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那些20多歲的中年人

有這麼一代人, 他們似乎從來沒有年輕過, 然後就老了…

作者 | 百越水木

01

幾年前, 我跟朋友去西藏自駕遊, 當時建了個微信群, 裡面有8個人。

前段時間, 我在群裡提議, 這個十一去陝西、甘肅, 並且發了行程的初步方案。

過了一會, 陸陸續續有人回應, 其中只有1個人表示要考慮一下, 剩下的都以各種理由拒絕。

有的說, 這段時間工作太累了, 十一想好好在家裡休息一下。 有的說, 十一得加班, 不能請假。 還有的說, 十一人太多了, 不想出去堵車。

說來說去, 大致意思就是:太遠了, 懶得動。

同樣一批人, 幾年前大家都能克服種種困難, 瀟灑地在318國道上狂奔。 現如今, 個個都已失去當初的激情。 其實我也一樣, 並不是特別想去, 只是覺得如果現在不去, 以後可能都沒機會了。

不過看沒人回應, 我想想也就算了。

也許, 我也老了。

02

現在跟朋友吃飯的機會不多, 大家都很忙, 除非是有目的的聚餐,

否則很多人已經不願意再“抛頭露面”。

一次朋友生日, 七八個人一起吃飯, 多是體制內的年輕人。

大家剛坐下來沒聊幾分鐘, 話題自然就轉到職場晉升上。 不時可以聽到這樣的對話:

“聽說張主任調到開發區了?”

“對啊, 厲害吧, 兩年一提, 步步為贏。 ”

再比如:

“你們知道嗎?小劉考到省委辦公廳了。 ”

“真的啊?我怎麼沒看到選調通知。 ”

“省委辦公廳都是內部選調的, 你不符合要求, 當然不知道啦。 ”

“小劉這樣劃得來嗎?他明年可能就提副處了。 ”

“有什麼划不來的, 那可是省委辦公廳啊。 ”

這些聊完後, 下一個話題就是房子。

“聽說萬科新樓盤不錯啊, 都送裝修的。 ”

“房子就在路邊, 太吵了。 ”

“現在還買嗎?接下來會不會跌啊?

“誰知道呢, 好像最近公積金調了,

漲了幾十塊。 ”

房子話題聊完後, 接下來就聊生活方面的, 比如相親啊、孩子讀書啊之類的。

這個時候, 有個人“不合時宜”地冒出一句:

“《敦克爾克》拍得怎麼樣?網上評價很多, 褒貶不一啊。 ”

... ...一片沉默。

過了一會, 又有人來一句:

“明天去爬山怎麼樣?天氣挺好的。 ”

答覆基本都是, “明天有事哦, 下次吧。 ”

這個時代, 工作、房子和結婚這三座大山, 壓得年輕人透不過氣, 很多人早已沒有心思考慮那些所謂“沒有價值的事情”。

03

有個朋友, 如果不看身份證, 誰都不信他是89年的。

他是單位的“筆桿子”, 也就是負責寫材料的。

由於經常加班加點, 繁重的工作量導致未過30的他, 頭髮變得稀疏, 有禿頂的趨勢。 由於經常抽煙, 他面容枯黃, 眼袋發黑。

一次我去他辦公室, 看到他正在電腦前辛勤勞作, 桌上雜亂地堆著幾疊檔和材料, 還有一個大茶杯, 裡面泡著一杯陳年老茶, 嫩綠的茶葉浸在水中, 冒出白白的熱氣。 他手裡夾著一支煙, 時不時地抽上幾口。

這神情和姿態, 像極了機關工作幾十年的老幹部。

環顧一圈後, 我沒發現保溫杯和枸杞。 也許, 這也只是時間問題吧。

繁重的工作壓力, 讓很多人過早地成熟起來, 不僅僅是心理上, 還體現在生理上。 特別是當周圍都是中年人時, 身處其中的年輕人, 很容易會被影響, 進而逐漸被同化。

老練是一種優勢, 但不能過度, 否則容易淪為老氣。

04

很多人在參加工作後,常常會產生困惑,發現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跟領導相處、如何得體地說話辦事這些,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

這個過程中,有些人會產生挫敗感,認為自己無法適應當前的職場環境和工作節奏。

經常有人會問我關於職場上為人處世的問題,我也基於自己的經歷和判斷,給他們以適當的答覆。

其實很多時候,我都想在後面加上一句:

這些事、這些話,不一定是唯一正確的答案,也許這種行為是正確的,但也僅僅是他們眼中的正確而已。

這是一個中年人主宰的世界,所有的規則、所有的套路,都是他們制定的。正確的道路有很多,但被認可的只有一條。年輕人只有向他們看齊、朝他們靠攏,才有可能獲得成功。而行為舉止的模仿,就會導致心態逐步發生改變,想法也會逐漸趨同。

年輕是一把透著寒氣的劍,很多人擔心盲目揮舞,會影響他人、誤傷自己,索性將其深深埋藏,不再拔出。

而這,也導致出現一種尷尬的情境:

有這麼一代人,他們似乎從來沒有年輕過,然後就老了。

04

很多人在參加工作後,常常會產生困惑,發現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跟領導相處、如何得體地說話辦事這些,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

這個過程中,有些人會產生挫敗感,認為自己無法適應當前的職場環境和工作節奏。

經常有人會問我關於職場上為人處世的問題,我也基於自己的經歷和判斷,給他們以適當的答覆。

其實很多時候,我都想在後面加上一句:

這些事、這些話,不一定是唯一正確的答案,也許這種行為是正確的,但也僅僅是他們眼中的正確而已。

這是一個中年人主宰的世界,所有的規則、所有的套路,都是他們制定的。正確的道路有很多,但被認可的只有一條。年輕人只有向他們看齊、朝他們靠攏,才有可能獲得成功。而行為舉止的模仿,就會導致心態逐步發生改變,想法也會逐漸趨同。

年輕是一把透著寒氣的劍,很多人擔心盲目揮舞,會影響他人、誤傷自己,索性將其深深埋藏,不再拔出。

而這,也導致出現一種尷尬的情境:

有這麼一代人,他們似乎從來沒有年輕過,然後就老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