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項羽自殺後,一個小卒子靠一條腿封侯,而項伯出賣侄子卻顯得不值

先來說說項羽的死。 說實話, 項羽死得蠻慘的。 看看他是怎麼死的——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邑萬戶, 吾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頭, 餘騎相蹂踐爭項王, 相殺者數十人。 最其後, 郎中騎楊喜, 騎司馬呂馬童, 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 五人共會其體, 皆是。

項羽雖是自刎而死, 但是死後他的屍體被漢軍當成了寶貝, 因為劉邦下令, 只要能拿到他的屍塊, 就會被封為萬戶侯, 而且還有豐厚的獎金。 在這種大獎的誘惑下, 那些九死一生的士兵怎能不垂涎項羽的屍體呢。 因此眾人瘋狂地搶奪項羽的屍身,

結果五個人各得了一塊。 司馬遷在此處暗示我們,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霸王被分屍了。

被分屍後的項羽還是那個“西楚霸王”嗎?答案是肯定的。 《史記》記載, 項羽死後, 楚地皆降漢, 獨魯不下。 於是劉邦重兵包圍了魯地, 但是考慮到魯地的百姓很忠誠, 於是就把項羽的頭在魯地示眾, 結果“魯父兄乃降”。 看到這, 大家或許有些疑惑, 為什麼魯地的百姓那麼堅持?原來當年項羽起義的時候, 楚懷王曾經封他為魯公。 或許冥冥中自有定數, 及其死, 魯地也成了劉邦最後攻下的地方。

項羽出生名門, 一世英雄, 素有大志。 而相比之下, 劉邦則是小流氓一個。 有一次, 秦始皇巡遊天下, 吸引了很多人圍觀, 項羽和劉邦也在其中。 項羽在看到始皇帝車隊的時候,

說了一句話——彼可取而代之。 劉邦在觀看的時候, 也說了一句話:“大丈夫當如是也。 ”項羽說的“彼可取而代之”的意思就是我可以取代他, 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是也”意思是做男人就得像他這樣。 從這可以看出, 兩人完全不同的性格。 項羽是霸氣的, 日後先殺郡首殷通, 再殺統帥宋義, 後殺懷王熊心, 都是他那句“彼可取而代之”的真實寫照, 在他的世界裡, 劍就是他的語言, 人擋殺人, 佛擋殺佛。 而劉邦呢, 從他的話可以看出他本來沒什麼志向, 就只是簡單的羡慕, 就完全是一個普通人看到老闆左擁右抱出入豪車, 心裡羡慕而已:男人就該那樣, 而不敢想著取代他。 劉邦反映了一種小人物的心態, 就跟我們平常是一樣的。

西元前202年12月, 垓下一戰, 項羽大軍大勢已去, 烏江畔項羽自刎而死, 這一年他31歲。 因劉邦重金懸賞項羽, 劉邦大軍圍困項羽的將領爭先搶奪項羽屍體, 據說在這內耗中死了百來人, 傷了無數人, 最後才分出了勝負。 有五個人, 他們每個人都得到了項羽身體的一部分,

這五個人是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王翳。 劉邦隨後給他們進行了重賞:

王翳, 砍下了項羽的人頭, 封為杜衍侯;

楊武, 得到了項羽的右腳, 封為吳防侯;

呂勝, 砍下了項羽的左臂, 封為涅陽侯;

楊喜, 得到了項羽的左腿, 封為赤泉侯。

呂馬童, 因為手腳慢了點, 最終得到了項羽的一些零碎殘骨, 被封為中水侯。

項羽死後, 為了侮辱他, 劉邦還幹了這件事。 史記《項羽本紀》:諸項氏枝屬, 漢王皆不誅。 乃封項伯為射陽侯。 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 賜姓劉。 肉體上消滅了項羽, 還要滅了項氏的傳承, 斷絕項氏的香火, 以自己的姓冠給敵人, 不得不說這是對西楚霸王項羽的一種侮辱。

一個叫做楊喜的小卒子, 他沖在最前面, 直接砍下了項羽的腿, 後來劉邦履行他的承諾, 這個小卒子也被封為千戶候, 誰也沒想到, 就因為這個小喜子, 楊家開始走上了富強的顯赫之路

漢宣帝, 的時候, 楊喜的曾孫, 楊敞, 已經是丞相的位置了, 而且此時楊家的人很多人都被封侯, 當時稱為弘農楊氏, 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家族了

有人想,西漢滅亡了,他家就敗落了吧,結果不是如此,楊家反而是後來很多地區的“四世三公”。到了北周時期,楊家出現了一位名傳千古的皇帝,就是楊堅,看看,這一下出了多少名人

到了唐朝,楊家依然風光,似乎沒有人能影響這個大家族的命運,唐朝楊家就出了十一位宰相

這樣算來,從楊喜這個小卒子,砍掉項羽的一條腿開始,一直到唐朝滅亡,楊家除了一百多位宰相級別的官,還有三個皇帝,這在歷史上,可是獨一無二的,楊喜,真是趕上了好運頭啊

取得巨鹿大捷的項羽率領諸侯聯軍來到函谷關下,兩個決定當時天下走勢的巨頭在鴻門會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

項伯

只是項羽沒想到的是,自己還沒和劉邦碰面,己方便已出了叛徒,而這個叛徒竟是自己的親叔叔項伯。本來項羽在範增的勸說下決定第二天進攻劉邦,直接把劉邦給宰了。項伯在得到消息後立馬跑去通知身在劉邦陣營的張良,讓他跑路,這已經是明目張膽的通敵行為了。而更奇葩的是,項伯在見到劉邦後,與劉邦約為兒女親家,並回去勸說項羽放棄攻打劉邦,促成了鴻門宴的發生,可以說,項伯可能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成了己方陣營的叛徒。在鴻門宴上,範增安排項莊舞劍,趁機刺殺劉邦,結果項伯這貨居然也拔劍起舞,來護衛劉邦,使劉邦得以死裡逃生,這是項伯第一次救劉邦。

鴻門宴

項伯第二次對劉邦出手相救應該算不上救劉邦本人,而是救了劉邦的家人。在彭城之戰時,項羽俘虜了劉邦的老婆呂雉和父親劉太公,並在範增的勸說下把他們作為政治籌碼。滎陽之戰,項羽在兩軍陣前要把劉邦的父親劉太公烹殺,以震懾劉邦,項伯卻跑過來勸說:“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祗益禍耳。”其投機分子的可恥嘴臉顯露無疑。並勸說項羽放了呂雉和劉太公,使項羽失去了震懾劉邦的最後籌碼。

劉邦

對於救了自己兩次的恩人,劉邦在擊敗項羽,奪得天下後是怎麼對待項伯的呢?劉邦將項伯封為射陽侯,賜姓為劉。幫了劉邦那麼多,結果連自己的姓都沒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而前面所說的兒女親家之事更是不了了之,因為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劉邦和項伯之間有兒女親家關係,且古代同姓之間不得通婚。雖然是剛封的,但那也是“劉”嘛,而項伯此刻已經失去了任何可以出賣的東西,也只好默默接受劉邦對他的“恩賜”。這時,項伯肯定會想,自己的侄兒如果得了天下,自己會得到什麼封賞呢。

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家族了

有人想,西漢滅亡了,他家就敗落了吧,結果不是如此,楊家反而是後來很多地區的“四世三公”。到了北周時期,楊家出現了一位名傳千古的皇帝,就是楊堅,看看,這一下出了多少名人

到了唐朝,楊家依然風光,似乎沒有人能影響這個大家族的命運,唐朝楊家就出了十一位宰相

這樣算來,從楊喜這個小卒子,砍掉項羽的一條腿開始,一直到唐朝滅亡,楊家除了一百多位宰相級別的官,還有三個皇帝,這在歷史上,可是獨一無二的,楊喜,真是趕上了好運頭啊

取得巨鹿大捷的項羽率領諸侯聯軍來到函谷關下,兩個決定當時天下走勢的巨頭在鴻門會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

項伯

只是項羽沒想到的是,自己還沒和劉邦碰面,己方便已出了叛徒,而這個叛徒竟是自己的親叔叔項伯。本來項羽在範增的勸說下決定第二天進攻劉邦,直接把劉邦給宰了。項伯在得到消息後立馬跑去通知身在劉邦陣營的張良,讓他跑路,這已經是明目張膽的通敵行為了。而更奇葩的是,項伯在見到劉邦後,與劉邦約為兒女親家,並回去勸說項羽放棄攻打劉邦,促成了鴻門宴的發生,可以說,項伯可能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成了己方陣營的叛徒。在鴻門宴上,範增安排項莊舞劍,趁機刺殺劉邦,結果項伯這貨居然也拔劍起舞,來護衛劉邦,使劉邦得以死裡逃生,這是項伯第一次救劉邦。

鴻門宴

項伯第二次對劉邦出手相救應該算不上救劉邦本人,而是救了劉邦的家人。在彭城之戰時,項羽俘虜了劉邦的老婆呂雉和父親劉太公,並在範增的勸說下把他們作為政治籌碼。滎陽之戰,項羽在兩軍陣前要把劉邦的父親劉太公烹殺,以震懾劉邦,項伯卻跑過來勸說:“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祗益禍耳。”其投機分子的可恥嘴臉顯露無疑。並勸說項羽放了呂雉和劉太公,使項羽失去了震懾劉邦的最後籌碼。

劉邦

對於救了自己兩次的恩人,劉邦在擊敗項羽,奪得天下後是怎麼對待項伯的呢?劉邦將項伯封為射陽侯,賜姓為劉。幫了劉邦那麼多,結果連自己的姓都沒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而前面所說的兒女親家之事更是不了了之,因為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劉邦和項伯之間有兒女親家關係,且古代同姓之間不得通婚。雖然是剛封的,但那也是“劉”嘛,而項伯此刻已經失去了任何可以出賣的東西,也只好默默接受劉邦對他的“恩賜”。這時,項伯肯定會想,自己的侄兒如果得了天下,自己會得到什麼封賞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