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漢初期的帝王們也不容易

西漢初期的皇帝中, 到少前面三個應該說沒有太大爭議, 就是高帝, 文帝, 宣帝。 我們習慣了管劉邦叫漢高祖, 實際上按照《漢書》的諡法,

他應該是太祖高皇帝, 高是諡號, 廟號叫太祖。

因為中國人比較崇拜所謂失敗的英雄, 就是我們中國人可能更關注的不是結果, 而是過程的正義與否。 因此, 在劉邦與項羽爭天下的時候, 甭管是評書演義還是歷史書上寫的, 往往是對項羽寄予無限的同情, 對劉邦這種耍陰謀詭計, 不磊落, 包括他上臺之後大殺功臣, 種種行徑是很不齒的。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兩漢四百年的很多制度, 是從劉邦那個時代奠定的, 而且從漢朝開始, 中華文化才漸漸趨向統一, 就是說原來沒有中華文化這個概念的, 靠武力完成統一, 在中國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 是很容易做到的。 征服土地容易, 征服人心那就難了。 所以秦國需要用它的秦文化來統一華夏,

秦文化實際就是法家文化, 結果最後大家都知道了, 失敗了。

劉邦是楚國人, 他的地盤是楚文化。 最後滅掉秦國的, 是楚國的這些遺民們, 所以, 劉邦的政權是楚人滅了秦人。 是楚文化對秦文化的逆襲。 但是它跟關中的秦文化, 跟齊魯文化,

跟三晉文化很好的結合了, 所以從漢朝之後才有了華夏文明的概念。 為什麼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叫漢族?而不叫秦族呢?除了漢朝強大之外,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漢朝民族文化的融合。 漢高祖劉邦以一個楚人一個布衣的身份, 提三尺劍, 完成大漢開創四百年的基業, 是非常了不起的。

漢高祖之後是惠帝, 因為他的母親呂後專權, 沒有多大的作為。 漢惠帝這個人是個弱主, 但是我們可以對他寄與很大的同情, 他跟清朝皇帝相比, 他更類似於光緒帝。 光緒帝還是一心想要變法的, 我要救大清, 我要救國。 惠帝駕崩後, 諸呂篡逆, 漢賢臣周亞夫平叛, 迎請代王入主朝廷, 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面臨諸呂篡位之後留下的一個亂攤子,

同時還面臨北方匈奴壓境的局面。 他只能是繼承高祖時代定下來的政策。 漢文帝的時候, 更進一步輕徭薄賦, 秦朝的賦稅重到三分之二, 漢文帝三十稅一。 經過秦末戰亂, 人口大量減少, 這樣農民可種的土地多了, 賦稅減少了, 促進了農業的恢復與發展。 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 漢武帝時期漢朝的國力得到了空前的強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