絹二十萬匹。 雙方開展自由貿易。

第一條, 今天看, 這不但不是不平等, 甚至是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的。

第二條, 今天大家罵條約不平等, 主要原因應該是這第二條, 但是, 從另一個角度去想想:十萬兩白銀是個什麼概念, 大宋的歲入, 是一億兩, 打宋遼戰爭, 每年軍費是五千萬兩!

關鍵在於第二條的第二款, 兩國開始自由貿易。 這“歲幣+自由貿易”可太厲害了。

遼國除了賣羊賣馬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產品可以輸出給宋, 而宋的每一種商品都是遼需要的。 開始遼還賣一些馬, 後來發現大宋的騎兵越來越多, 就不敢再賣馬了, 蕭太后下令誰出口馬, 殺誰全家, 結果, 邊境貿易從一開始就變成一邊倒的對宋貿易巨額逆差。

大遼收的歲幣, 到年底全被大宋賺的乾乾淨淨, 每年還倒賠。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 歲幣更像今天中央支援邊疆建設的財政補貼。

大遼不懂經濟, 後來就乾脆不發行貨幣了, 反正發行出來, 也沒老百姓認, 即使大遼皇帝本人也覺得只有大宋的錢才是真正的錢。 要了大遼老命的貨幣戰爭, 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開始了。 結果是, 一百年雙方無戰事, 大遼的財富通過貨幣戰爭, 源源不斷輸入大宋。 大宋的先進文化傳播滲透進了大遼的每一個毛孔。 金滅遼, 大宋跟金打了一下, 發現也打不過金, 就跑到南方繼續與金玩貨幣戰爭, 大金不知是計, 接受了“歲幣+自由貿易”的遊戲規則, 也放棄了貨幣發行權, 全國繼續使用大宋的貨幣,

結果一百年後, 大金也虛得不行了。 今天的古代錢幣收藏界, 很難找到遼和金的銅錢, 反倒是宋的銅錢既品質好, 又款式多, 數量多的比清代的還便宜, 就是這場曠日持久三百年的貨幣戰爭的遺跡。 蒙古滅金後南侵, 大宋的群臣拒絕議和, 非要PK蒙古, 結果, 漢族的歷史從此走入黑暗。

其實歷史上蒙古人最初是想跟大宋繼續“歲幣+貿易”遊戲的, 只不過價碼要的比金高了, 價碼再高, 它也是要用大宋鑄的幣, 可惜啊!!!

宋朝通過鑄幣, 實際掌握了北方的財政權。 北方的原材料與勞動剩餘價值, 通過自由貿易和使用南方的鑄幣, 源源不斷的輸入南方, 換回南方的商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這種壯觀的南北貨幣戰爭,

持續了整個遼、金與宋對峙的三百年歷史。 宋亡的自身原因是什麼? 癥結在於“家天下”的政體本身。 儘管趙匡胤以其超人的智慧設計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政治制度, 但他卻無法保證自己的子孫能和自己一樣雄才大略、知人善任, 能夠和自己—樣勤國是, 勵精圖治。 綜觀兩宋驚人相似的滅亡, 無不與他的不肖子孫道德淪喪和戰略失誤有關。

道德淪喪。 古今中外, 幾乎所有王朝和國家的衰亡都從道德淪喪開始, 兩宋也不例外。 由於北宋歷經了政治上從積極改革到意氣用事再到私欲橫行, 軍事上從求勝心切到戰而不利再到一味求和, 文化上從寬厚仁和到故步自封再到寡廉鮮恥, 最終無可奈何走向衰亡的過程。

而到了南宋, 連改革的勇氣都沒有了(南宋諸君, 除了宋高宗, 大都平庸), 守著半壁江山在主戰還是主和的爭論中逐漸走向荒淫無恥、腐化墮落。 而這一切問題的出現, 都指向於當權者的道德淪喪。 支撐有宋一代精神脊樑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和“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士人風骨”。 這種風骨, 在北宋表現為蘇軾筆下的“浩然之氣”:“是氣也, 寓於尋常之中, 而塞乎********, 不依形而立, 不恃力而行, 不待生而存, 不隨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為星辰, 在地為河嶽, 幽則泣鬼神, 而明則複為人!” 在南宋表現為文天祥筆下的“天地正氣”:“天地有正氣, 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 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 沛乎塞蒼冥, 是氣所磅礴, 凜冽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 生死安足論!” 然而到了北宋和南宋末期, 擁有“士人風骨”的社會精英,幾乎全部被排斥在了權力核心之外。當朝君臣尤其是士大夫的無恥,造成“亂自上作”,“敗自下生”,“社會灰化”,統治面臨崩潰的邊緣。蔡京之流之于宋徽宗,賈似道之流之于宋度宗,將人世間驕奢淫逸、荒唐無恥之事發揮到了極至。宋徽宗身為一國之君居然夜出狎妓,賈似道身為宰相卻把鬥蟋蟀當成軍國重事,說明這個王朝道德淪喪到了何種程度! 而兩宋的悲劇在於,當朝君臣的無恥造成了兩宋的滅亡,而在野的社會精英卻成為抗敵救亡的中堅力量(那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頁。宋朝是仁人志士、英雄豪傑輩出的時代,而中國歷史上兩次漢奸高潮出現在明末和抗日戰爭時期),但是最終無力回天。

擁有“士人風骨”的社會精英,幾乎全部被排斥在了權力核心之外。當朝君臣尤其是士大夫的無恥,造成“亂自上作”,“敗自下生”,“社會灰化”,統治面臨崩潰的邊緣。蔡京之流之于宋徽宗,賈似道之流之于宋度宗,將人世間驕奢淫逸、荒唐無恥之事發揮到了極至。宋徽宗身為一國之君居然夜出狎妓,賈似道身為宰相卻把鬥蟋蟀當成軍國重事,說明這個王朝道德淪喪到了何種程度! 而兩宋的悲劇在於,當朝君臣的無恥造成了兩宋的滅亡,而在野的社會精英卻成為抗敵救亡的中堅力量(那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頁。宋朝是仁人志士、英雄豪傑輩出的時代,而中國歷史上兩次漢奸高潮出現在明末和抗日戰爭時期),但是最終無力回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