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人變成奴顏婢膝竟然是從這個朝代開始的

現在我們看古代電視劇, 不管是清朝、明朝還是漢朝、唐朝時期的電視劇, 無論是大臣還是老百姓, 動不動就下跪, 這是不符合史實的,

也是對中國古代人的嚴重誤解。 至少在元朝以前, 雙膝下跪還是很少的。

夏商周採用的是封建制度, 封邦建國, 尤其是西周, 禮儀採用周禮, 政治採用封建制, 諸侯國有自己的地盤, 可以再進行分封, 君臣之間, 上下級之間也要講究禮儀, 不是像後世那樣上級居高臨下 。 “君視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不是在表現一種奴顏婢膝, 而是一種各司其政達到一種和諧共處的關係。

這個時期是沒有雙膝下跪禮儀, 只有跪坐, 古人‘席地而坐’, 就是跪坐, 又叫正坐, 這是一種雙膝著地的坐姿。 從先秦到五代, 跪都是一種坐禮, 對坐時表示感激、敬意, 行跪禮, 如站立時行揖禮。 但那時相互叩拜是對等的, 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君王與百官也平等, 都採用跪坐姿勢見面, 只分主次、並不分高下。 除非祭拜天地祖宗, 才是單方面的拜叩, 那也是因為, 天地和死人是無法還禮的。

春秋戰國時期, 雖然禮樂崩壞, 戰爭頻繁, 但是各國都需要人才, 所以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景象, 諸侯和人才之間都是雙向選擇, 因此大家的地位相對平等!

這個時期的人是有自尊的, 也是有操守的, 春秋時期曾經發生過史官記載史實被殺, 其兄弟前仆後繼如實記載, 全然不怕殺頭, 真相比生命重要。

大史書曰:“崔杼弑其君。 ”崔子殺之。 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書, 乃舍之。 南史氏聞大史盡死,

執簡以往。 聞既書矣, 乃還。

隨著秦始皇統一中國, 自稱皇帝, 建立了專制制度, 君臣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還發生了焚書坑儒這樣的惡劣的事件!

西晉以後, 發生了五胡亂華, 北方的漢人慘遭屠殺, 人民為了生存, 開始夾起尾巴做人, 但總體來說, 宋以前的君臣關係還是相對和諧的, 唐以前選官使用的是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 這些都依賴文人的名聲和學識, 皇帝要徵召你也要通過你的同意。

隋唐以後, 選官制採用了科舉制, 主動權就掌握到了皇帝的手中, 你要做官, 必須要參加考試, 而錄取與否那是皇帝說了算, 讀書人的心態悄悄發生了變化, 能不能改變命運, 能不能有榮華富貴, 都是皇帝說了算!文人的風骨也就逐漸在喪失。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件, 那就是高桌子高椅子傳入到中國, 並且逐漸流行開來。 由於高椅子坐起來相對跪坐舒服的多, 人們又開始改變席地而坐的習慣, 開始坐椅子, 宋朝有一個重要的事件導致君臣之間的不平等開始加大!宋以前在上朝的時候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都是坐著的。

宋太祖覺得這樣沒法體現自己的地位, 於是他藉故把大臣們的座位撤掉, 以後上朝大臣們就只能站著了, 只有皇帝可以站著, 在行為和心理上就產生了不平等, 而也逐漸成為了定例。

君臣之間相見的作揖禮變成下跪是在元朝, 耶律楚材為了表明皇帝和蒙古貴族尊貴有別, 讓蒙古貴族雙膝下跪朝拜皇帝, 蒙古貴族都如此,大臣們更不用說了,這也逐漸成為定例,並且在明朝和清朝愈演愈烈。

明朝更加誇張,我們都知道宋朝是不殺是大夫的。明朝不但殺,還採用廷杖的方式來責罰文臣,這簡直是對讀書人的羞辱!廷杖打文臣不僅打碎了大臣們最後的自尊,也打斷了國人的脊樑骨,明朝滅亡的時候,沒有幾個大臣殉國的!

清朝大臣們的地位降到了極點,不僅實行跪拜,滿臣和漢臣都以自稱奴才為榮,中國人的風骨也就喪失殆盡。

官員們的風骨都喪失殆盡,更不要說平民老百姓了,大臣們失去的面子都在老百姓那裡找回來,導致明清的老百姓極度不自信。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人都沒有風骨,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有風骨的人物,比如蘇武、文天祥、於謙、海瑞等,正是這些人的堅持才保住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蒙古貴族都如此,大臣們更不用說了,這也逐漸成為定例,並且在明朝和清朝愈演愈烈。

明朝更加誇張,我們都知道宋朝是不殺是大夫的。明朝不但殺,還採用廷杖的方式來責罰文臣,這簡直是對讀書人的羞辱!廷杖打文臣不僅打碎了大臣們最後的自尊,也打斷了國人的脊樑骨,明朝滅亡的時候,沒有幾個大臣殉國的!

清朝大臣們的地位降到了極點,不僅實行跪拜,滿臣和漢臣都以自稱奴才為榮,中國人的風骨也就喪失殆盡。

官員們的風骨都喪失殆盡,更不要說平民老百姓了,大臣們失去的面子都在老百姓那裡找回來,導致明清的老百姓極度不自信。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人都沒有風骨,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有風骨的人物,比如蘇武、文天祥、於謙、海瑞等,正是這些人的堅持才保住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