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你經歷的艱難困苦,不必哭天抹淚,其他人只是在經歷中選擇沉默

你經歷的艱難困苦, 不必哭天抹淚, 其他人只是在經歷中選擇沉默

別以為, 只有你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痛苦挫折, 只有你一出生就註定了一生奔波。

看著別人風花雪月, 看著別人一帆風順, 看著別人瀟灑自如。

而自己, 仿佛被世界拋棄, 總是生活艱難, 諸事不順, 於是抱怨, 於是哀嚎, 於是委屈。

塵世的喧囂下, 有多少人, 就有多少事, 就有多少痛, 就有多少斷腸人。

活著, 就是要痛一痛的。 有聲有色地活過, 其實就是有滋有味地痛過。 當然了, 有時候, 你覺得痛, 不是你有多苦, 有多委屈, 只是覺得自己很可憐, 很無助, 很孤單。

痛也是怕比較的。 了斷痛的一種方式是比較。 把自己的痛放到萬千的人群中, 比完了, 你也就放下了。

你生意失敗, 別人已經跳樓;你妻離子散, 別人孤獨終老;你疾病纏身, 別人生來殘疾。

在芸芸眾生的痛苦裡, 你才會發現, 自己的這點痛, 真的不算什麼。

從理論上講, 我們身邊是60億人。 但, 這一輩子, 我們最多活在60個人中間。 而讓你至愛與至痛, 至喜與至悲, 至生與至死的, 最多不過幾個人。

這幾個人, 才是你的世界。

所以, 更多的人, 更多的事, 你都不必去在意。 在意的越多, 就會沉陷得越深, 就會糾纏得越久, 就會被折磨得越苦。

簡單點。 簡單便是快活。

心的愉悅, 有兩重境界:一曰飽, 一曰滋潤。

塵俗中有些事, 譬如, 掙大錢, 謀重權, 贏盛名, 鮮花掌聲, 轟轟烈烈, 這種讓心靈愉悅的狀態, 即為飽。 但飽了之後, 愉悅便不再是愉悅, 而只剩下刺激了。

塵俗中的另一些事, 譬如, 喝茶, 訪山, 看雲, 賞月, 風敲葉響, 雲動鳥驚, 這種讓心靈愉悅的狀態, 即為滋潤。 滋潤給心靈的感受是, 不厭, 不膩, 不絕。

這個世界上, 凡是跟功利有關的事, 于心靈, 你只可以喂飽它, 卻不能滋潤它。

有時候, 能容下多少他人, 就能擁有多少快樂。

換一個說法就是, 你跟多少人作對, 就是跟自己本該擁有的多少快樂作對。

有的快樂是自生的。 有的快樂, 是與他人和諧相處中獲得的。

結怨, 會疼;周旋, 會累。 有時候, 退一步, 妥協一點, 甚至投降一次, 都不算什麼, 但你會一下子找到輕鬆快樂的自己。

生活沒那麼複雜。 你把自己搞複雜了, 爛攤子, 也只好自己去收拾。

更多的人, 關注的是你有多少錢, 有多少套房子, 在哪裡上班, 有什麼職位, 有多深的社會背景。 因為, 從世俗的角度衡量, 這才是有用的東西。

同樣是炫耀, 你要是說這些東西, 會贏得豔羨、仰慕甚至是尊重。 但是, 你若跟別人說, 你每天看過多少次螞蟻奔走, 賞過多少次晚霞流逸, 聽過多少鳥叫, 聞過幾次花香, 你的內心有多安寧, 你的靈魂有多快樂, 大家認為你, 不過是無聊罷了。 因為, 在他們看來, 這些都是無用的東西。

這個世界的價值體系已經亂了, 但, 你最好不要亂。 學會放下一些東西吧, 譬如那些不必要的面子, 譬如那些無所謂的虛榮。

這樣做, 你就是最好地疼惜了自己。

其實, 你放下了當前的欲望, 會發現, 你也同時收穫了未來的安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