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照片的格式選擇JPG還是RAW?

初學攝影的愛好者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會遇到拍攝時, 老司機說你的格式設置成RAW了嗎?那麼為什麼要把照片的格式設置成RAW呢?很多朋友只知道RAW格式的照片要比JPG格式的照片大好幾倍, 但是到底兩種檔案格式有什麼區別?日常拍攝我們應該選擇哪種格式呢?

先來詳細瞭解一下兩種檔案格式吧

RAW格式的全稱是RAW Image Format, 意思是“原始的, 未經加工的”。 可以理解為:RAW格式的圖像就是CMOS或者CCD圖像感應器將捕捉到的光源信號轉化為數位信號的原始資料。 RAW檔是一種記錄了數碼相機感測器的原始資訊, 同時記錄了由相機拍攝所產生的一些中繼資料(Metadata,

如ISO的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的文件。 RAW是未經處理、也未經壓縮的格式, 因此RAW檔是非常大的。

JPG格式全名是JPEG, JPEG格式的圖片以 24 位元顏色存儲單個點陣影像。 相機會先根據使用者的設定來做一定的影像處理, 然後經過壓縮(程度因相機內設定的照片品質而定)和保存照片。 JPG為一種非常普及的照片格式, 差不多所有現代數碼相機都能使用這個格式, 如今的電腦的作業系統也都可以直接打開JPG檔, 使用者也可以隨意設定壓縮程度來保留畫質(最佳的JPG畫質跟RAW的非常接近), 是一種十分方便的格式。

RAW和JPG格式各自的優缺點:

RAW的優點就是因為它保存的是最原始未壓縮的圖片資訊, 讓攝影者在不損害畫質的基礎上能大幅度對照片進行後期設計,

如調整白平衡、曝光程度、顏色對比等設定, 還可以可以修正鏡頭的失光、變形等, 也特別適合新手補救拍攝失敗的照片, 而且無論在後期製作上有什麼改動, 相片也能無損地回復到最初狀態, 不怕因意外儲存而損失照片。

RAW的缺點是檔案格式比較大, 同樣記憶體卡容量比起JPG圖像要少拍很多數量。 相容性不好, 必須使用專用軟體才能打開, 而且RAW檔必須進行後期處理, 直出圖片比較灰暗。

JPG的優點是體積小巧, 並且相容性好, 因為大部分的程式都能讀取這種檔, 這是因為JPG格式不僅是一個工業標準格式, 而且更是Web的標準檔案格式。 不過另一方面, JPG之所以很小的原因是:當檔在創建的時候會有一些資料被遺失,

即通過“有損”的壓縮方式來建立檔, 這就是其檔小的原因所在了。

JPG的缺點是如果後期想進行調整和設計的話, 會損失前期圖片的畫質, 如果前期拍不好後期是很難進行補救的。

通過以上兩種格式的優缺點,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拍攝需求進行選擇。 如果是沒有後期修圖設計的需求, 就是日常拍攝然後洗照片或者做電子相冊的話, 直接選擇JPG格式即可, 只要在相機上設置好拍攝風格, 拍照時選好拍攝模式, 注意拍攝後的圖片曝光正常基本就沒問題了, 因為經常拍照的朋友會瞭解, 當你拍了上百張照片後回到家進行篩選照片的工作也是非常耗費精力的。

如果拍攝者想把拍的照片進行後期設計或者是以拍攝為工作的,

那就必須使用RAW格式來拍攝了, 因為畢竟要進行後期照片的調整和設計的嗎。

下面我想引用網友“文太大叔”拍攝的RAW和JPG兩種格式的圖片來讓大家直觀的感受一下兩種格式拍出的照片都有什麼區別。

網友“文太大叔”使用D800機身, 85F1.8D鏡頭拍攝

第一張光圈全開f1.8拍攝後對比, 左邊為JPG, 右邊RAW

放大100%看局部圖, 左邊JPG, 右邊RAW

可看出RAW格式在f1.8光圈全開(一般鏡頭在光圈全開也就是最大光圈下拍攝的圖片品質都不如光圈縮小兩檔拍攝出來的圖片品質好)情況下, 比JPG格式圖片要銳利, 細節更好一些。

第二張把光圈縮到f2.8拍攝, 左邊JPG, 右邊RAW

放大100%看局部圖, 左邊JPG, 右邊RAW

這裡可以看到當光圈縮到2.8時候, JPG格式的圖像要比f1.8銳利很多, 但是相比RAW格式的圖片在清晰度, 色彩和細節方面還是相差很大。

第三張我們故意+2檔曝光使得照片稍微過曝來看一下, 左邊JPG, 右邊RAW

可以發現在過曝的情況下左邊的JPG高光更多, 背景的樓基本都白了, 一點看不到, 右邊的RAW 顏色灰一些 但是背景的樓依然可見, 細節更多一些。

放大100%局部圖

照片很明顯的看出兩種格式的差別。

細節更多一些。

放大100%局部圖

照片很明顯的看出兩種格式的差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