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保風暴下 養殖場該何去何從

近年來“環保風暴”席捲全國, 不少養殖場都未能倖免, 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關停或是搬遷, 讓很多養殖戶和企業也是憂心忡忡,

擔心國家搞環保是不是不讓搞養殖了?投入的資金該怎麼收回?以後養殖業還能做大做強嗎?其實, 那些養殖場和企業被關停、搬遷是必然的。 而養殖不會因為環保而被禁止, 畢竟人們的生活還是不能“離開”養殖業的。 那麼, 應該發展怎樣的養殖場才能獲得國家的大力支持呢?

企業獲國家認可養殖業的類型

第一類:現代化養殖場。

這類養殖企業不管是硬體和軟體上都能達標, 採用現代化管理、科學養殖的養殖場將會得到國家持續的支援。

第二類:改造合格的生態養殖場。

老舊的養殖場都會存在選址、防汙、管理等問題, 因此必須要借助現代化的手段對老舊養殖場進行改造, 並且放棄傳統養殖方法, 採用生態養殖方法。 這類企業國家也是會給予政策支援。

第三類:環保達標的傳統養殖企業。

首先這類企業的選址不在“禁養區”裡, 並且所有的指標都符合環保標準。 這類企業也會受到國家政策認可。

綜上所述, 未來的養殖業一定是要環保和可持續的, 冬日即將來臨,

我們的養殖戶怎樣採取環保方式取暖呢?

冬日, 養殖場三種環保取暖方式

1、煤改電

將取暖設備全被改成用電的, 改造起來最簡單, 但改造成本卻相當高。 電暖設備好買可電費不便宜, 尤其是豬舍這種地方必須用大功率的電暖器, 還不能只安一個,

一旦開動, 電錶轉地刷刷的, 一年到頭賺的錢估計就全交了電費了。 此外, 電取暖必須要拉電線, 大功率用電很容易引發火災, 養殖戶因拉電線取暖把豬舍燒了了新聞年年都有, 用電取暖還要三思啊。

2、煤改氣

相對於燒煤, 燒天然氣顯然更環保, 成本相對與電暖來說要低得多, 取暖效果也不差, 國家也大力提倡, 算是不錯的取暖方式。 但是天然氣必須要有管道運輸, 天然氣採暖在我國才剛剛起步, 很多地方還來不鋪設天然氣管道, 這些地方的養殖戶就不要多想了, 天然氣採暖這個冬天肯定是用不上了。

3、改燒生物質燃料

生物質燃料就是以鋸末和刨花、果木樹殘枝、玉米芯、木質削片、花生殼等經過粉碎篩選, 再經高壓製成的壓縮燃料,

這種燃料污染小, 沒殘渣, 價格跟煤差不多, 看起來很合適。 不過這種燃料的熱值不及燃煤的三分之二, 1.75噸生物質燃料的熱量相當於1噸燃煤, 這樣一算, 成本就差出來了。 而且生物質燃料易受潮, 不耐燒, 增大取暖工作量, 仔細想想也不是那麼划算。

養殖業對於環境的污染不僅僅指來源於冬日的供暖, 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不可避免的有污染環境的物質產生, 那麼, 針對日常工作所產生的污染, 我們養殖戶又該怎樣解決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個國內的養殖場環保奇招, 希望能夠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國內養殖場環保奇招

民和股份:雞糞發電 

民和股份旗下民和生物建設了“雞—肥—沼—電(氣)—生物質”的迴圈經濟發展模式,包括生物有機肥項目、沼氣發電項目、沼氣提純項目和沼液濃縮項目,在雞糞發酵—有機肥生產—沼氣發電—沼氣提純—沼液濃縮—有機種植農業等領域具有豐富運營經驗。

2008年10月山東民和牧業3兆瓦雞糞沼氣發電工程竣工並投入試運行,並於2009年2月14日正式發電並網。該工程位於山東省蓬萊市,為目前國內國模最大的沼氣發電工程。民和牧業沼氣電站已與世界銀行簽訂碳交易合同,成為我國第一家獲得批准的農業沼氣發電工程CDM減排專案。

民和生物的“新壯態”植物生長促進液營養原料來源於母公司商品雞養殖後產生的廢物迴圈利用,在經過沼氣發電後,其原料通過生物活性恒定工藝避免了生物原液在發酵處理中容易出現的活性喪失,而超微納濾工藝則能夠提高生物原液分子截留效率,將更多的有機活性物質、氨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留在濃液中,從而獲取更多的營養成分。

聖農發展:“一主三副”的迴圈經濟模式 

在環保方面,福建聖農集團下屬企業較多,主要有:福建聖農實業有限公司廢棄物處理廠、生物有機肥廠、汙水處理站和福建凱聖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

聖農建立了“一主三副”的迴圈經濟產業模式,即以肉雞飼養加工為主業鏈,以雞下腳料開發利用為主的生物質工程第一副業鏈(用雞毛生產多肽氨基酸,用雞血提取活性蛋白酶,用雞的其他下腳料餵養豬、魚、鱉);以雞糞生物有機肥開發利用為主的有機種植第二副業鏈(種植有機茶、有機稻等,);以雞糞生物質發電為主的第三副業鏈。

專案產生的雞糞直接袋裝轉運至生物質發電廠,經過處理可轉化為燃料等資源,各養殖場內不設臨時堆放場。

針對養殖場雞舍產生的惡臭,需嚴格控制雞舍溫度,減少硫化氫、氨氣的排放,加強通風管理,加強雞舍周邊綠化,設置200m大氣防護距離。

項目產生病死雞應設置安全填埋井進行安全填埋,安全填埋井應採取有效防滲處理工藝,避免污染環境。

生活污水化糞池規模應達到日處理能力36t/d,停留時間12h以上,處理後用於灌溉;1個儲水池,規模為54m3。

防疫藥品屬危險廢物,委託南平綠洲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處置。

正大集團:死淘雞養鱷魚 

2012年正大集團註冊成立了泰鱷湖養殖有限公司,計畫養殖8000條暹羅鱷。鱷魚每天可以消耗雞肉62公斤,正大蛋業的死淘雞完全可以滿足我這裡的飼養需求,可以幫助蛋雞場處理700萬元的死淘雞,節省了無害化處理的支出。

“農業有料兒”是由北京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推出的自媒體平臺。北京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被稱為“中國首家農業問題解決機構”,被業內譽為“農業界的黃埔軍校”,以做教育培訓、專案對接、會議會展而聞名。由北京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主辦的2017中國農業(博鼇)論壇將於12月3日在海南開幕,該論壇的輪值主席由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劉成果擔任,旨在踏踏實實為農業界做實事。推出此自媒體平臺,為大家前瞻農業新政、發佈農業權威知庫、輕鬆玩轉農業行銷。

往期精彩:

助轉型促發展的農業科技推廣新模式——科技小院

要想訂單農業玩兒的溜,還得先要探索新模式?

10大互聯網思維打造農產品品牌 實現產品溢價成就“網紅”路

東北農業做好“五學” 方能成就大氣候

小成本賺大錢,解說休閒農業新玩法

國內養殖場環保奇招

民和股份:雞糞發電 

民和股份旗下民和生物建設了“雞—肥—沼—電(氣)—生物質”的迴圈經濟發展模式,包括生物有機肥項目、沼氣發電項目、沼氣提純項目和沼液濃縮項目,在雞糞發酵—有機肥生產—沼氣發電—沼氣提純—沼液濃縮—有機種植農業等領域具有豐富運營經驗。

2008年10月山東民和牧業3兆瓦雞糞沼氣發電工程竣工並投入試運行,並於2009年2月14日正式發電並網。該工程位於山東省蓬萊市,為目前國內國模最大的沼氣發電工程。民和牧業沼氣電站已與世界銀行簽訂碳交易合同,成為我國第一家獲得批准的農業沼氣發電工程CDM減排專案。

民和生物的“新壯態”植物生長促進液營養原料來源於母公司商品雞養殖後產生的廢物迴圈利用,在經過沼氣發電後,其原料通過生物活性恒定工藝避免了生物原液在發酵處理中容易出現的活性喪失,而超微納濾工藝則能夠提高生物原液分子截留效率,將更多的有機活性物質、氨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留在濃液中,從而獲取更多的營養成分。

聖農發展:“一主三副”的迴圈經濟模式 

在環保方面,福建聖農集團下屬企業較多,主要有:福建聖農實業有限公司廢棄物處理廠、生物有機肥廠、汙水處理站和福建凱聖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

聖農建立了“一主三副”的迴圈經濟產業模式,即以肉雞飼養加工為主業鏈,以雞下腳料開發利用為主的生物質工程第一副業鏈(用雞毛生產多肽氨基酸,用雞血提取活性蛋白酶,用雞的其他下腳料餵養豬、魚、鱉);以雞糞生物有機肥開發利用為主的有機種植第二副業鏈(種植有機茶、有機稻等,);以雞糞生物質發電為主的第三副業鏈。

專案產生的雞糞直接袋裝轉運至生物質發電廠,經過處理可轉化為燃料等資源,各養殖場內不設臨時堆放場。

針對養殖場雞舍產生的惡臭,需嚴格控制雞舍溫度,減少硫化氫、氨氣的排放,加強通風管理,加強雞舍周邊綠化,設置200m大氣防護距離。

項目產生病死雞應設置安全填埋井進行安全填埋,安全填埋井應採取有效防滲處理工藝,避免污染環境。

生活污水化糞池規模應達到日處理能力36t/d,停留時間12h以上,處理後用於灌溉;1個儲水池,規模為54m3。

防疫藥品屬危險廢物,委託南平綠洲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處置。

正大集團:死淘雞養鱷魚 

2012年正大集團註冊成立了泰鱷湖養殖有限公司,計畫養殖8000條暹羅鱷。鱷魚每天可以消耗雞肉62公斤,正大蛋業的死淘雞完全可以滿足我這裡的飼養需求,可以幫助蛋雞場處理700萬元的死淘雞,節省了無害化處理的支出。

“農業有料兒”是由北京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推出的自媒體平臺。北京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被稱為“中國首家農業問題解決機構”,被業內譽為“農業界的黃埔軍校”,以做教育培訓、專案對接、會議會展而聞名。由北京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主辦的2017中國農業(博鼇)論壇將於12月3日在海南開幕,該論壇的輪值主席由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劉成果擔任,旨在踏踏實實為農業界做實事。推出此自媒體平臺,為大家前瞻農業新政、發佈農業權威知庫、輕鬆玩轉農業行銷。

往期精彩:

助轉型促發展的農業科技推廣新模式——科技小院

要想訂單農業玩兒的溜,還得先要探索新模式?

10大互聯網思維打造農產品品牌 實現產品溢價成就“網紅”路

東北農業做好“五學” 方能成就大氣候

小成本賺大錢,解說休閒農業新玩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