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神游傳統之科舉篇——學而優則仕(中)

書接上回。 上回說到, 狀元是皇帝欽點的殿試頭名。 科舉從西元606年開始, 到西元1905年取消, 1300多年裡一共產生了500多名狀元。 第一個狀元名叫孫伏伽, 由於女性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自然不會有女狀元, 只有小說戲劇裡有女扮男裝的女狀元。 但中國還真出過一位女狀元, 當時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 開男女同考之先河, 南京才女傅善祥獨佔鰲頭, 一時天下震驚。 她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狀元。 這500多名狀元中, 平庸的居多, 但也出過許多厲害人物, 比如大詩人王維、大書法家柳公權、大英雄文天祥等。

很多人願意把現在的高考與古代的科舉相比較, 把高考第一名也叫狀元, 有文科狀元、理科狀元, 還有語文、數學、外語等單科狀元, 各省還有自己的狀元, 所以, 每年高考結束, 全國都會冒出幾百個狀元來。 相對於古代兩三年才出一個, 時下狀元的含金量就低多了。 不僅如此, 先前的科舉中的者, 起碼給個候補什麼的, 算是分配工作, 現在很多大學生是“畢業即失業”, 招聘會上攢動的人頭, 比北方城市裡冬天裡的大白菜還要多。

科舉考試單憑一篇文章定生死, 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章的好壞可謂見仁見智, 沒有標準答案。 誰能金榜題名, 主要看考官的喜好和眼力。 誰能點中狀元, 主要看皇帝的心思。 據說, 清朝最後一名狀元的產生就頗有戲劇性,

原本第一名是朱汝珍, 第二名是劉春霖。 呈慈禧欽定時, 因“朱”姓使其聯想到前明王朝, 由“珍”聯想到自己的情敵珍妃, 於是棄而不用。 而當年又恰逢大旱, 於是, 名字裡帶“雨”字頭的劉春霖便後來居上、高中榜首。 這雖是軼聞, 但也說明, 誰中狀元有一定的隨意性, 不像現在, 一分之差, 名次就有變化。

北宋時期, 由於南方受五代十國戰亂影響較小, 文化水準高於北方, 因此當時考取的進士大都來自南方。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了下來。 有明一朝, 共出了90個狀元, 僅江浙地區就占了39個;清代共出了114個狀元, 江浙占了68人, 幾乎達到60%。 如果加上江西、安徽等文脈興盛之地, 這比例相當驚人。 直到現代, 中科院的院士裡南方人遠超北方人。

由於南方人考得好、錄得多, 這就引起矛盾了。 當年, 兩大文豪歐陽修與司馬光在朝廷上大吵了一場。 司馬光認為應該考慮地區平衡, 根據各地的人口比例分配錄取名額, 這就是他主張的“逐路取人”, 所謂的“路”大體相當於現在的省。 而歐陽修則主張“唯才是擇”, 也就是不分地區, 統一考試, 擇優錄取。 這場爭論歐陽修占了上風。

到了明朝, 有一次錄取的進士絕大多數是南方人, 這再次引起了北方舉子的強烈不滿。 後來在明仁宗洪熙元年, 會試正式建立了南北卷分別錄取的規定, 南北比例六四開, 從而使北方的錄取名額有了制度性保證。 沒過多久, 南北卷又改為南、北、中三卷, 所謂中卷主要指邊遠諸省, 其中南卷占55%,

北卷占35%, 中卷占10%。 這使得文化、經濟相對落後的邊遠地區, 也有了最低的名額保證。 到了清康熙年間, 考慮到即便這樣, 仍然會有一些省份可能被剃光頭, 於是, 開始採取分省錄取的辦法, 這就與現在的高考政策有點相似了。

如果把科舉當成單純的一項考試, 自然要按照歐陽修主張的“唯才是擇”, 但是, 科舉的目的是選拔官員, 來治理國家和地方, 如果朝政或某地政權長期被一個地區的人壟斷, 自然不利於國家機器的運轉, 從這個意義上講, 司馬光主張的“逐路取人”, 也就是按地區來錄取, 是有它的道理的, 而且這樣做對促進經濟、文化落後地區的發展也很有幫助。 科舉錄取標準除了文章寫得好壞之外, 還有沒有其他因素?欲知此事,

敬請關注《神游傳統》之科舉篇——學而優則仕(下)。 (作者:許存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