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散文:心中最美的地方

心中最美的地方

寶茜

一、外灘的夜晚

三月外灘的夜晚是喧鬧非凡的, 耀眼奪目的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燈光交織在了一起。 炫麗的光華吞噬了夜空上的一覽小月,

沒有微弱星光的一席之地, 整個夜空就是一塊灰暗的面板。 而夜空下的外灘已撐起屬於自己的一個不夜天。 紅了高樓大廈, 綠了馬路兩邊的尚未吐綠的樹梢。 連來來往往的人群都晃動著五彩繽紛的身影。 一江春水隨風浪起, 片刻難得安寧, 人群三三兩兩的結伴, 如風的無處不在, 有急有緩, 如潮起潮落, 如江水的奔騰滔滔不息。 不容靜候靈歸, 而去靜讀天下, 只能依附潮湧, 隨波而流。 只是偶爾風起雲湧小小的喧騰, 倒是自己一種被觸動後的年輕。

一颼颼, 江邊的凜風, 拂面而過, 透著冰心的涼, 沁入了筋骨。 渾身有種一絲不掛而又無處可逃的難堪與摧殘。 一股寒流的突襲, 十分惦念已被送往乾洗店,

那些棉衣的溫暖。 一艘艘燈火闌珊的船舶駛過身邊, 掀起層層波浪, 送來江水淡淡的腥味。 試想當年《上海灘》的馮程程是不是乘上這艘燈火闌珊的船舶在內心千百破碎之後去了法國, 留下那首歌, 讓後人視為經典的一直傳唱:浪奔浪流, 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淘盡了世間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 浪裡分不清歡笑悲憂, 成功失敗, 浪裡看不出有沒有。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似大江一發不收, 轉千灣轉千灘, 也未平復此中爭鬥, 又有喜又有愁……

其實, 在這滾滾江水的面前, 一切恩恩怨怨都如此的渺弱而靦腆。

路過“和平飯店”, 感覺仍有當年黑幫老大的打打殺殺的血腥味。 “和平飯店”並不和平, 當年的黃金榮、杜月笙為生存之道與對手一次次的火拼廝殺。 而最後勝算的杜月笙殺出一條血色的輝煌之路, 在這坎坎坷坷的路途上鋪上一條鮮紅色的地毯, 迎娶他一個又一個心愛的女子, 當然也包括京劇翡翠精英孟小冬。 一代才女佳人就此託付終身。

 東方明珠塔就在江的對岸,

亭亭玉立, 登高望遠, 見證繁華似錦的一幕幕, 而新生建築卻無法游離老上海的篇篇滄桑經歷。 備受關注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目前已經完工, 即將正式開業。 據悉, 該建築總高度632米, 結構高度580米。 地上127層, 地下5層, 總建築面積57.6萬平方米, 是一座集辦公、酒店、會展、商業、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垂直城市。 上海中心大廈將成為上海新地標, 並刷新了上海新高度。

上海真絲大王老布店, 依然在淮海路上矗立了上百年, 無論是老上海還是如今的上海的女人們, 無論老少貧窮富貴, 她們都喜愛而追逐著旗袍的魅力。 如今進入此店已不只僅僅是上海女人, 有全國各地的女人, 也有世界各地的女人,

都會在此量身訂做一身屬於自己的嫵媚動人的旗袍。 特別上海女人, 一生沒有幾身合體的旗袍, 哪還是上海女人嗎?一卷卷綾羅綢緞、絲帛玉錦擺放櫥窗裡, 一件件千姿百態, 色彩絢麗長短不一的旗袍掛滿店鋪的衣櫃。 依然是上海百年的繁華似錦, 絢麗妖媚的靚點, 而今愛旗袍的女人, 越來越多, 走出國門, 獨具世界服飾的民族風情。

十裡洋場煙花地, 上了年紀的人大都明白, 之所以稱為十裡洋場, 那是因為人稱它是東方巴黎, 是西方冒險家的樂園;這裡洋人橫行, 洋貨充斥;這裡具有濃郁的西洋風情。 上海故城北門外一裡餘, 有一條洋涇浜。 它是黃浦江的支流, 英法租界的界河。 它的北面為英租界, 南面為法租界, 美租界則在虹口。 在那個國破山河在的年代,雖然山河尚在,而只能由別人為你做主。當不了家,做不了主,自然沒有尊嚴而言。

 二、武康路

上海市的徐匯區,有一條雅致幽靜的柏油小路,路面不寬。優雅之中溢流著幽深的韻味,如同一位資深感知的上海女人,一身書卷氣之外,夾雜著一份清瘦。

此路名為武康路,長約1公里,兩邊的法國梧桐樹蔥蔥次第排列,不寬的柏油路面,被茂密的梧桐樹捂得嚴嚴實實的,陽光透下稀疏的光影,總是一絲不苟的灑向小路兩邊的各有千秋的洋樓上。沒有月圓的夜晚,獨自走在這小路,格外的陰森,只能憑藉路燈的闌珊帶來了一絲的溫馨。在當年的上海,這裡一直是法租界裡最為典型的高級住宅區。

這天的下午,與孩子們手挽著手,漫步在此。 從熱鬧的淮海中路一拐進武康路,你立刻有一種穿越了百年時光的感覺,半圓的羅密歐陽臺、木質的百葉窗、斜坡大屋頂、寬敞的露臺,都掩映在濃密的梧桐濃蔭裡。這裡薈聚了法國文藝復興建築、英國鄉村別墅、西班牙式洋房和地中海式建築,一向有“小型住宅萬國建築群”的美譽,是上海最具歐陸風情的小街之一。它還是一條濃縮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在這裡住過的文武政要、商界精英和文化名人數不勝數。小路兩旁的每一個庭院與樓房,幾乎都見證了一段段歲月的傳奇。漫步于武康路上,是很愜意的事情。只是這天的風很狂飆。吹亂了髮型、衣衫不說,它帶著針刺,猛烈地刺入了腦漿,整個腦門清疼清疼的,鑽進了衣內,整個身軀有著一絲不掛的冰冷。三月的上海,依然是乍暖還寒。

武康路南接淮海路,北連華山路,它們都是上海熱鬧異常的街道,但武康路卻能保持其獨有的寧靜。在武康路上漫步,你完全感受不到都市車水馬龍的喧鬧,那些歷經百年滄桑的洋房別墅,低調從容,沉靜優雅,片刻間就能讓躁動的心安定下來。在上海,你很難找到這樣一個地方,既風雲變幻,又雅致清幽,既有濃郁的歐陸風情,又不失傳統風骨。那些叱吒舊上海的達官貴人、軍閥政要、洋商富賈、名流學者、愛國志士紛紛寓居於這裡,使其形成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

提起武康路,總是要與武康路的法國梧桐連在一起。其實,我對法國梧桐,一點都不感興趣,是不喜歡它們在種子裡飄散出來的那種毛茸茸的屑。絨乎乎之間帶著硬硬的心,落在身體上,帶來躁癢的不悅。平坦的柏油路面上,細細微微的縫隙間都塞滿了這融融乎乎的絮。

我喜歡垂柳,而一般的柳樹都生長在水邊。婀娜的身姿,她也有絮,而她的絮綿綿的,柔柔的,帶著春天的溫暖。白白的又像雪花,那是陽春裡的桃花雪了。

 三、 女兒的校園

女兒的校園很美。美的,居然在泱泱數千年的文字辭藻裡,我竟然找不到精確而華麗的詞彙來喻意,只有一個“美”字了得。美的,讓我真想成為她芊芊學子的其中一個。送女兒去讀研那些天的情景,歷歷在目。

那天早上,當女兒推著箱子背著書包下了樓,我侄女牽著我家的狗狗(我一直喊它醜兒)送到大門口,就在我和女兒坐上車的那一刻,我家的醜兒撕心裂肺地叫了起來,侄女無奈把它抱在了懷裡不停地撫慰著,車子開走了,醜兒淒厲的叫聲仍在繼續,在耳邊纏繞,在心頭回蕩,在這一刹那間,女兒的眼睛紅紅的……

那年的元月七號,天空中飄著清冽的冬雨。淅瀝的雨滴,帶著刺骨寒凜的痛,華麗轉身,凝眸冰淚,風更是一把冷颼颼的刀,在面頰上、手掌上肆意劃來劃去。侄女開著車,女兒抱著剛滿四十天的醜兒來到了家中。剛剛考完試的女兒,從此有了事情可做。其實,我一開始是不喜歡養狗的,很多年以來,我一直有輕微潔癖的毛病。可我為了能讓女兒有份責任感,有份擔當。我只能勉強接受。一切還好,事態正是向我所渴望的去發展。醜兒吃喝拉撒的每一天,都由女兒精心地照料,一直守著它。在醜兒已經十月有餘時候,女兒要離開它了。我們不懂醜兒的語言,而醜兒天崩地裂般的嘶鳴,我們都懂醜兒的心。此景,我心酸酸的……

女兒的學校,座落在上海蘇州河畔。

蘇州河為黃浦江主要支流,是上海境內僅次於黃浦江的第2大河。因發源于蘇州附近的松陵地區,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吳國境內,故稱之為“吳淞江”。吳淞江源出太湖瓜涇口,穿過江南運河,流經吳江、蘇州、吳縣、昆山、嘉定、青浦等縣市,在上海市區外白渡橋附近注入黃浦江。蘇州河全長125公里,河面平均寬度約40~50米。是上海通往江蘇南部主要水上交通線和上海市區重要航道。

 很久以來,上海就有“滬上八景”之說,海天旭日,黃浦秋濤,龍華晚鐘,吳淞煙雨,石樑秋月,野渡蒹葭,鳳樓遠眺,江皋霽雪。“吳淞煙雨”指的就是蘇州河。可以說,蘇州河是上海歷史的一面鏡子,是插在上海軀體內檢測上海生命與活力的體溫表。她的清與濁,濁與清,清清濁濁,濁濁清清,都準確而又細緻地顯示出上海的起落與榮衰。

如果說蘇州河是位滄桑老人,而她卻一直飄落著雋逸生生不息的幽香。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上海女人們,胭脂粉末裡依然浸染著她芳華。那氣息不是淺薄,而是濃郁綿厚的底蘊。依在蘇州河畔的柳樹下,我沉思著,似乎看到了張愛玲孤芳清韻的身影,還有她冷豔的紅唇。當年她非常想在這所大學讀書,而最後不知為何原因,卻去了香港就讀,也許是追隨那段不堪回首的情緣。而又有誰知,上海的蘇州河畔,更多的紅顏若雪,癡男怨女而煙花易冷呢。

女兒的宿舍,是三層老上海式弄堂,青磚紅瓦。坐在女兒的床邊就能清晰看到蘇州河。 伸手仿佛就觸及到河邊的垂柳。一條曲曲折折,蜿蜒迤邐的碎石小路緊緊地依偎在河邊,朝著正反方向無限地伸延。兩岸的垂柳不知在此矗立了多少年,有的已經累彎了腰,婀娜多姿的模樣溫婉可親,很想依依將其掬入懷抱。也許正是她們見證了百年老校的滄桑歷程。九月裡,上海的垂柳依然環擁著柳浪聞鶯的浪漫情調,只是柳葉已不似初春嬌豔欲滴的嫩綠了。

女兒的學校,前身是聖約翰大學,美國人創建的。當年的鄒韜奮,林語堂,宋子文、宋子安在此就讀。現在學校名為《華東政法大學》,學校的刑法、法律史等專業課程教學品質,均位居全國的首席。法律的健全與權威,更是一個國度榮衰的體測儀。女兒入學時專業分數,以及複試分數也位居全國首位。那幾天,我一直流連在校園裡,心裡起起伏伏。女兒是我生命的延續,我沒有給孩子溺愛,沒有給孩子嬌縱。我只給了她讀書的良知,給了她信仰的精進。做為母親,我只能如此。我可以深藏一個母親的慈祥,我卻從未放下對女兒的嚴格要求。很多個徹夜難眠之際,我也很多次反復捫心自問,做為一位母親,我是不是有些冷漠心狠了?老話說:富養女、窮養兒。

 女兒是位非常戀家戀母的孩子。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讓她讀書,很早就讓她上了學。現在雖然是讀研,卻是她第一次遠離了家門。四年大學在家門口讀完畢業,一直在我的身邊。讀研這一年,她才剛滿二十周歲。人生若只如初見,而身在異鄉為客的情景之下,女兒卻給了我意外的驚喜與心酸。與女兒獨處的那幾天裡,她居然把我當作了孩子,無微不至呵護著我,一會:媽媽,您渴嗎?於是從包裡拿出水杯,送到我的手中。一會:媽媽,您想吃什麼?到了吃飯時,不停為我夾菜。一會:媽媽,您累嗎?捶捶我的背、捏捏我的肩。一會:媽媽,您在這裡多留幾天吧,我想您……迄今,我的護膚品都是女兒為我選購。

幾天以後,我已完成了送女兒入學的行程。動車即將行駛,檢票口上面的彩色欄板上,明亮的字元已經提示,要開始檢票了。可女兒依然賴在我身邊不肯離去,我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她回學校去,明早就要開學典禮,還有好多事情在等著她,可她總是推三阻四地逗留在我身邊,我有些急躁……女兒見我火了,只好轉身離去,她緩緩地慢慢的走向地鐵口,一步三回頭,看著我,一直在看我……令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至到女兒的身影先是模糊,再渺茫,直到最後女兒的身影徹底消失了,我再也無法釋懷,再也無法控制自己,除去淚流與心酸,我已無從選擇……

此生,我愧欠女兒很多。我是一位很嚴厲的母親。女兒小的時候,我的工作性質非常嚴峻與繁忙,做了十多年大案重案的刑警兼預審員,歷練了我的固執己見雷厲風行的急脾氣。小學二年級的女兒便自己去上學,自己放學回家。脖子上總是系著我們家門的鑰匙。那是紅色的毛線編織成的紅色繩結,那是我為她編織毛衣時剩下的毛線,她用好幾股湊一起編織成的紅繩,栓在家門鑰匙的尾巴上的小洞眼裡,圓圓的一個小紅圈,系在女兒細細的脖子上。這一系就是幾年,直到她讀了初中。女兒小時候生了病,自己去社區門診所打針,每次等女兒病癒之後,早出晚歸的我,去診所付了賬就這樣完事了。我從沒有去抱抱她,親親她。寒暑假裡,除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以外,我每天還要為她佈置三十個成語、五首詩詞。那時幾歲的女兒可以把《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每天不管我下班多晚,不管我有多麼疲憊,我總是檢查她默寫背誦的情況,如果達不到我的要求,她立刻就跪在我面前,一邊淚流、一邊複讀。在她讀初中時,她的一篇作文在省市裡獲了獎,她的老師在班裡問她,為什麼詩詞鑒賞的功底如此深厚?女兒只回答一句:我的唐詩宋詞與成語,都是在膝蓋疼痛中銘記於心的。我一直把女兒當成男孩子去養。對她的器重與期盼,其實她一直都明白。

 在返家的動車上,我哭了一路,怎麼也止不住,那是開了閘的洪水,如何凝滯?只是等女兒二十歲之後,等女兒離開了我,而在那一刻才來釋放傾瀉。我回顧著那一朝一夕的艱辛,那一絲一縷,絲絲縷縷裡的牽念與酸痛……此刻我的眼睛似七月的水蜜桃。一種熟透後紅彤彤水靈靈的樣子。只好從包裡取出墨鏡,戴上。那一刻我才明白,有一種母愛也可以不喜言表,卻如大地一般深沉而厚重。其實,世上美的地方數不勝數,名貴學校也不計其數。有女兒的地方,才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作者:寶茜

在那個國破山河在的年代,雖然山河尚在,而只能由別人為你做主。當不了家,做不了主,自然沒有尊嚴而言。

 二、武康路

上海市的徐匯區,有一條雅致幽靜的柏油小路,路面不寬。優雅之中溢流著幽深的韻味,如同一位資深感知的上海女人,一身書卷氣之外,夾雜著一份清瘦。

此路名為武康路,長約1公里,兩邊的法國梧桐樹蔥蔥次第排列,不寬的柏油路面,被茂密的梧桐樹捂得嚴嚴實實的,陽光透下稀疏的光影,總是一絲不苟的灑向小路兩邊的各有千秋的洋樓上。沒有月圓的夜晚,獨自走在這小路,格外的陰森,只能憑藉路燈的闌珊帶來了一絲的溫馨。在當年的上海,這裡一直是法租界裡最為典型的高級住宅區。

這天的下午,與孩子們手挽著手,漫步在此。 從熱鬧的淮海中路一拐進武康路,你立刻有一種穿越了百年時光的感覺,半圓的羅密歐陽臺、木質的百葉窗、斜坡大屋頂、寬敞的露臺,都掩映在濃密的梧桐濃蔭裡。這裡薈聚了法國文藝復興建築、英國鄉村別墅、西班牙式洋房和地中海式建築,一向有“小型住宅萬國建築群”的美譽,是上海最具歐陸風情的小街之一。它還是一條濃縮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在這裡住過的文武政要、商界精英和文化名人數不勝數。小路兩旁的每一個庭院與樓房,幾乎都見證了一段段歲月的傳奇。漫步于武康路上,是很愜意的事情。只是這天的風很狂飆。吹亂了髮型、衣衫不說,它帶著針刺,猛烈地刺入了腦漿,整個腦門清疼清疼的,鑽進了衣內,整個身軀有著一絲不掛的冰冷。三月的上海,依然是乍暖還寒。

武康路南接淮海路,北連華山路,它們都是上海熱鬧異常的街道,但武康路卻能保持其獨有的寧靜。在武康路上漫步,你完全感受不到都市車水馬龍的喧鬧,那些歷經百年滄桑的洋房別墅,低調從容,沉靜優雅,片刻間就能讓躁動的心安定下來。在上海,你很難找到這樣一個地方,既風雲變幻,又雅致清幽,既有濃郁的歐陸風情,又不失傳統風骨。那些叱吒舊上海的達官貴人、軍閥政要、洋商富賈、名流學者、愛國志士紛紛寓居於這裡,使其形成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

提起武康路,總是要與武康路的法國梧桐連在一起。其實,我對法國梧桐,一點都不感興趣,是不喜歡它們在種子裡飄散出來的那種毛茸茸的屑。絨乎乎之間帶著硬硬的心,落在身體上,帶來躁癢的不悅。平坦的柏油路面上,細細微微的縫隙間都塞滿了這融融乎乎的絮。

我喜歡垂柳,而一般的柳樹都生長在水邊。婀娜的身姿,她也有絮,而她的絮綿綿的,柔柔的,帶著春天的溫暖。白白的又像雪花,那是陽春裡的桃花雪了。

 三、 女兒的校園

女兒的校園很美。美的,居然在泱泱數千年的文字辭藻裡,我竟然找不到精確而華麗的詞彙來喻意,只有一個“美”字了得。美的,讓我真想成為她芊芊學子的其中一個。送女兒去讀研那些天的情景,歷歷在目。

那天早上,當女兒推著箱子背著書包下了樓,我侄女牽著我家的狗狗(我一直喊它醜兒)送到大門口,就在我和女兒坐上車的那一刻,我家的醜兒撕心裂肺地叫了起來,侄女無奈把它抱在了懷裡不停地撫慰著,車子開走了,醜兒淒厲的叫聲仍在繼續,在耳邊纏繞,在心頭回蕩,在這一刹那間,女兒的眼睛紅紅的……

那年的元月七號,天空中飄著清冽的冬雨。淅瀝的雨滴,帶著刺骨寒凜的痛,華麗轉身,凝眸冰淚,風更是一把冷颼颼的刀,在面頰上、手掌上肆意劃來劃去。侄女開著車,女兒抱著剛滿四十天的醜兒來到了家中。剛剛考完試的女兒,從此有了事情可做。其實,我一開始是不喜歡養狗的,很多年以來,我一直有輕微潔癖的毛病。可我為了能讓女兒有份責任感,有份擔當。我只能勉強接受。一切還好,事態正是向我所渴望的去發展。醜兒吃喝拉撒的每一天,都由女兒精心地照料,一直守著它。在醜兒已經十月有餘時候,女兒要離開它了。我們不懂醜兒的語言,而醜兒天崩地裂般的嘶鳴,我們都懂醜兒的心。此景,我心酸酸的……

女兒的學校,座落在上海蘇州河畔。

蘇州河為黃浦江主要支流,是上海境內僅次於黃浦江的第2大河。因發源于蘇州附近的松陵地區,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吳國境內,故稱之為“吳淞江”。吳淞江源出太湖瓜涇口,穿過江南運河,流經吳江、蘇州、吳縣、昆山、嘉定、青浦等縣市,在上海市區外白渡橋附近注入黃浦江。蘇州河全長125公里,河面平均寬度約40~50米。是上海通往江蘇南部主要水上交通線和上海市區重要航道。

 很久以來,上海就有“滬上八景”之說,海天旭日,黃浦秋濤,龍華晚鐘,吳淞煙雨,石樑秋月,野渡蒹葭,鳳樓遠眺,江皋霽雪。“吳淞煙雨”指的就是蘇州河。可以說,蘇州河是上海歷史的一面鏡子,是插在上海軀體內檢測上海生命與活力的體溫表。她的清與濁,濁與清,清清濁濁,濁濁清清,都準確而又細緻地顯示出上海的起落與榮衰。

如果說蘇州河是位滄桑老人,而她卻一直飄落著雋逸生生不息的幽香。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上海女人們,胭脂粉末裡依然浸染著她芳華。那氣息不是淺薄,而是濃郁綿厚的底蘊。依在蘇州河畔的柳樹下,我沉思著,似乎看到了張愛玲孤芳清韻的身影,還有她冷豔的紅唇。當年她非常想在這所大學讀書,而最後不知為何原因,卻去了香港就讀,也許是追隨那段不堪回首的情緣。而又有誰知,上海的蘇州河畔,更多的紅顏若雪,癡男怨女而煙花易冷呢。

女兒的宿舍,是三層老上海式弄堂,青磚紅瓦。坐在女兒的床邊就能清晰看到蘇州河。 伸手仿佛就觸及到河邊的垂柳。一條曲曲折折,蜿蜒迤邐的碎石小路緊緊地依偎在河邊,朝著正反方向無限地伸延。兩岸的垂柳不知在此矗立了多少年,有的已經累彎了腰,婀娜多姿的模樣溫婉可親,很想依依將其掬入懷抱。也許正是她們見證了百年老校的滄桑歷程。九月裡,上海的垂柳依然環擁著柳浪聞鶯的浪漫情調,只是柳葉已不似初春嬌豔欲滴的嫩綠了。

女兒的學校,前身是聖約翰大學,美國人創建的。當年的鄒韜奮,林語堂,宋子文、宋子安在此就讀。現在學校名為《華東政法大學》,學校的刑法、法律史等專業課程教學品質,均位居全國的首席。法律的健全與權威,更是一個國度榮衰的體測儀。女兒入學時專業分數,以及複試分數也位居全國首位。那幾天,我一直流連在校園裡,心裡起起伏伏。女兒是我生命的延續,我沒有給孩子溺愛,沒有給孩子嬌縱。我只給了她讀書的良知,給了她信仰的精進。做為母親,我只能如此。我可以深藏一個母親的慈祥,我卻從未放下對女兒的嚴格要求。很多個徹夜難眠之際,我也很多次反復捫心自問,做為一位母親,我是不是有些冷漠心狠了?老話說:富養女、窮養兒。

 女兒是位非常戀家戀母的孩子。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讓她讀書,很早就讓她上了學。現在雖然是讀研,卻是她第一次遠離了家門。四年大學在家門口讀完畢業,一直在我的身邊。讀研這一年,她才剛滿二十周歲。人生若只如初見,而身在異鄉為客的情景之下,女兒卻給了我意外的驚喜與心酸。與女兒獨處的那幾天裡,她居然把我當作了孩子,無微不至呵護著我,一會:媽媽,您渴嗎?於是從包裡拿出水杯,送到我的手中。一會:媽媽,您想吃什麼?到了吃飯時,不停為我夾菜。一會:媽媽,您累嗎?捶捶我的背、捏捏我的肩。一會:媽媽,您在這裡多留幾天吧,我想您……迄今,我的護膚品都是女兒為我選購。

幾天以後,我已完成了送女兒入學的行程。動車即將行駛,檢票口上面的彩色欄板上,明亮的字元已經提示,要開始檢票了。可女兒依然賴在我身邊不肯離去,我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她回學校去,明早就要開學典禮,還有好多事情在等著她,可她總是推三阻四地逗留在我身邊,我有些急躁……女兒見我火了,只好轉身離去,她緩緩地慢慢的走向地鐵口,一步三回頭,看著我,一直在看我……令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至到女兒的身影先是模糊,再渺茫,直到最後女兒的身影徹底消失了,我再也無法釋懷,再也無法控制自己,除去淚流與心酸,我已無從選擇……

此生,我愧欠女兒很多。我是一位很嚴厲的母親。女兒小的時候,我的工作性質非常嚴峻與繁忙,做了十多年大案重案的刑警兼預審員,歷練了我的固執己見雷厲風行的急脾氣。小學二年級的女兒便自己去上學,自己放學回家。脖子上總是系著我們家門的鑰匙。那是紅色的毛線編織成的紅色繩結,那是我為她編織毛衣時剩下的毛線,她用好幾股湊一起編織成的紅繩,栓在家門鑰匙的尾巴上的小洞眼裡,圓圓的一個小紅圈,系在女兒細細的脖子上。這一系就是幾年,直到她讀了初中。女兒小時候生了病,自己去社區門診所打針,每次等女兒病癒之後,早出晚歸的我,去診所付了賬就這樣完事了。我從沒有去抱抱她,親親她。寒暑假裡,除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以外,我每天還要為她佈置三十個成語、五首詩詞。那時幾歲的女兒可以把《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每天不管我下班多晚,不管我有多麼疲憊,我總是檢查她默寫背誦的情況,如果達不到我的要求,她立刻就跪在我面前,一邊淚流、一邊複讀。在她讀初中時,她的一篇作文在省市裡獲了獎,她的老師在班裡問她,為什麼詩詞鑒賞的功底如此深厚?女兒只回答一句:我的唐詩宋詞與成語,都是在膝蓋疼痛中銘記於心的。我一直把女兒當成男孩子去養。對她的器重與期盼,其實她一直都明白。

 在返家的動車上,我哭了一路,怎麼也止不住,那是開了閘的洪水,如何凝滯?只是等女兒二十歲之後,等女兒離開了我,而在那一刻才來釋放傾瀉。我回顧著那一朝一夕的艱辛,那一絲一縷,絲絲縷縷裡的牽念與酸痛……此刻我的眼睛似七月的水蜜桃。一種熟透後紅彤彤水靈靈的樣子。只好從包裡取出墨鏡,戴上。那一刻我才明白,有一種母愛也可以不喜言表,卻如大地一般深沉而厚重。其實,世上美的地方數不勝數,名貴學校也不計其數。有女兒的地方,才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作者:寶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